滦河右岸,渤海之滨,海风习习,温柔地吹拂着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大黑坨村,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
初入大黑坨村,只见主街道中段南侧有一棵大槐树,与大黑坨村同龄,已有610多年的历史。它枝繁叶茂,挺立在村街旁,是村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李大钊幼年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伟人故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古槐随风摇动着枝叶,像热情的主人,迎送着络绎不绝的人们。
大黑坨村坐落在滦河三角洲的滨海海滩上,在李大钊小时候,村庄附近有一两座“河淤沙聚”而形成的沙丘,即当地人所说的“沙坨子”,大黑坨村因建在一道淤积的黑沙岗上,从而得名。村街道两旁的清末民初风格的院墙和古朴的砖雕门楼,述说着这片红色沃土的人文底蕴,造型别致的绿化景观,处处挥洒着新农村的时代气息。
李大钊故居。
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李大钊在大黑坨村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到北京大学工作后,李大钊也经常利用寒暑假返回大黑坨村小住,并积极向家乡人民宣讲救国救民的道理,引领了一大批有志青年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大黑坨村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释放红色动力。依托李大钊故居,大黑坨村形成了以党史党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群众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体系。
以弘扬大钊精神激励党员队伍,大黑坨村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叫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主题活动,党员亮明身份,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致富帮扶小分队”,义务清理街道、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实现了“党员带群众、先富帮后富”,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红色精神在这里升华,从这里延续,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革命精神,成为大黑坨村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李大钊精神的激励下,胡家坨镇更是人才辈出,光耀华夏。在全镇仅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走出了 12位省部级领导干部、5位共和国授衔将军、1位中科院院士和一大批各界英才,有125位革命烈士名垂青史。
大黑坨村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绿色景观带”。其中的红色文化长廊用32块展牌展示了村庄历史、大钊格言、著名人物对大钊同志的评价及胡家坨镇名人志士简介等内容;绿色景观线路从胡家坨镇的“西大门”将军坨村一直延伸到大黑坨村,沿途栽植金叶榆、丁香等各种树木,建起了丁香园、街心花园、健身公园等休闲场所,打造了通往大钊故居的花海栈道。
齐心协力建设乡村
向村子东部走去,就是李大钊故居。漆黑色大门两侧,一丈高的十字花墙和封顶的青砖院墙,将大门与21间厢房、正房围连成一个长方形的院落,1881年经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置建,李大钊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家教,对他以后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座乐亭县至今仅存的冀东农村传统穿堂院落民宅,承载着历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保存完好,每年来此参观学习者达十余万人次。
在李大钊故居第一次修复的1958年,大黑坨村成为全县第一个通电的村。此后,大黑坨村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我们村是李大钊的故乡,我们干啥事都要‘要好’。”这是大黑坨村历届村干部,包括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想办法、出实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原来是家家户户拉着柴油机,从井里抽水浇地,现在一家一个电卡,直接插卡就能取水浇地,太方便了。”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晓波在任期间,为村里修路、引水、扩电、防疫,日夜奔忙,实现了4500亩地地下管道全覆盖,田间道路100%硬化,300多盏晚间路灯亮化。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家里的老人、妇女都可以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如今,范红立接过杨书记的接力棒,又开始投入到村里的暖棚提升、联村供水、道路修建的工作中。
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当地民俗风貌,一直是大黑坨村对人文底蕴的保护和传承。村里三条全长3600米的主街临街墙体外立面已全部建成与大钊故居风格一直的样貌。街道两旁浓郁的树木,干净整洁的路面,村文化广场扭大秧歌、跳健身舞、清唱大鼓评戏的村民,其乐融融,成为大黑坨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最好说明。
大黑坨村村口。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曾经的大黑坨村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偏远村庄,20世纪70年代初,粮食匮乏,村民们一年到头都是以高粱、玉米、白薯干这些粗粮为主食。
“月异岁新,与时俱进,页页连缀,永续无穷。”李大钊曾在《此日》一文中这样阐述“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他希望国人紧跟潮流,学习新知。这也成为大黑坨人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他们决定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原有的生活。
1974年开始,大黑坨人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搞育种、发展地膜花生、建温室大棚……这些投入大、风险大、技术难度大的产业均从这里起步。经过三次农业结构调整,大黑坨村的现代农业走上了快车道。
村民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在突破多种技术难关,战胜各种风险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今,这个有着680户的冀东小村庄已经建起了 2000多座温室,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1978年的68元增长到2020年的2万多元。
村里的种植大户谷秋勇和妻子一起,经营着7个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2-3万元。在城里上班的人羡慕地谈道:“买房子筹不到钱的时候,还得向村里的亲戚借钱,他们比我们富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丰富的农耕文化和红色革命资源,大黑坨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红色旅游两大产业,一方面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发展设施瓜果蔬菜规模种植、观光农业;另一方面,依托“红色革命圣地、红色旅游宝地”这一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
★
弘扬大钊精神 继承革命传统
——百年耕耘风雨路 薪火相传育人才
“我是大钊故乡人,勤奋刻苦诚实坚韧,传承先贤革命遗志;我是大钊故乡人,嘉言善行阳光自信,学好本领建设家乡……”一首嘹亮的《我是大钊故乡人》的歌曲响彻在大黑坨小学校园里的上空。
1919年冬,李大钊回家乡宣传新文化运动思想,看到附近村民到大黑坨村西“华严寺”为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像烧香上供,就向乡亲们宣传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道理。李大钊带领百姓推倒了神像建立了新式学堂,大黑坨小学同时招收男女学生入学,开创了男女合校的先例。
“来信已获悉,女教习已聘妥……不日启程。川资二十元,由我捐出。”这是1920年李大钊写给家乡的一封亲笔信中的内容,李大钊为筹建家乡大黑坨小学聘请教师事宜。
李大钊曾说:“农民要想把黑暗的农村建设成光明的农村,就一定要有文化,接受现代教育,懂得团结、斗争、谋求解放的道理。要让孩子们从小上学读书,学习新知识。”
“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李大钊亲笔题词为学校写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作为大黑坨村小学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它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师生做人和做事的方向。
大黑坨小学的建立,对当时中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许多革命前辈就读于该校。在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时光流逝,校舍几经翻建维修,由原始的庙宇改建成学堂,由简陋的茅屋翻建成平房。如今由李大钊倡导建立的大黑坨小学早已改建成漂亮的楼房,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
大黑坨小学经历多年的艰苦创业,积淀了深厚的教育底蕴,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学校专门成立的“大钊班”,将红色教育理念融入教学,积极引进做人、爱国、生存体验等课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7年学校成立了“红领巾”讲解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讲解员,每到节假日,小讲解员们都会到李大钊故居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英雄事迹报告会、“大钊故乡党旗红”主题演讲、“大钊在我心中”理想信念大讲堂,参与编写革命文学作品……一系列的活动让大黑坨村的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既增强了重文兴教、爱国爱乡、敬业奉献的强大基因,又激励着人们为建设繁荣美好的大钊故乡而不懈奋斗。
★
★
李大钊写给家乡的信
《乐亭通信》是李大钊为家乡写的第一篇文章,全文1400余字,把李大钊对家乡的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
李大钊自1913年冬天去了日本,与家乡一别三载。由日本回国后,他仅在1916年9月回乡住了20天。因妻子患病,1917年5月5日,李大钊离开北京,7日由昌黎县城回到大黑坨村。半个月后,他写自己家乡的“通信”被以《乐亭通信》为 题,发表在《甲寅》日刊上。
《乐亭通信》的开头,李大钊说,他很喜欢“乡间村落中之清新空气”,这“足以舒都市之苦倦者”,使自己感到轻松,心情愉悦。可见此次回乡,对常年在外奔波的李大钊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休憩。
“真正之舆论在乡间,不在都会”是李大钊对家乡舆论的看法。回乡期间,李大钊体察民情,倾听家乡父老乡亲对国家大事的看法,他指出“识察之真知直觉者”并非“都市人”,而在远离都市的乡村,乡村有“真正之舆论”。这是乡土生活给予李大钊的启迪。
“乡间初夏,四野麦垄青青,遥望村落,人家烟树,俱于沈寂清静之中,呈出乡间生活之自然趣味。闲尝漫步其间,觉田园之一草一木,鸡犬之一吠一鸣,童叟之一蓑一笠,无在不与都市异趣。”表达了李大钊对乡间趣味的怀恋和钟爱。
李大钊注重调查研究,对家乡的大事小事都非常关心。此次回乡,正赶上久旱无雨,他忧心忡忡。此外,对家乡一带的“鱼盐之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做了记述:“鱼盐之利颇厚,惜民间无集重资经营之者。”这些记录足见李大钊对家乡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切。
★
★
汲取力量 奋力前行
赵新宁
“燕山脚下,渤海之滨,晴川沃土,丰饶雄浑;红色家园,书香浸润,惟知雄飞,惟知跃进。”真正走进大黑坨村,对这种革命力量的感受更加真切,三里长街、古井、古槐、滦水、故居无处不铭记着历史的华章。
走进李大钊故居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李大钊的铜像,他面容坚毅,目视远方,仿佛看到独自的未来,让我们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肃然起敬。
时光回溯到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乐亭县大黑坨村。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故居里面最珍贵的一件文物就是李大钊在北京工作时买的一把藤椅。坐在这把藤椅上,李大钊撰写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数十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成为我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故居有一位忠实的“守护人”。参观过程中,赵书明热情地接待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赵书明是李大钊妻子赵纫兰的侄孙,是土生土长的大黑坨村人。1998年,18岁的赵书明到李大钊故居工作,从保安、售票员、讲解员做起,后来承担故居管理工作。每天在开闭馆前巡视故居每个房间,检查文物,清洁维护故居环境,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
二十多载光阴,默默守护着李大钊故居。他说,这是一份敬仰,一份亲情,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大黑坨村鸟瞰图。
李大钊故居门前的古井完好如初,甘甜的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大黑坨人。时光流转,历经百年春秋,生活在盛世的、勤劳勇敢的大黑坨村人,以先驱为荣,将大钊精神融入血脉、薪火相传。
“大黑坨村的红色基因照亮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老百姓思想觉悟高,村干部干劲足。”大黑坨村的老党员杨宝谷自豪地说道,他是一名赤脚医生,已经在村里工作40多年了,如今,闺女接了他的班,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在大钊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