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造像5万余尊,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等为代表。大足石刻于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丰碑。
大足石刻是石雕文创产业发展的根基,秉承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近年来大足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石刻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由大足石刻衍生出的以石刻旅游、石雕产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和石雕、剪纸、竹雕、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蓬勃发展。2018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47万人次、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增长43.7%。目前,大足区石雕产业从业人员共有28675人,已经进入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有5134人。全区石雕产业年产值5亿元左右。
一、大足石刻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保护与利用实现突破
近年来,大足区先后实施了20多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和科研项目,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在保护维修中,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在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特别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
大足区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采取举办展览、利用主流影视媒体、举行推荐会、结合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大足石刻宣传促销,组织大足石刻在英国、加拿大、台湾、日本等地进行展出。依托大足石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发挥了大足石刻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同时,大足石刻建立健全418项标准,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被国家标准委评为2014—2015年度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从2010年开始,大足以“节”为媒,助推文旅发展,举办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作为大足最有影响力的节会之一,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饮誉外界,自成一脉。以节为媒,大足这张独特的旅游文化名片也越来越响亮,2018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2147万人次、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增长43.7%。
当前,大足区正坚持文化引领,突出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以“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龙水湖国际休闲度假区、美丽田园乡村”为主体的大旅游格局,旅游产业蓬勃兴起、竞相发展。
(三)石雕产业方兴未艾
目前大足区石雕产业从业人员共有28675人,已经进入工艺品生产企业的有5134人,占总数的17.5%。在区域分布上,宝顶镇占46.3%,棠香街道占23.8%,龙岗街道占29.9%。据调查,该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9402人,占32.83%;初中文化教育程度的有18375人,占64.08%;小学及以下的有889人,占3.09%。
大足区的石雕旅游工艺品生产企业有大足石刻艺术公司和北禅石雕棕编专业合作社,年销售额都在100万左右。石雕旅游工艺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