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要求全真道筑庵或筑环堵(圜堵)独居修炼 ,相当于“封关 、闭关。环堵最初如王重阳的“活死人墓”及全真七子所居山洞。“王重阳入环堵,令丹阳日亲馈一食。自十月朔而处,所须唯文房四宝、布衣草屦、枕石而席海藻。隔窗牖而求诗词者,接迹举意即就,略无思索。当隆冬积雪之际,和气满室,居百日而方出。[3]”“师乃入环堵,约宜甫日绩一食,锁庵百日。[4]”
郝大通之徒范圆曦:“屏绝世虑,自死循环室中,究其所谓精气神之学[5]。”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记载李珏“师事全真道士宋德方,即往武夷潜修内丹,复至真州玉虚庵结圜,末入青城山。”刘高尚长年筑圜堵于家之后圃,不语不出者三十余年。《丹阳真人语录》载“刘高尚居环堵四十年,别无他事,但虚其心,实其腹,去其华,忘其名,弃其利,清其神,全其气。”
进入“静堂”独处修炼称为“坐环”,何道全(1319–1399)元末浙江四明人,号无垢子、又号松溪道人。云游至终南山,隐居于圭峰。曾至“华阳峪望乡台,入静百日出环。”
何道全《随机应化录》卷下“环者,乃返本还元之义,不过静功而已。”“有死环活环之理。死环者,四面皆墙,坐环者在内,将门封闭,不令出入,按时送饭,须安身绝念,息气调神,百日而出,有志者功多,无志者反成疾病。活环者,以四大假合为墙壁,以玉锁金关为封闭,令一点灵光在内,刻刻不昧,使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内想不出,外想不入,闹中取静,静裹分明,精神内守,勿令外扰,如此百日胜如死环千日。”
“今人亦有蒙头面壁,如何不得了道?师曰:只知妆点外相,不识其中就裹。”“蒙头者教人纳住念头,面壁者见如不见也,又是背境向心。《观道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夫修行人须是眼不观色,耳不听声,见如不见,听如不闻,绝声色,除念虑。只妆外相,终成何济。吕祖师云:打破虚空见,便挚拳来来,最好作生涯。不知纳被蒙头趣,笑煞西来旧作家。”
为何要坐环,何道全认为“心静胜如室静,境忘不若心忘,又要静位何用?师曰:碧天秋夜月,无云月更明。且室静则外魔不入,心静则内魔不起,内外清静,表裹莹彻,乃是道人活计。太上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仙真云:外境不侵,内神自定。此之谓也。”
坐环苦修,是为透悟心性。闭关期内,专心修功,必能精进,应属进火,既已出关,应当退符,以防进火太过,功大伤身,理宜退符,以养代炼。出关后须度过一段适应期,再入尘俗行道。
佛家“闭关”
闭关,又称掩关,“掩关”一说,源于佛经“掩室”之说,意为闭室而不与外界接触。闭关这个名词和风气,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根据考证,闭关是从元代出现的,明代以后,闭关日渐风行。禅宗辞典《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早期的中国,有些禅者,悟发之后,在水边林下,山间洞窟,单独过木食涧饮的修行生活数年。终南山,据说有七十二家茅蓬,是修行者所住茅蓬。他们自备炊具以及谷类、菜蔬的种子,入山披荆斩棘,结茅为舍,以避风雨,长期远离人间。住在清净处,心不能远离,独住茅蓬,虽类似闭关,却不是闭关。
禅宗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必须等开悟后,才有资格闭关。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懂深入经藏的门径,虽然闭关三年、五载,也不能有所成就。会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誓愿。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
在一定期间内,放下杂务,幽闭室内,杜绝外缘,收摄身心,闭门修持或研学。闭关期限,依个人所修之不同目标而有差异,有七日短期方便关,亦有长达数十年。有些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不证悟则永不出关。人生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长时间闭关多在冬季进行,冬季大雪封山,隔绝道路交通,屏绝外缘正好静修。
认识闭关
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护关,护持饮食、医药、料理琐事,护关者可分享闭关者所造的功德。
闭关期必须要做到禁语、禁足(不出关房)、不接见访客。如果连这点起码的禁戒都没有,就和不闭关一样了。闭关时不能看一般的书报,连经书都要与所定的目标有关。不能与外界通讯、通话。医药则全赖祈祷。然在必要时亦可破例(如生病就医、修持发生问题须请示善知识……等)。
闭关修行,是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隆重的闭关仪式。朋友及在家支持者应邀参加。在关房前预设香桌,方丈和尚、关主拈香,接着敲引罄三阵,方丈朗读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