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禹 通讯员 周宇燕
乡镇名片——灰汤镇
灰汤位于宁乡、韶山、湘乡三地交界处,从长沙沿长韶娄高速驱车57公里可达,因其“泉沸如汤滚、汽腾如灰雾”而得名。全镇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下辖18个村(社区)。该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卫生镇”“全国特色小镇”等荣誉,灰汤温泉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虽然县道096和主干道相比略显“秀气”,但经过黑化的沥青路面十分平整,一路所见风光旖旎田舍如画。若将县道096看做一条精美的项链,由东往西目光所及,偕乐桥、灰汤、枫木桥犹如串在项链上的三颗明珠,共同构成了三镇合并之后的盛世美景。
灰汤之美,不仅在于其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更源于这里善良勤劳的百姓之手。灰汤作为长沙市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版块,以温泉资源为依托,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康养特色小镇为目标,按照“温泉+N”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灰汤累计旅游接待超过95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7%。未来五年,灰汤将突出“康养”主题,将度假区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宁静、温馨、生态、自然的康养小镇。
近日,记者走马观花探寻灰汤多个村组,步入农户家中、种养基地,看到的是农哥村嫂脸上的笑颜,听到的是乡村振兴奏响的强音。这个钟灵毓秀的美丽小镇巧妙地升级全域旅游优势,利用“旅游+农业”的模式,助力老百姓致富奔小康,不少特色农业吸引了游客目光。
镜头一 月季花海陶醉十万游客
从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出发,沿乌江岸边一路向西,汽车在到乡道650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道路两旁或金黄或翠绿的稻田煞是好看,再经过一段树影婆娑的乡间小道,记者便来到了许多人口中誉为“绿地天堂”的一处佳境。
“月季花开过几个月热闹的,只要天气晴好,游客就多得接待不赢呢!”听到记者说想来赏花,新风苗木有限公司老板娘李爱华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在她的带领下,穿过一处有绿植掩映的过道,视线顿觉豁然开朗,只见连绵几个山头种满了各色花卉和珍稀苗木,各色品种的月季,香气迷人的桂花,含苞羞涩的茶梅,造型古朴的罗汉松……记者似乎走进了植物大观园。在一处山坳中,饲养的鸵鸟、珍珠鸡几声啼鸣,给幽静的山林更添了几许野趣。
李爱华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唐新春是在2012年开始养花种树的,当时夫妻俩的想法就是觉得家乡的山地荒废可惜了,于是就邀了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创业,经过这些年来的悉心打理,目前流转的山坡田池已近千亩,整体投入估摸也超过了千万元。“我们两口子也没想着要赚多少钱,只是想把家乡的荒山野岭利用起来,每天起来打开窗户,满眼都是大自然的绿色,感觉真是舒服!”李爱华有些陶醉地说道。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这个花卉苗木基地远离城市的喧嚣,但此处佳境在来过的市民游客之中口耳相传,其原生态的景致深得城市人的青睐,尤其是在月季花开得漫山遍野的时节,游客们更是呼朋唤友慕名而来,上半年估计接待超过了10万人次。“一对北京来旅游的小夫妻,流连在绿树红花之间都不愿意走了。”李爱华向记者透露,看到花木基地如此吸引人,她和丈夫还想增加民宿经营,让客人们玩得更加开心,住得更加舒服。
镜头二 灵芝仙草生在农家菜园
漫步田野之间,如果听到一阵吴侬软语,你是否会有些惊诧?在农田菜园里,发现传说中的灵芝仙草,你是否大喜过望呢?
其实,这一切并非幻觉。记者来到位于新风村的昇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只见钢结构的农业大棚鳞次栉比,成为广袤农田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虽然在灰汤镇,特色农业种植大棚并不鲜见,但记者走进昇邦农业的大棚里,看到的却是让人眼睛一亮的景致。只见在平整细腻的园土上,整齐摆放着许多木块,而一朵朵灵芝如同旱地莲花一般伫立在木块之上,小一点的犹如孩童的手掌,大一些的直径则有二三十厘米,灵芝表面呈现紫红色的神秘光泽,有的边缘还镶嵌着一道金黄色,看上去十分华美可爱。
“这些灵芝是今年4月份种下的,目前正在喷粉,由于灵芝孢子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市场价格也较高。”今年55岁的陈可成来自浙江丽水,是一位种植灵芝的老把式了,去年他接受昇邦农业的聘请,带着家人和帮手千里迢迢来到了宁乡灰汤,这一扎根可能就要住好几年。
“灵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比较推崇的补品,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一亩地种灵芝的产值可达五六万元。”昇邦农业老板练卫红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发动本地农户加入灵芝种植合作社,一方面可以将种植技术传授给本地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规模产出,将灵芝的种植、加工打造成为灰汤的一大特色产业。同时,还可以吸引市民游客来到种植基地,亲手采摘新鲜的灵芝、香菇、木耳等,打造“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镜头三 城市金领变身青蛙王子
“呱呱呱……”此起彼伏的蛙声,田渠两边的围网,提醒记者已经到了青蛙的乐园。40多岁的李建良是蛙园主人,也是永兴村孔树组乡亲们公认的能人。从职业中专毕业后,他便到沿海城市打拼,赚得了“第一桶金”,目前打理着一家工程监理公司和诸多产业。
“城市的吸引力太大,村里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不少良田因此荒废了,我看到感觉十分痛心。”李建良说,他是一个家乡情结很浓的人,觉得自己应该利用多年积累的资源,因地制宜在当地发展产业,带领家门口的村民们脱贫致富。通过几个月的调研,李建良选定了青蛙养殖。2016年,李建良与朋友一起投资,在村里流转了田地池塘,一期建设50亩黑斑蛙养殖基地。由于经验不足,他的养蛙历程可谓屡屡受挫,去年夏天由于降温措施没到位,一夜之间死了几万只蛙。
经过多次去省外考察和潜心研究,李建良发明了“黑斑蛙+瓜蒌+泥鳅”的立体种养模式,他在蛙池中间的土埂上种植瓜蒌作物,在蛙池中投放泥鳅,为青蛙的栖息形成了一个自然环境,也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据透露,今年基地能产黑斑蛙近2万公斤,加上瓜蒌、泥鳅的收入,产值将超过50万元,而李建良也被乡亲们笑称为“青蛙王子”。
“现在我在这里负责除草、摘瓜等,每个月差不多有3000元收入,家门口能找到这样一份活,真是没想到!”65岁的村民陈春香高兴地告诉记者,基地忙时需要劳动力70余名,其中贫困户有20余人。李建良表示,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基地的面积,同时准备新增稻虾共养、甲鱼养殖的项目。“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回乡投资创业的初衷,就是为了带动乡亲们就业增收,走出一条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李建良信心满满地说道。
专家点评
宁乡灰汤的一些新型农民,围绕灰汤旅游经济,发展花卉苗木、灵芝蘑菇、青蛙龙虾等特色农业,这样一种农旅融合、产业互动的“旅游+农业”新业态,不仅丰富了旅客的“游玩、体验”内容,受到了市民的喜爱,也带活了农村经济,让农民受益。这就是新型的城乡融合、城乡互动的又一切入点。
换个视角看乡村旅游。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美丽乡村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如何推动长沙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着力点要瞄准市场和市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发挥长沙农村乐享的省会优势和近城优势,围绕市场和市民做足功课,做好文章。
市民到特色农业基地采摘、休闲、观光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目前,长沙市正在大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旅游”“农业+餐饮”“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好吃、好看、好玩的“三好农业”在向市民招手,采摘时鲜水果,体验耕耘农事,观赏乡村美景,品尝生态美食,享受郊外阳光……让市民下乡、农产进城、产消(消费者)对接、城乡融合成为长沙旅游的一种新时尚、新模式。
——长沙市农委科教处处长夏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