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历来各种史料均无明确记载,“自唐以来,宣之为政者,憯不加意,念恻怛于公之遗迹,使乎阳宇阴竁、文堂耕舍,莽莫知其区处。”(梅鹗《韩公别业记》,万历《宁国府志》卷十三)正德十三年(1518),为了纪念韩愈在宣城的这一段读书生活经历,“愍圣道之不昭,愤塞氏之纵横”,南畿监察御史林有孚、摄宁国府知府同知魏浚决定创祠以祀韩愈,但苦于条件限制,又为了继承韩愈排佛之志,于是将敬亭山上翠云庵的和尚迁走,将翠云庵改建为“韩公别业”,使“自今而产宣、仕宣者,溯洪源,景高山,瞻公之庐,如见其存,味公之言,如见其心,感奋自砺”。
其后府县主事者因为韩公别业无人看守洒扫,便又派僧人前去经管。时间不长,看守僧人即将韩愈神像、木主移于别处,“韩公别业”又还原成了翠云庵。嘉靖十八年(1539),知府曹迈、通判何其高有鉴于“公力排释氏,而顾寄释氏以居神,其飨之乎”(邹守益《宣城县昌黎别业记》,《东廓邹先生文集》卷四)认为以庵为祠,实在不伦不类,因此另在敬亭山麓择地建祠,“为堂,为门,为垣,扁曰唐昌黎伯韩先生祠。祠左一径,夹竹而行,窅然出祠后,构亭其上,曰敬亭仰止。门右循山麓而上,松泉迂曲,甫半里许,设楔绰于桥,大书曰昌黎别业。”
嘉靖间所建的昌黎别业当在翠云庵前。民国期间记者吴崧阳游宣城,曾有这样的记述:“(穿云)亭左有韩昌黎别业碑记,考系明正德所立,其后断碑残碣纵横三五,大都为历史遗物,经风雨剥蚀,已模糊难考。亭后庙屋三椽,毘连而筑,中为翠云庵,其次为先贤祠。”(《皖南宣城纪游》,《旅行杂志》1934年第8卷第10期)
可见明代的“昌黎别业”并非韩氏产业原址。近来有学者认为“昌黎别业” 乃是位于敬亭山下的韩家庄,纯是臆想之词,毫无历史根据,不值一提。康熙二十六年(1687)秋,邑人梅清与江西诗人吴云同游敬亭山,曾作有《韩文公读书处》诗,在诗前小引中,他说:“考其读书别业,即今敬亭山麓之顾村是也。”(《天延阁删后诗》卷十二《丁卯诗略》)梅清此言虽曾说“考”,却并未列出明确证据,恐怕也仅是“故老相传”而已。2015年,我市为迎接韩愈国际文化研讨会在宣召开,将韩愈纪念馆建立在敬亭山南大门处,也只是权宜之举。
总之,如果没有新史料的出现,今天已很难考证清楚“昌黎别业”原址所在了。但笔者以为,“昌黎别业”原址究竟在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知识分子该怎样继承他的“文以载道”,怎样充当社会的良心在新时代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