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府发〔2022〕19号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2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2年2月
目 录
第一章 充分立足发展基础与态势- 5 -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 5 -
二、“十四五”面临发展环境- 11 -
第二章 明确把握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14 -
一、指导思想- 14 -
二、发展原则- 15 -
三、发展目标- 16 -
第三章 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18 -
一、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19 -
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20 -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4 -
四、构建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 27 -
五、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8 -
第四章 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巴南文旅品牌工程- 33 -
一、大力实施文旅品牌建设工程- 33 -
二、以点连线带面,形成“四区四线”文旅发展格局- 37 -
三、提档升级旅游基础设施与产业要素- 41 -
四、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44 -
第五章 塑造高品质生活,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45 -
一、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46 -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 48 -
三、加强文旅融合宣传营销推广- 50 -
第六章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52 -
一、加强组织领导- 52 -
二、加强政策支持- 53 -
三、加强市场监管- 54 -
四、加强人才建设- 55 -
五、加强督查考核- 55 -
附表: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规划表- 57 -
“十四五”时期是巴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巴南推进“一区五城”建设发展、提升巴南发展战略地位和区域发展能级的重要时期。“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形势面临复杂变化,但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立足巴南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与态势,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主要明确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阐明重点工作任务,是未来五年巴南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充分立足发展基础与态势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稳中有进、繁荣向好,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举措,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提升相关服务、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为依托,持续递进地满足了区内外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需求,成效显著。
(一)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文艺创作斩获佳绩“十三五”期间,巴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辖
区内镇街、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全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 496.7㎡,人均纸质文献资源0.79册,数字文化资源300T。巴南公共文化服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家媒体报道30余次。图书馆、文化馆推行总分馆制,并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区广播电视台成功创建一级台,区文化艺术中心、华熙文化体育中心、区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区图书馆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为“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被国家图书馆授予全国“有声阅读示范基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文明单位”称号。深化公共文化互联互通机制,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年均“菜单式”配送文化服务进基层1000场。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推出巴南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9%以上。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行政监管,尤其是重保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获国庆70周年广播电视行业安全保障工作全市先进集体。构建休闲旅游智慧体系,实现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区域和三星级及以上酒店免费Wi-Fi全覆盖,云林天乡、丰盛古镇及羊鹿山景区荣获重庆市首批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推动旅游厕所建设,获得“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区”称号。龙洲湾旅游集散中心成功申报一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创建单位。全区旅游交通导视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坚持实施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扶持,组织文化骨干队伍积极创作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心声、适应新时代群众新的审美与文化需求的文艺作品1000余件,出版文艺专著60余部,获得国家级文艺奖项4个,市级一等奖30个。专场非遗舞台艺术展演“巴歌渝调”在全市群星剧场成功上演,舞蹈《闺绣》、表演唱《唱起歌来上大梁》先后入围两届全国“群星奖”,相声《乡音乡情》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牡丹奖,书法作品《大西南赋》获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谐剧《让我看你一眼》荣获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入围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
(二)文物保护力度加大,文遗传承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积极推动木洞、丰盛传统风貌街区建设,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孔园、听泉楼、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修缮及展陈并对外开放,荣获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奖;完成木洞福音堂、丁雪松旧居、朱家大院、二圣戏楼、鱼洞老街建筑群、鹿角日本战俘营、林森浴室、杨氏碉楼等重点文物修缮及排危,解放重庆历史陈列馆建成开放。开展巴文化研究,举办“巴文化与文化遗产”2019年度巴文化研讨会,巴渝文化研究基地落户,编制出版《重庆巴南彭氏民居修缮与保护研究》、《重庆巴南朱家大院修缮与保护研究》等文化遗产专著,为文物考古和保护利用提供重要依据,区博物馆藏品达到3500件。
“十三五”期间,全区非遗项目达到65个,依托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召开巴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讨会,积极探索“互联网+巴南传统工艺”新业态,研发系列非遗项目衍生产品,2件非遗项目衍生产品获“重庆好礼”大赛铜奖。积极开展非遗“进高校、进社区、进广场”等交流宣传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我在重庆学非遗”“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我教老外学制茶”等主题活动,先后与日本、匈牙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编辑出版《巴文化研究-巴南历史与文化研究文集》,为研究巴南历史文化提供重要史料。
(三)地方志“两全”目标全面完成,名镇名村志实现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地方志“一纳入、八到位”工作机制,编纂出版《巴南区志(1995—2011)》,《巴南年鉴》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发行。全面推进镇街部门编修,全区已完成验收出版部门志38部、镇街志16部。《巴南中学校志》作为全区第一部特色志书公开发行。《荷花村志》入选第二批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丛书。《木洞镇志》入选第五批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丛书。编纂出版《巴南图集》《巴南记疫》专刊,记录了重大历史成绩和重大突发事件。每年赠送《巴南年鉴》600余册。累计赠送《巴南区志》(上下册)800余套。在巴南区图书馆巴渝文化文献馆建成巴南地情展示室,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地方志文化服务。
(四)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区委办区政府办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等政策文件,成功引进华熙文化体育中心、汉海海洋公园、圣灯山康养农旅小镇等文旅产业龙头项目,引进迎龙峡影视拍摄基地、昊宇航空房车露营基地等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引进重庆奇石文化城、华熙国际美术馆、凤凰大剧院等现代文化服务业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旅游产业业态。高标准编制《巴南全域旅游整合发展与运营策划》,完成全区文旅资源普查。新增丰盛古镇、羊鹿山景区、汉海海洋公园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二圣镇集体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圣镇获评重庆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丰盛镇获评“重庆市乡村文明旅游示范乡镇(街道)”,安澜镇顶山村获评“重庆市乡村文明旅游示范村”,丰盛镇油房村被评为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斗丘小院等6家民宿获评“重庆市最美旅游民宿”。华熙文化体育中心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西流沱小镇获得“第二届文旅新地标”“重庆文旅新地标网络人气奖”。2020年,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约25.09%,文旅在建项目完成固定投资约3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保持两位数;全区旅游综合收入127.73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227.45万人次,分别同比下降10.35%和3.96%(由于疫情影响),与“十二五”期末相比,分别增长64.6%和29.8%。
“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机游巴南”智慧文旅平台,打造了“巴南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乐享四季·生态巴南”旅游形象突显,唱响了“老巴县、最重庆”“游巴地、赏巴景、住巴居、品巴味”推广语,塑造了“巴巴虎”文旅IP品牌,文化和旅游业稳步发展,获评“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成功入选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在全市“晒文化·晒风景”活动中,获得“最佳传播奖”,成功举办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重庆文化旅游消费季巴南简单生活节、“醉美是家乡”镇街文旅推介活动等,极大地聚集了旅游人气。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带动农副产品量价齐升,开创旅游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东温泉镇扶贫干部梁正勇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图1:巴南区现状旅游项目布局图
(五)市场监管不断加强,行业管理逐步规范
“十三五”期间,成立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全区旅游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文旅市场监管体系,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互联网+政务”工作机制,按照权力清单依法行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清理整顿,定期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好“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对辖区内旅行社及门市部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净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游客满意度不断攀升。狠抓旅游安全工作,制定旅游安全相关文件,以新兴涉旅项目为重点开展行业监管,定期分析研判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风险隐患。针对重点景区、重点时节,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在景区景点和巴南文旅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开展文明风景区(点)、文明星级饭店、文明游客、文明旅游等宣传活动,切实提升行业素质。
二、“十四五”面临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全球局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突出,新冠肺炎疫情更给世界旅游业发展造成重大而长远的影响,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发展机遇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战略机遇。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对巴南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利好。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文旅市场复苏。加之以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为重点的东盟、中亚国际贸易不断加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进程不断提速,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巴南文化和旅游进一步提升对外沟通交流带来重大机遇。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带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极大提振文旅市场,共同推动两地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进川渝地区“一卡通”服务工程,有利于推动两地文旅互动、联动发展,推进两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布局,因地制宜引导主城都市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巴南幅员面积大、地理区位优、历史底蕴深、生态条件好,是重庆中心城区建设“南部人文之城、东部生态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林、泉、湖、岛等生态资源丰富,有着千年名邑巴县历史文脉、众多的历史遗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是巴渝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地之一,在重庆打造文化强市、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下,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巴南的优势,为全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潜能。
巴南区全力建设“一区五城”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南部新城、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高职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大江科创城“一区五城”,有利于推动巴南文旅融合、科技赋能,培育繁荣文旅市场,丰富文旅业态,提供人才支撑,为打造文旅精品助力添彩。
文旅市场发展新常态的时代机遇。经济内循环、消费回流利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总体向好。在内循环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培育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低密度+高质量”的品质旅行和“大众化+高频次”的休闲式旅行将成为新常态,本地游、周边游等“轻度旅游”模式快速崛起。尤其是当今文化体验游、康养游、大众休闲度假游、回归自然游、自驾游和文化创意、户外运动与野外探险等旅游需求的规模化发展,以及旅游消费层次的分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发展,将为巴南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更好地为文旅赋能、为生活添彩。
(二)面临的困难
当前,巴南文化和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缺乏支柱性文化和旅游产业,缺少聚集性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和核心景区、度假区;消费不足,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消费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基础配套不完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存在短板;抓文旅发展的合力不够,相关部门、园区的力量整合不够。
第二章 明确把握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贯彻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巴南“一区五城”及“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巴南文化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提高巴南文化软实力。
二、发展原则
——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型城乡统筹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创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等精品文旅景区,以品牌为引领,创意产品内容,优化场景设计,完善体验体系,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好运营,追求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
——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溪河保护规划,加强穿越区域内溪河的文化挖掘、生态保护,支持和引导城市溪河空间的提档升级。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旅游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走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道路,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坚持融合发展。坚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与医药、农业、商业、体育、工业、康养、教育、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渗透融合、协同并进,以深度融合促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等,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理念创新、业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推进“智慧+”、数字文化等重大战略,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