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时期
勤劳智慧的海滨虎山村村民
发明了独特的谋生技艺——装泥鱼
自此代代相传
2011年
装泥鱼被列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装泥鱼(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周永燊 摄)
装泥鱼习俗是珠海市乾务镇一项极富特色的传统习俗,最早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虎山村村民发明,在虎山村、荔山村、马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石狗村尤为兴盛,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
装泥鱼(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泥鱼,又名花鱼、弹涂鱼,生长于滨海滩涂。同治《香山县志》记载:“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因为花鱼颜色与泥土相近,当地村民习惯将之称为泥鱼。
泥鱼(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在当地方言中,“装”有“诱捕”之意。泥鱼表皮光滑,在泥洞里出没,难以徒手捕捉,于是当地村民琢磨出编织笼子诱捕的办法,并传授给周边地区的民众。
泥鱼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销往中山、江门、台山等地。直至20世纪中叶,贩运泥鱼仍是虎山村90%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当地村民把广阔的滩涂亲切地称为“泥夹万”,意为滩涂上的银行。
泥鱼生活的滩涂(珠海市文化馆供图)
装泥鱼使用的工具有鱼笼、鱼篓、泥板、蚝袜等。鱼笼是捕捉泥鱼最主要的工具,鱼篓根据大小分为“座工”“行工”,是捕泥鱼和装泥鱼的主要工具。泥板用于在滩涂上滑行,蚝袜则是为了保护渔民的脚不被割伤。
编织鱼笼(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供图,梁力生 摄)
相关制品(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水渐退,正是泥鱼活跃的时候。
渔民们成群结队,脚踩泥板,观察泥鱼活动轨迹,将鱼笼放在洞口。特制的鱼笼内设机关,泥鱼钻入后,再怎么狡黠也无法逃脱。30-40分钟后,渔民回来便可看见泥鱼已经“落入陷阱”。他们将泥鱼放到事先准备好的鱼篓暂养,清点各自所得后,满载而归。
渔民踩着泥板在滩涂上滑行(珠海市文化馆供图)
放置鱼笼(珠海市文化馆供图)
将捕捉到的泥鱼放入鱼篓(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室供图,梁力生 摄)
装泥鱼承载着
当地居民及海外侨胞的童年回忆与乡愁
夕阳下的滩涂、弯腰捉泥鱼的场景
成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故乡记忆
他们甚至将鱼笼、鱼篓带到海外
变为家中装饰的一部分
装泥鱼由此具有了美学意义
鱼笼装饰(来源:珠海市斗门区文化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