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于泰安与淄博间的7054列车,从1974年运行至今,已经穿梭了44年的岁月。她是山东目前唯一的绿皮火车,是山东境内时速最慢、停靠站最多的列车。在人们出行多选择飞机、高铁、动车的今天,仅存的这列绿皮火车仍然是一道独特的另类风景。
——赵兴鸿
时代的列车
几千年来,从马车到轿车、火车,到动车、高铁和飞机,道路及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升级,使人员及物资流动更加方便快捷,漫漫长路不再遥远,“地球村”已成为现实。当你乘坐高铁“千里江陵一日还”、乘坐飞机穿云破雾的时候,是否还会想到曾经的绿皮火车呢?
她从岁月深处驶来
动车、高铁出现之前,绿皮火车是运输工具中当之无愧的“大哥大”,曾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绿皮火车支撑起祖国交通客运大动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绿皮火车被动车高铁所代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往来于泰安与淄博间的7054列车,从1974年运行至今,已经穿梭了44年的岁月。她是山东目前唯一的绿皮火车,是山东境内时速最慢、停靠站最多的列车。在人们出行多选择飞机、高铁、动车的今天,仅存的这列绿皮火车仍然是一道独特的另类风景。
这列火车投入运行,当初一是为了战备,二是作为铁路职工班车来使用的。从泰山到淄博184公里,单程穿过23个隧道,经过23个车站,耗时5小时49分钟,平均时速33公里。久而久之,她还成了村民进出大山的主要交通工具,山里的村民依靠这趟车外出打工和回家过年。乘务员说,最早时12节车厢,旅客比这多,背着粮食的、挑着担子的,他们挎着篮子,驮着包袱,有的走亲访友,有的坐车去赶集,熟悉这趟车次的人,都把这列温暖了山区群众的小火车叫作“庄户火车”,它承载了山区人民44年的细碎生活和感情,后来乘客少了,变成了现在的4节车厢。这列火车44年从未涨价,从泰山到淄博11块5毛钱,秒杀所有客运工具。
难忘梦想启航的地方
一个农村丫头,我从小就有一个火车情结。那长长的火车,悠长的汽笛,还有哐嘁哐嘁的声音,对我来说是一种十分向往的诱惑,我不知道火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不知道哪一天能坐上一次火车。
小学毕业那年,我跟随父亲第一次坐上了火车,那时农村放两周的麦收假,父亲说我在家也干不了啥活,就送我到姑姑姑父任教的学校--邹城冈山70处职工子弟学校跟班学习,备考初中。仍清楚记得坐上火车的激动和兴奋,虽路途遥远,车速很慢,我坐在车上仍是这儿看看那儿瞧瞧,难掩兴奋激动之情。
上了中学,觉得自己离火车的梦想近了许多。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泰安四中度过的,头一次到学校,首先看到的是校门东侧不远处那高高的铁路桥,那桥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三年的校园生活,每天伴随我们的不仅有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来往火车的汽笛声。由于离火车道很近,站在校园或坐在教室里,我们都有近距离观察火车的便利,无数个课间,我曾呆呆地数着过往绿皮火车有几节车厢,呆呆地想着坐上火车到好远的地方。
后来,有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偷偷约上同学,来到了不远处的小站--范镇火车站。我打量这个小站,那时感觉是我见过的最豪华的地方,一座二层小楼骄傲地矗立在铁道旁,那时我感觉真的是矗立。高大的垂柳,光滑的台阶,一切都是我在村子里没有见过的。进站出站的人很多,站里的乘务员也是忙忙碌碌的,他们穿的制服也成了一种向往。当时除了坐上火车远行的梦想,心底又长出了一个新的梦想:长大后能象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一样,离开庄稼地,吃上国库粮。
范镇的小站,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总想着能从这个小站出发,走出小镇,走向远方,能够融入一座能栖息自己的城市。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寻梦之旅
再后来,我如愿走出家乡,先后乘着绿皮火车、动车、高铁去过好多地方。在外游走多年,仍然念念不忘那个承载了梦想的小站,无数次地梦见那个让我梦想启航的地方。周末闲暇,我决定再乘坐久违的绿皮火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寻梦之旅。
站台上,我看到硕大的一个火车头,后面拖着四节车厢,就是这辆慢节奏古董级“绿皮车”。环视车内,车里都是老设备。仍然是人造革的座椅,上面套了深蓝色的座套,老是往下滑;仍然是3加2的布局,一排座坐5个人,中间是窄窄的过道;仍然是上下推拉、可以半开的车窗,仅能开到15公分;仍然是用了40多年的茶水炉;每节车厢都有个报刊架,既没报也无刊成了摆设。窗户过道上空车顶一排排可以摇头的小风扇,边摇头边旋转,一缕缕小风传递着清凉,还发出嘤嘤嗡嗡的声音。老旧的车厢里,到处能看到年代的痕迹。
苍穹下,群山中,7054次火车摆动起那仿佛泛着淡绿苔癣的车厢,在悠然的哐嘁哐嘁声中启程,沿着弯弯曲曲磨得发亮的铁轨奔向远方。
经过上高、燕家庄,很快到了范镇。我的母校--泰安四中,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一排排平房被楼房所代替。透过车窗看到,范镇小站还是原来的模样,黑砖白缝二层小楼,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但来到他的眼前,我心仍然是那么的安暖,看惯了高大与繁华,这个静默的小站在心中的形象依然那么亲切,那么高大。
返程时,在车上碰到了一位姓姜的老师。他50多岁的样子,中等个子,微胖,略秃。一上车,我们边欣赏风景边攀谈起来。他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每次回家,得从昆明坐车到济南,那时坐火车需要5天才到达。火车上常常很拥挤,过道里经常站满了人,有的实在撑不住了,钻到车座底下睡一会,5天下来,脚肿了,小腿也肿了。那时,没有取暖散热设施,整个车厢里冬天冷,夏天热,空气污浊不堪。即便这样,买票还是很难,托人转面子才能买上票,有时为了一张票背铺盖卷到火车站排队,还往往空手而归。那时候,能买上卧铺票,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只有有头有脸的人才办的到,坐上卧铺的幸福感,不亚于现在住上总统套房。但是经常长途坐车的人也摸索出了门道,有时上了车还可以淘换卧铺票。现在有了高铁,从济南到昆明只要11个小时;坐飞机直达需要2个小时,经停郑州也不过2.5小时,这种变化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老姜是个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他还给我讲许多出国的见闻,讲到了朝鲜如何落后,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让中国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说到这里,他还有些激动。
他是改革的见证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他是坐绿皮火车来泰安乘高铁的,他说他年轻时就是乘绿皮火车走南闯北的,和这绿皮火车有感情,火车就像自己的老朋友,隔段时间就想坐上一次。
秋意渐浓,火车在绵绵山峦中穿行,沿途秋景美不胜收。窗外碧蓝的天空中,点缀着鱼鳞状的云,一排排树木,一片片玉米田,远处的村庄进入视线又很快被抛在身后,当向远处寻找它们,想再看仔细些时,倏然进入隧道,整个一片漆黑……
沿途的一个个小站从显赫到落寞,从热闹变冷清,但这种承载过光荣与梦想的冷清,仍难掩一种曾经辉煌过的高贵。
▴
旅途很长,走向远方
时光列车不返程,载着不同的旅客一程又一程。
老旧的小站,冷清的站台,是起点也是终点,是欢聚也是离散,列车如水涣涣,站台似影悠悠,长亭短亭,相逢别离,汽笛声奏响一曲曲长相依,温暖一片片云和天。
在列车四十多年的旅程中,过去和现在产生了某种契合,不断有人登上这辆列车,像是一场老友聚会,也像一次新人邂逅。列车员说,10几年前,乘坐这趟列车的基本为山区的村民,这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新面孔特意来体验这辆“老爷车”,就是为了在车轮和钢轨撞击的哐嘁哐嘁声中,感受不一样的慢生活。“周六日乘坐的旅客特别多,有时候车厢之间的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大多旅客都是身穿冲锋衣、手拿登山杖、钓鱼竿,城里人进山享受美景,特别是一些驴友,常常见都成了老熟人。
7504像一匹老马,任劳任怨地将每位乘客的梦想、期待带向远方。如水的岁月一再涨潮,绿皮火车依然哐嘁哐嘁,拖曳着晃动的车厢和轮回的四季,如一首歌,像一幅画,迎着记忆绽放,倏然感觉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
享受着绿皮火车那种悠然和自得,回味着从前的日子,想想近几年来高铁飞机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仿佛时空穿越的感觉。一方面为几十年来伟大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自豪,一方面更加心存感恩,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我们伟大的党。习总书记说,不论走的多远,我们都不要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是啊,时间很多,旅途很长,让我们乘着时代的列车,目标坚定,走向远方。
旅途很长
走向远方
❖作者:岱岳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 赵兴鸿
❖摄影:远方长路
岱岳微视角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