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莱阳市南郊金岗口村东北的2号挖掘地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汪筱林在介绍恐龙化石。
在山东莱阳市南郊金岗口村东北的2号挖掘地点,两名科考队员在挖掘恐龙化石。
金立旺摄 新华社发
发掘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目前所有骨骼围岩已经蘑菇状暴露,最后的集中石膏打包已经全面展开,而且越是最后阶段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2013年9月7日的微信日志,说的是在山东莱阳进行的恐龙科考、发掘。近几年来,汪筱林已多次率科考队到莱阳。尽管这期间,他带领的科考队还陆续在不少更有科学价值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分布区进行野外考察和化石挖掘,但在汪筱林心中,莱阳的地位始终不可替代。
“莱阳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也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等化石的地方,同时还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汪筱林说,“格外令人忧心的是,近些年来因为没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莱阳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自然风化破碎情况较为严重。”
白垩系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富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
迄今已发现3个著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在我国乃至全球绝无仅有
位于我国胶东半岛腹地的莱阳以“莱阳梨”闻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恐龙的乐园。
据专家介绍,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胶东半岛所在的古大陆位置分布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形成“莱阳盆地”,或称“胶(州)莱(阳)盆地”或“莱(阳)诸(城)盆地”。多水湿润、温暖和炎热的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那个适宜生命发展的时代,天空中有翼龙,陆地上有恐龙,海洋里有鱼龙、海龙等。同时,哺乳动物、鸟类以及开花的被子植物,也在这个充满了生机的时代开始书写自己的篇章。
“全世界有许多著名的生物群都赋存在白垩纪的地层中。相比我国其他地区的白垩系而言,莱阳地区的白垩系地层不仅非常发育,而且出露连续、完整,如下白垩统莱阳群、青山群和上白垩统王氏群的典型剖面都集中分布在城郊四周,地质时代大约从距今1.2亿年—7000万年左右,是研究白垩纪地球演化和生命进化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汪筱林说。
事实上,世世代代生活在莱阳的人偶尔会在小沟边的红土上捡到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石龙骨”,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石龙骨”记录着来自远古生物的信息。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在莱阳王氏群的陆相红层沉积岩中相继发现和采集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更新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以青岛龙和谭氏龙为代表的鸭嘴龙科恐龙,组成了我国晚白垩世最重要和最著名的莱阳恐龙动物群。
20世纪50年代,莱阳古生物化石发现和研究迎来了新的高潮。1950年,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师生在莱阳南郊的金岗口和赵瞳一带的王氏群中发现了恐龙蛋和恐龙化石,这也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在我国境内发现恐龙蛋化石。第二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对这里进行了发掘,发现了著名的棘鼻青岛龙化石骨架。
汪筱林说,“迄今为止,在莱阳地区已经发现了3个著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恐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其它地方是绝无仅有的。”
相隔60余年,发掘再次重启
新的发现令人惊喜,恐龙化石自然风化破碎令人忧心
20世纪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对莱阳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活动一度中断,莱阳与恐龙的关系也被人们所渐渐淡忘。
难道这么有意义和价值的恐龙遗址,就这么荒废掉了吗?
作为中国恐龙新生代研究专家的汪筱林不甘心,他一直在等待、寻找机会能够重新开启莱阳的恐龙发掘。
时机出现在 2008年。时任莱阳市副市长长的邹常厚通过朋友知道了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的汪筱林,便亲自到北京造访,希望能够合作重启莱阳恐龙化石的发掘、保护,两方一拍即合。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莱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莱阳恐龙等古生物化石项目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2010年4月23日,汪筱林率领中科院古脊椎所—莱阳市联合恐龙科考队抵达莱阳,正式开始科考和发掘。
科考队员对莱阳境内的白垩系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地点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考察,并选择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1号地点(青岛龙化石地点)进行试发掘。同时,对金岗口村东北2号点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实施必要保护措施。
“3个多月时间里,科考队发现了10多个恐龙与恐龙蛋化石富集区和富集层位,证实了鸭嘴龙动物群与恐龙蛋化石群共生埋藏,发现了平原上集中分布的恐龙峡谷群和具有丰富地质现象的晚白垩地质遗迹群。这些发现,对于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等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汪筱林说。
2011年底,在各方努力下,莱阳正式获批“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2013年7月6日,科考队再次来到莱阳对2号地点遗址馆东侧的化石富集地带进行保护性发掘,为“白垩纪国家级地质公园”及其博物馆陈列布展储备化石材料。
据科考队队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介绍,此次发掘的恐龙1、2号地点的化石层同属王氏群上部的金岗口组,在1、2号两个发掘遗址附近3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分别发现了十几层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层面分布,这在其他地方是非常罕见的。“根据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些化石层面蕴含丰富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而且保存也非常完好,对研究恐龙生存演变和地壳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虽然这次发掘成果丰硕,但科考人员不得不承认的是,莱阳恐龙化石面临严重的自然风化破碎。“就拿一号地点来说,由于它位于一条常年流水的峡谷小溪的一侧,自然破坏已经相当严重,这种现象在别的地点也很普遍。”汪筱林的博士研究生蒋顺兴说。
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地质公园
资金缺乏,恐龙遗址保护进展缓慢
在这几年的发掘工作中,科考队非常注重观察化石遗址和原地埋藏化石骨骼的自然风化原因和进行必要的保护工作。
“通过连续4年的野外科学观察,我们已发现影响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主要因素是水和温度,冬季冰冻作用的破坏力尤其突出。”汪筱林说,“因此我们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三种。一是骨骼不过度暴露和不暴露;二是依据已暴露于地表化石的实际情况,用不同黏合剂及时处理,比如小断裂缝用502胶,大的裂缝用AB胶或环氧树脂充填等。三是低洼地区长期水泡或暴露地表的化石进行抢救性采集。”
在汪筱林看来,上述方法只能起到延缓化石自然风化破碎的速度,如果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尽快在多化石的核心区建立遗址博物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遗址博物馆,让化石在原地状态下保存,不仅有利于化石长久地保护和研究,同时也可供观众参观和普及科学知识。”
“莱阳的恐龙遗址博物馆应该有着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那样的恢弘气势,让所有来参观的人都为之震撼……”每每向人们描述心中的地质公园蓝图,汪筱林都兴奋无比。
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相去甚远。当汪筱林面对现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