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已至,静待春归
金秋已过,东北的寒冬悄然来临,候鸟们已经踏上了它们的越冬之旅。回望候鸟南迁时,我们不禁为这一壮丽的自然奇观而感到敬畏,候鸟们将历经较为漫长的旅程,跨越遥远的地域,抵达温暖的南方栖息地。它们将在那里寻找新的食物和栖身之所,休整体力,准备迎接春天的返程。本篇文章将带大家了解下今年扎龙保护区秋季候鸟迁徙概况以及一些关于候鸟迁徙的趣味科普。
候鸟秋季迁徙监测扎龙在行动
黑龙江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是东北亚候鸟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扎龙保护区作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每年到入秋季节,数十万只野生鸟类在扎龙保护区迁徙栖息。
(丹顶鹤的迁徙路线图)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今年的十月中旬和十一月上旬,我们开展了两轮鸟类监测工作,其中重点保护鸟类监测到了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东方白鹳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鸿雁、大天鹅、灰鹤、白琵鹭、鹊鹞、白腹鹞、白尾鹞、大鵟、红脚隼9种,此外还包括了大量的大白鹭、苍鹭、草鹭、白骨顶、凤头鸊鷉、斑嘴鸭、白翅浮鸥等鸟类。这些鸟类们可以说是在扎龙保护区中找到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并与当地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一些候鸟们在这里整装待发,开启它们的越冬“多城之旅”。
迁徙季鸟类监测调查意义
迁徙季鸟类监测调查是扎龙保护区重要的工作范畴之一,每到春秋迁徙季节点,扎龙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与管护中心联合行动并依照科学规划的监测样线对保护区全域开展监测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了解候鸟的迁徙规律、研究鸟类生态学、评估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候鸟迁徙的监测和调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迁徙路线、栖息地偏好、繁殖习性等,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候鸟迁徙科普之大数据看候鸟迁徙
你以为这是浩瀚银河?
不,这是一张大数据下
候鸟迁徙的3D线路图
每一条线都代表一只候鸟的
飞行轨迹和高度
这些数据也记录了不少
候鸟之最
连续飞行最久
斑尾塍(chéng)鹬(yù)是记录到的
一口气飞行距离最长的鸟类
它们可以连续飞行11天
中途不停歇
从北半球的美国阿拉斯加
穿越太平洋
直达南半球的新西兰
飞行距离长达11000多公里
被称为“鸟中马拉松冠军”
迁徙距离最远
大数据记录到迁徙路线最远的鸟类
是大杜鹃
它们从非洲南部
沿着印度洋海岸线一路向东
到我国东北进行繁殖
然后再回到非洲南部过冬
每年迁徙距离超过3万公里
短跑冠军
红嘴鸥在南海
借助气流
最高速度能够超过230公里/小时
我们乘坐的普通高铁
时速在250公里左右
轻松飞越珠峰
对于人类来说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是攀登者的极限挑战
但每年蓑羽鹤南迁
飞越喜马拉雅山时
最高的飞行高度
可以达到9000多米
候鸟南迁的结束并不仅仅意味着它们的迁徙季节结束,更象征着大自然生命的循环与传承。这一壮丽的景象提醒着我们,生命的迁徙是一种坚韧与适应的体现,也是对于环境变迁的应对与调整。我们作为公众,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候鸟。通过保护栖息地、减少污染和非法捕猎等行为,我们可以为候鸟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愿候鸟们愉快度过冬季,明年春天扎龙期待鸟儿们的归来!
转载自:扎龙保护区科研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