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古称“乌伤”,与杭州、宁波、温州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面积1105.46平方千米。
义乌先后出了“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宋代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及现代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历史名人。
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
佛堂古镇
近2公里的老街是古镇的灵魂,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了古镇最核心的部分。由于佛堂古来便是商埠,如今沿街依然商铺林立,还保留着当年楼下是店面,楼上为住宅的格局,旧旧的木排门、矮柜台随处可见,瑞泰祥、寿春堂等老商号,更是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老街上的新华剧院仍是佛堂最鲜明的文化地标,剧院内摆放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常见的四方桌椅,时常会有本地戏曲表演。
古镇口的一棵大香樟树
上街
古镇中心一条街,一直到码头,分上街、中街和下街。其它还有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等。
商会街简介,这是上街的一条支街。
中街的支巷新屋里
佛堂百乐门
中街上的新华剧院
沿街依然商铺林立,还保留着当年楼下是店面,楼上为住宅的格局,旧旧的木排门、矮柜台随处可见。
一个名叫陈运泉的人在2013年撰写的《孝道三字经》,很有意思!
琳琅满目的梁柱牛腿、窗棂木刻、砖雕石刻上可窥探它当年昌盛的痕迹,雕刻内容包括戏曲人物、渔樵耕读、亭台楼阁等多种花样,连墙角的排水口边都装饰着精美的石雕。
其它古街巷还跑大文头、金宅弄、盐埠头街等。
回首老街
出口处是水系工程。
大市基广场上有抗日纪念碑,记载1941年4月,日机轰炸义乌的经过。北侧依然是旧民居,我走了义和里、日顺里,包见门楼上方有“直方”、“所其无逸”、“旭新”等。
门面上也是精美的石雕
植槐堂
友龙公祠
里面也是肥梁瘦柱,精美木雕,还有一群老年人在娱乐。
义乌江边的雕塑
义乌江上游是东阳江,再向上金华江,再向上就是衢江,发源于黄山。
过江浮桥,一侧有“挽澜亭”,对岸是“泽被稠川”,义乌也称稠州。
义乌兵和梨膏的故事介绍
双林精舍,牌楼高大,气派恢宏,将徽派建筑的大气和浙江雕刻的精细融合得恰到好处。
黄山八面厅
大山深处,隐藏着一处绝世老房子,依山傍水,其木雕、石雕和砖雕是我所有旅程所见过的最豪华、最具代表性的,整个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
当然,此黄山而非彼黄山,这个黄山是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的黄山五村。老房子坐西南朝东北,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原名“振声堂”,因周边有八个出入口,伴有八个门厅,故称八面厅。八面厅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房主是做金华火腿生意的富商,名叫陈伯寅。
正门口,古朴味浓郁,但显沉稳、庄重。
进入内部正厅,就一个词:震撼!!!砖雕石雕,构造精致,线条流畅,气势宏伟。
典型的徽派结构,冬瓜梁丝瓜柱。
工笔华丽,精妙绝伦,雕梁画栋,令人叹为观止,直接就是一个三雕艺术的博物馆。
建筑采用中轴线布局,主座坐西南朝东北,一条中轴线贯穿东西,左右均衡对称。整个建筑群前园后宅,分三路七院一园,现存三路六院,中路依次为花园、花厅、门厅、正厅、堂楼,左右南北边廊和南北厢房围合,呈“日”字形布局。南北各有跨院作为护龙,左辅右弼。
内置家居也一样的精美异常、富丽堂皇。
孝子祠公园
位于城中路与宾王路交汇口,面积3.4万平方米,公园以环行游路相通,分怡阶吟香、枫秋和韵、孝德长歌三个景区,应用传统的园林创作手法,以自然山水园林为主,结合现代造园技术,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使孝子祠公园成为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又富有现代园林特色的历史文化公园。
入口处
颜乌孝子的典故及反映千年“孝”文化在义乌传承内容的石刻
巨型照壁,上刻“孝德感乌”四个遒劲有力的书法字体。
孝子祠的核心--永慕庙
孝经中各种孝道故事介绍。
园内小桥流水、竹木成林,整体江南园林风格。
陈望道故居。
经过一段小路,穿过一段隧道,但路况很好,很快来到分水塘村。分水塘,是义西夏演乡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周围山峦重叠,邻着浦江县。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
1891年1月18日,一位给中国的命运带来直接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
村口风光
陈望道故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后分片110号,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总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 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
故居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1951年陈家分家析产,陈望道名下的房产后捐给政府。
指示路引
先生塑像
1920年,陈望道先生就在这个小柴屋里翻译出了中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盗取”了“天火”,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
陈望道事迹展览馆
陈望道(1891.01.18-1977.10.29),中国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浙江省义乌人。
1891年1月18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腊月初九)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等论文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文法简论》(1978)的定稿工作。此外,他还有许多篇论文。他的论著均已收入四卷本《陈望道文集》中或依专题而分别收入《陈望道语文论集》《陈望道修辞论集》等当中。 陈望道曾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教授。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不幸逝世,享年86岁。1980年1月23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上海市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了为陈望道同志骨灰盒覆盖党旗仪式
陈望道先生所题“好学力行”展示在柴屋门口。
总书记题字在墙上,门前上列“衔远山”三字。
陈望道生平几个事迹,足见其人格魅力。
在村落的西北正在修建一座义乌市望道展示馆,看起来规模不大但精致。
这里是分水塘村的一个历史展示馆。
抗日、抗美时期分水塘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墙上有列任村官班子名单、受表彰荣誉。
地面上陈列着各种使用过的农家用具。
最了不起的还有这村规民约式的村民规范四字经。
义乌其它景点还去过绣湖公园,记忆中里面有一座砖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