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北洋舰队官兵在旅顺港北面为丁汝昌修建的功德碑,碑文为“北洋保障”。
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巡洋舰,吨位7335吨。1880年向德国订购,1885年接收于天津大沽。
北洋舰队致远号驱逐舰,吨位2300吨,1887由英国年购进。
北洋舰队经远号驱逐舰,吨位2900吨,1887年由德国购进。
北洋舰队主力舰镇远号巡洋舰,吨位7335吨。1880年向德国订购,1885年接收于天津大沽。
北洋舰队来远号驱逐舰,吨位2900吨,1887年由德国购进。
北洋舰队靖远号驱逐舰,吨位2300吨,1887年由英国购进。
北洋舰队济远号驱逐舰,吨位2300吨,1887年由德国购进。
北洋舰队扬威号驱逐舰,吨位1350吨。1879年向英国订购,1880年由丁汝昌率林泰曾、邓世昌等共264人赴英接收,1881年秋(清光绪7年)抵天津大沽。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
旅顺鱼雷艇官长教习与学生在鱼雷分厂门前合影。
北洋海军鱼雷艇官兵合影。
1886年建立的北洋海军旅顺鱼雷营。
北洋海军在旅顺基地设置有鱼雷营,图为1886年建立的北洋海军旅顺鱼雷营栈桥。
北洋水师旅顺水雷制造所。
北洋水师旅顺水雷制造所。
1894年5月7日,李鸿章自天津到大连,校阅北洋驻旅顺、大连湾海、陆各军。这次阅兵历时10天,邀请了英、法、俄三国的海军要员前来观阵。日本也派员前来参观,借机窥伺清军实力。
1894年5月,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旅顺阅兵。
驻旅顺口的清兵在练兵场接受李鸿章的检阅。
黄金山炮台:位于旅顺口东之黄金山上,是清政府在旅顺首筑炮台,由德国退役步兵少校汉纳根设计并主持修建。1880年10月动工,竣工于1883年6月。装备有各种口径火炮21门,后又多次增建,是旅顺最大的炮台,被誉为“南北洋各台之冠”。甲午战争中被日军从陆路攻占。
旅顺老虎尾炮台是清朝末期修筑的军事设施。位于旅顺口内老虎尾半岛中部,1884年4月14日动工,同年6月1日建成,装备有15厘米口径火炮2门。甲午战争中随旅顺城陷于敌手。图为老虎尾炮台及人字墙。
清军案子山炮台。
清军椅子山炮台。
旅顺松树山炮台遗址。
位于金州区东南部,大李家乡城山半岛东端的海防城头山炮台全景。
清军旅顺口崂嵂嘴炮台又名老蛎嘴、老驴嘴炮台,是清朝末期在旅顺口东岸黄金山东邻高山上修筑的炮台。位于今旅顺口区芹菜沟与夹邦嘴之间的105高地,1884年开工,次年竣工,装备各种口径火炮10门。甲午战争中该炮台与旅顺城同时陷落。
旅顺口崂嵂嘴副炮台。
大连湾和尚岛炮台。清朝末年修筑,位于大连湾和尚岛南端,用来守卫大连湾。1888年开工,1893年竣工,分东、中、西三座,装备有各种口径火炮16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金州后,未战弃失。
大连湾和尚岛中炮台,建于1887年。
大连湾和尚岛中炮台内部。
大连湾和尚岛西炮台。
清军大案子山防御工事。
清军大案子山防御工事。
大连湾水雷营,建于1887年。
柳树屯全景(今甘井子区大连湾镇)。
1894年7月25日,北洋水师“济远”、“广乙”及“威远”三舰奉命护送装载陆军的运兵船赴朝鲜,在丰岛附近海面突遭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的袭击,“济远”受损伤,“广乙”被毁,“高升”被击沉,“操江” 被掳,清军死伤约一千一百人。此战揭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12艘主要战舰从旅顺出发,护送清陆军刘盛休部到鸭绿江口。返航途中与埋伏在大东沟口外的日军联合舰队遭遇,爆发了黄海大海战。此战日军舰5艘受重创,死伤600多人。北洋水师军舰3艘被击沉,2艘自相撞毁,死伤1000多人,北洋水师名将邓世昌、林永升等英勇作战,以身殉国。
黄海大海战中的日本舰队
在黄海大海战中的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口之后,“镇远”号在船坞抢修。
邓世昌(1855-1894),字玉卿,广东番禺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甲午中日黄海大战中率舰多次击中敌舰,掩护旗舰,弹尽后亲自操舰撞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250名官兵一同殉国。
林永升(1853-1894),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派到英国留学,任北洋舰队“经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中日黄海大战中,舰身多处中弹,仍不畏惧,终因寡不敌众,船身碎裂,中弹牺牲(在今庄河黑岛附近海面)。
1894年(清光绪20年)10月24日凌晨至11月6日,侵华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今庄河市明阳镇境内)登陆。登陆作战部队共计24049人,战马2740匹,以及大量武器及其他军需品。图为载有日军的运输船到达花园口海面的情景。
日本第二军在庄河花园口南部盖子头登陆。
日军在花园口用小艇运送兵员上陆的情形。
日本第二军骑兵在花园口登陆后牧营。
侵略大连的第二军司令部各团队长合影。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强占民房设置第一师团司令部。
1894年10月28日,日军占领貔子窝。图为设于红水域的乃木希典第一旅团司令部。
设于貔子窝的第一师团司令部。
1894年10月29日貔子窝沦陷后的情形。
徐邦道(?-1895)字见农,亦称剑农,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人,清末爱国将领。自幼习武,1855年投湖北军营,因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有功,升任河北正定总兵。1894年到旅顺增防。日军花园口登陆后,率部赴金州抗敌。在十三里台、石门子等处与日军激战,曾多次向大连湾守将赵怀业求援而未果,金州城陷后退回旅顺。日军进攻旅顺时与卫汝成率部在土城子、双台沟与日军激战。后负责守卫东望台炮台,直到清军战败退出旅顺。后投奔宋庆,转战于复州、盖州、太平山、海城等地。后病逝于辽南。
金州石门子阻击战遗址。
占领金州台山阵地的日本第二军第一师团。
1894年11月5日,在金州钟家山牺牲的拱卫军士兵。
1894年11月18日,徐邦道等率部在土城子阻击日军。击毙日军11人,伤36人。图为土城子阻击战中日军抬伤员后撤情景。
1894年11月19日,日军第一师团向旅顺进犯。
1894年11月19日,日军第一师团到达土城子附近的高地。
土城子阻击战纪念碑。
1894年11月5日,从衣家店出发向西北三十里堡进犯的日军。
金州城东北的台山战场旧址。
石门子阻击战纪念碑。
集结于金州城南的日军野战炮兵。
日军炮击金州。
1894年11月6日上午9时10分,日军爬上金州北门城墙(此照片为1895年1月3日补照)
金州城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朝为加强旅大金州防务,移驻熊岳副督统衙门于金州重镇,统辖金、复、盖三州和熊岳、旅顺水师营军政事务。甲午战争中,金州失守。
被日军占领的金州城。
被日军占领的金州城。
日军占领后的金州东街。
日军占领后的金州城南街。
日军占领后的金州城内西大街。
被日军占领后的金州城内北大街。
被日军占领后的金州城北门外永庆寺(大寺庙)。
日军在金州城北门内抓民车运送伤员。
在金州城内抢夺粮食的日军。
1894年11月6日,金州失陷后,日军兵站部在搬运粮食。
日军把金州作为扩大侵略的基地,图为日军在金州城外设立的临时仓库。
“流离集”是金州东门外战死日军的坟墓。
日本间谍钟崎三郎、山崎羔三郎、藤崎秀(从左至右)于1894年10月24日随日本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化装成中国人,前往复州、金州、大连湾等地侦察清军布防情况,先后被清军捕获,10月30日在金州西门被处死。日军将金州北门外埋葬被处死的三个间谍的山,易名为三崎山。
日本第二军在金州东门外墓地为战死者举行招魂祭。
清军与日军在金州城内的殊死战斗
1894年11月21日,清军为收复金州城,在金州湾头袭击日守备队。
金州保卫战中被日军炸毁的位于金州城东北隅的清军兵营。
践踏金州文庙的日军
金州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的民宅。
金州保卫战中牺牲的清军士兵。
日军在金州以“抓捕穿便装的清军”为借口,肆意捕杀我同胞。
日军在金州以“抓捕穿便装的清军”为借口,肆意捕杀我同胞。
1894年11月6日,日军攻陷金州城,城内曲氏一家老幼妇女十人相继投井保节,后人称“曲氏井”。
1994年,金州政府为曲氏井立碑纪念,图为碑文。
该诗为金州厅海防同知王志修作,四川道台、书法家谢廷麒亲书,赞扬了曲氏一门的凛然正气。
占领金州后,日军在金州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金州民政厅。
设于金州副都统衙门的日军第二军司令部。
设在金州苏家屯民房的日军第二旅团司令部。
日军为了掩饰侵略罪行,战后在金州山东同乡会馆为清军阵亡者举行法会。
为欺骗视听,1895年5月日军第二军司令大山岩大将在金州树立“清国军人战亡碑”。
1894年11月7日,日军进攻大连湾,驻守此地的清军铭军统领赵怀业在闻知金州被占的消息后,稍事抵抗即逃往旅顺,大连湾失陷。图为落入敌手的建于1887年的天码头(又称“李鸿章栈桥”)。
建于1887年的大连湾天码头,位于大连湾柳树屯,其栈桥又被称为“李鸿章栈桥”。
1894年11月7日,日军没费一枪一弹便占领了大连湾和尚岛炮台。
日军占领和尚岛东炮台
位于今大连开发区的徐家山炮台遗址远眺。
日军占领大连湾柳树屯水雷营。
大连湾炮台被占领后,日舰驶入大连湾时的情形。
1894年11月7日,日本舰队侵入大连湾。
设在柳树屯的日本兵站医院(1895年4月18日摄)。
大连湾附近被日军杀害的清兵。
日军在大连湾驱使大批中国人为其搬运粮食的情景。
日军在大连湾驱使大批中国人为其搬运粮食的情景。
1895年1月,日本舰队从大连湾启锚,向山东荣城进发,抄袭威海卫的后路;同年2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刘公岛;同年4月,中日签定《马关条约》。
日本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成立了“征清大总督府”。其一行人员在彰仁亲王率领下于1895年4月18日到达旅顺。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该组织撤消。图为5月17日该组织人员乘威海丸从旅顺起锚撤回时的情景。
1895年5月13日,日本大本营总参谋长小松宫彰仁亲王到金州视察(乘坐人力车者)。
1894年11月15日日军开始进犯旅顺,到21日中午旅顺沦陷。驻防清军以1.5万刚组建的新军抗击近二倍于已的强敌,虽然浴血奋战,英勇抗敌,但因无能的清政府既没有抗战到底的决心,又没有统览全局的部署,加上少数将领的贪生怕死,终导致战争失败。此图为旅顺口战役略图。
1894年11月21日上午10时15分,日军山炮中队在旅顺方家村炮击旅顺市区。
旅顺口保卫战中清军炮火轰击日军阵地时的情形。
日军在椅子山上运伤员
被日军占领后的旅顺北方清军兵营。
1894年11月21日午后,随着旅顺城沦陷,日军开始了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的大屠杀。凡是中国人,不论性别不分老幼,尽行残杀,历时四天三夜,全城被戮近二万人,幸存者仅有逃避到英国洋行内的百余人和演员等90余人及被抓去充当扛尸队的36人。图为扛尸队在掩埋遇难同胞的尸体(此图系日军随军摄影师龟井兹明拍摄)。
日军骑兵在旅顺石嘴子屠杀中国人。
日军在旅顺连续进行四天的大屠杀,我两万同胞罹难。图为日军在大肆屠杀中国平民,并以此为荣。
旅顺大屠杀惨案进行中集结于船坞的日军。
甲午战争期间,美国随军记者克利尔曼,在旅顺目睹了日军对旅顺人民进行的大屠杀。图为美国纽约《世界新闻》1894年12月20日发表的克利尔曼从旅顺发回的关于旅顺大屠杀的报道。
克利尔曼报道的内容提要:“日军在旅顺口历时三天的大屠杀,二千多名无辜中国平民惨遭杀害。此系大山岩指挥官及其部下所为,并且旅顺日复一日被掠夺。旅顺街道堆满中国男、女、老、少被杀害人的尸体,而日本人在一旁狞笑作乐。旅顺口商店停闭且遭受摧残。”这仅是克利尔曼所见,实际上被杀害者约2万人。
1894年11月21—24日,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时,流落到旅顺郊区无家可归的妇女和儿童(此照片为日军随军摄影师所拍摄。)
旅顺大屠杀中,许多血性居民奋起抗争,宁死不屈。图为将毒药投入水缸毒杀日军的年仅十几岁的旅顺无名少年(画)。
图为旅顺大屠杀中,旅顺南山岗的苑铁匠手持铁锤,躲在门后,在日军闯入家门后,一连打死四、五个敌人,最后壮烈牺牲。(画)
1894年11月21日晚,日军在旅顺市区进行屠城时,旅顺口中新街集仙茶园里百名从天津来连的少年京剧演员正在演出。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是这场浩劫中少有的幸存者的一部分,也是旅顺大屠杀的目击者和见证人(图为日人龟井兹明摄影)。
1894年11月21日晚,日军在旅顺市区进行屠城时,旅顺口中新街集仙茶园里百名从天津来连的少年京剧演员正在演出。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是这场浩劫中少有的幸存者的一部分,也是旅顺大屠杀的目击者和见证人(图为日人龟井兹明摄影)。
日军占领了位于旅顺船坞北的北洋水师海军公所(提督公署)。
大山岩(1842-1916),幼名岩次郎,别名弥介、清海、瑞岩,号赫山,日本鹿儿岛人。1885年任伊滕博文内阁首任陆相。1891年晋陆军大将。1894年参与制定侵略中国的作战计划,日本政府据此挑起甲午战争。同年9月任日本第二军司令官,率部登陆花园口,先后占领金州、大连湾、旅顺等地,纵兵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因侵华有功,受封侯爵。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再次指挥作战,侵占辽东半岛。1916年病死于日本。
山地元治(?-1897)初名忠士,日本军人,土地藩士出身。1886年晋陆军中将,任熊本镇台司令官。1890年受封男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任日军第一师团师团长,率部登陆花园口,先后攻占金州、大连湾、旅顺,纵兵在旅顺屠城四日,残杀中国无辜平民近2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惨案。后驱兵北上,先后攻占普兰店、复州、盖平、大石桥、营口、田庄台,战后受封子爵。1897年病死。
《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系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钦差大臣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与日本队全权代表、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即下关)春帆楼签订此条约。同年5月8日中国全权代表伍廷芳同日本全权代表伊东已代治,在烟台交换了双方政府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条约规定1.中国承认朝鲜“自主”。2.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3.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等。图为《马关条约》签字原本。
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代表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旅大地区沦为日殖民地。
1896年1月,清军回防旅顺后,在接受委员直隶州道员顾元勋主持下,11月于白玉山东麓修建“万忠墓”,纪念旅顺近两万被害民众。
1896年旅顺人民为纪念被日军屠杀的同胞,在万忠墓立的第一块墓碑。碑铭为顾元勋题写。
万忠墓第一块墓碑被日本人盗走后,1922年旅顺华商公议会为万忠墓竖立的第二块墓碑。
1948年修建的万忠墓享殿。
1948年旅顺市政府竖立的第三块万忠墓碑。
图为1994年,在“甲午战争”百年到来之际,重修的旅顺万忠墓。今天,万忠墓已成为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阎世开(1853-1894)字梅一,又号鞠人,安徽铜陵县人。1894年日军进攻旅顺途中,在南关岭村被抓做向导,不论是重金收买还是以死相逼,均被其严词拒绝,并痛斥日军的野蛮暴行,发誓“宁做中华断头尸,决不做向日寇屈膝人”,后被日军剖心挖肝而死。图为反日爱国志士阎世开先生墓地。
1994年10月重修之阎世开先生墓。
【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资料大连图书馆
编辑:律者禅心
大连旧影(4)——反抗斗争篇(福昌华工的血泪)
大连旧影(3)——民俗风情篇
3、大连旧影(2)——城市建设篇
4、大连旧影(1)——古代篇
5、第一批大连市历史建筑名录公布!
6、绝了,这大连美景视频拍的真辣眼!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