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无锡市惠山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惠府办〔2021〕91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起步期,是我区建成“高端要素集聚地、创新创业首选地、枢纽经济新高地、生态宜居样板地、美好生活向往地”的关键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区奋进“五地四创”的重要抓手,也是惠山区在转型崛起中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前列、加快创建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的必然要求。为了解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和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制定惠山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继承弘扬“一包三改”改革精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开放化和服务化发展的道路。
三、《规划》提出惠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发展定位:
建设全国领先的高端智能制造基地、绿色低碳产业高地和科技融合创新中心。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
具体为:
1、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高端装备智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3个地标产业总产值达到630亿元,集成电路、特色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三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70亿元,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产业等3个高成长性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幅达到8%以上,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区比重达到30%。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0个。
3、集聚活力明显增强。梯次型创新企业集群加快形成,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数、市雏鹰企业数、瞪羚企业数、准独角兽企业数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领军企业15家,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4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创新型企业200家。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建成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3个以上。
4、发展环境全面优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推进,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有利于产业汇聚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
四、“十四五”时期惠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有哪些?
4个地标产业:高端装备智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
3个特色产业:集成电路、特色新材料、节能环保;
3个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量子通信、人工智能、5G产业;
五、推动惠山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加快对接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结合区情出台区级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机制,引导新型研发机构高效益发展。
建立系统化的高效协同保障体系,对项目立项(备案)、规划、用地、环保、报建、安全生产等全流程开展跨前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积极参加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加强“龙头企业+人才团队+创新项目”的引才模式,深入实施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及成长计划,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全链条,提升优质服务资源在全链条内的融通。
搭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打造既有技术高原,又有技术高地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围绕重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举办产品发布、创业项目路演、创新基金对接等各类活动,加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招引、产业园区推介力度。
全面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先锋英才计划”,强化人才源头建设,完善人才发展的市场化、本土化、国际化机制,充分发挥以人才集聚资源的引领示范效应,将惠山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区,建成人才驱动发展和人才价值实现新高地。
创新和深化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合作机制,推动科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构建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合作架构。
六、《规划》实施措施的关键举措有哪些?
1、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布局,积极推进量子感知、创新药、增材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2、聚焦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持续强化重大项目的精准招引。
3、加快惠山堰桥智能产业园、泰基众星智能装备产业园、无锡中航重机先进航空产业基地、量子感知研究所孵化器及产业化基地、资源循环利用总部基地建设,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载体支撑。
4、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度创新优势,围绕惠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整合数字园、生命园、高端装备园、软件园等优势创新资源,引进国内外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开展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高起点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园区。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