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广义领土之中包含有四大海,从北到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依次拱卫着我国的大陆领土,为我国扩大了47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
这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那就要说到渤海了,因为只有在渤海上,我们几乎是完全看不到一艘外国的船只,能够进入渤海的外国船只,那也都是在我们的相关部门进行过备案,有着一定资历的。
换句话说,渤海就完全是我们的地盘,我们说谁能进,谁才能进。
那么为什么渤海会如此特殊呢?谁立下了这一规定呢?如果外国船只不听我们的这一规定进入了渤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渤海——自古以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和我国就是密不可分的。
环渤海地区在春秋时期便是燕国的领地,当时还是被人们称为“勃海”或者“少海”,《韩非子》便有言“齐景公游于少海”,一直到了元朝之后,“渤海”这个名字才被人们正式确定下来。
并且在当时人们便已经发展出了海上航运的技术,吴越争霸之时,吴王便曾经派使者驾船穿越渤海,从胶州半岛登陆前去通使齐国。
战国时期苏秦“齐北有渤海”,田肯也是称赞齐国“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汉武帝时期,将领杨仆也是带兵出击朝鲜,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周贺从建康(今南京)驾船,向东出海再一路北上,交好辽西的公孙家族。
隋朝和唐初的征伐高丽,中央王朝的军队都曾经通过渤海渡海出击,而这周围的少数民族们也是响应了中央王朝尤其是李唐的号角,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698年创建了一个“渤海国”。
渤海国一开始叫做“震国”,其领土范围并不是环绕着渤海,毕竟当时环渤海地区大部分都在李唐王朝(此时为武周)的控制下,大祚荣也就是趁着武则天登基之后,和突厥关系交恶,双方都无暇顾及自己这只小虾米的机会赶紧“爽了一把”。
渤海国的领土大致也就是今天的辽东半岛和辽宁省西部、朝鲜北部和外东北俄罗斯的老爷岭以南的地区,其政治中心位于东牟山。
在建国之后,大祚荣和武周、突厥以及新罗等势力建交往来,手段伏低做小无所不用,主打就是一个低姿态求放过。
靠着认怂策略,渤海国短短四五年内就“齐民十万”,“带甲百城”,东北五千余里黑土地上没有哪家势力敢小瞧渤海国的。
公元705年,李唐复国之后也是对渤海国进行了招揽,大祚荣也是接受了这次诏安,归属为了唐朝的藩属国。
唐玄宗时期,大祚荣被正式加封为渤海郡王,并有了荣誉职称“左骁卫大将军”和实际职位“忽汗州都督”,“震国”的国号在这之后才正式被渤海国取代。
大祚荣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大武艺继位,自称为“渤海武王”,咱也不知道这个大武艺究竟有多大的武艺,不仅叫了这个封号,还起兵征讨了东北的诸多少数部落,大有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架势。
大祚荣
但是在打到黑水靺鞨时,黑水靺鞨向唐朝求援,因为之前黑水靺鞨一直都是唐朝的附属势力,所以唐玄宗勒令大武艺停战。
大武艺竟然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撕了唐玄宗的圣旨,就要和大唐试试武艺。
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在被大唐的实力好好教育了一顿之后,大武艺的眼神都清澈了很多,立刻向唐玄宗请罪,唐玄宗也是很大度地就这么算了。
大武艺死后,他的儿子大钦茂继位,自立为“渤海文王”,大钦茂也是继承了他爷爷的认怂政策,对各方势力都是十分恭敬,注重民生、发展经济,励精图治稳固统治长达56年,对唐朝更是十分恭敬,哪怕是李唐皇帝派来的使者,大钦茂都是以十分正式的礼节来接待对方。
大钦茂
终于在762年,唐代宗被大钦茂感动了,将他的渤海郡提升为了渤海国,大钦茂正式成为了渤海国王。
就此之后,渤海国有经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在此期间经历过动乱与战争,也有过安稳和繁荣,疆域最广阔的时候整个三江平原都是其治下的两个府,也算是发展出了一个不错的文明。
到了公元925年,此时唐朝早已灭亡,新的中央王朝北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对渤海国也是鞭长莫及,终于在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御驾亲征之下,渤海国被攻克了,末代皇帝大諲撰献城投降,渤海整个地区再次统一纳入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之中。
领海范围——大家都很迷茫
到了近代,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兴起,海洋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各个国家对自己领海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尤其是在17世纪,西欧国家提出了将领海列为军事管辖范围,并且为之设立法律,一旦别国船只进入了海岸线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必须停下接受海岸线所在国家的检查,得到允许之后才能通行,如果不听阻拦一意孤行,那么海岸线归属国就有权力对这艘船只开炮。
打沉了活该,管杀不管埋。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不好理解的事情,不说西欧各国为了争夺海上航行道路一打就是上百年,已经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还不罢休,哪怕是我国历史上把战船伪装成商船用来偷袭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吴下阿蒙的“白衣渡江”,直接把当时整个时代人们的道德底线都给往下拉了一大把,连带着商人们的风评也降低到了冰点,如果不是还有司马懿整了个“洛水之誓”衬托一下,说吕蒙一句“时代最流氓”都不为过。
所以领海是必须要有的,水上防御必须重视起来,谁也不想眼一闭,再一睁,敌人就站床前看着自己呢。
那么这个范围具体应该是多少呢?
在一开始的16到17世纪,很多国家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毕竟当时大家也都还在打仗,谁都想把规则设立的更加有利于自己。
但随着现实的逐渐发展,葡萄牙首先提出来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领海的宽度是站在海岸边,视力所能看见的最远的地平线。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公平的规矩,毕竟我都看见你了,那让你接受检查,也就不为过了。
但是这个规矩也有很多限制,晴朗的天气和阴雨的天气能看到的距离肯定是不同的,大雾天气能看到的距离那就是更短,甚至白天和夜晚能看到的距离也不一样。
为此很多国家出了争端之后,也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