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迎来首个建在海岛上的国际机场!
近期,《舟山普陀山机场总体规划修编》(下称《总规》)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批复。普陀山机场升级进入2.0时代。
此次普陀山机场升级改造有哪些内容?这些升级背后有哪些原因?对于舟山来说,机场建设大发展又意味着什么?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
舟山机场如何升级
其实早在2012年,舟山普陀山机场的《总规》就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复。而此次2021年版的《总规》,则是在原有基础上,对机场建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升级。最重要的改变是,定位从民航的支线机场,升格为可接纳国际及地区航班的中型国际机场,因为这个机场就在普陀山隔海相望的舟山普陀朱家尖岛上,它将是浙江首个建在海岛上的国际机场。规格的提升将带来一系列变化。
首先是航空业务量。根据预测,到2035年,普陀山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万吨、航班起降5.1万架次,分别是2012年版《总规》的2.80倍、1.60倍、2.02倍。而在远期(2050年)目标中,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万吨、年客机飞机起降架次86207架次,分别是2012年版《总规》的5倍、5倍和3.2倍。与航空业务量相匹配,基础建设也将改变。
2012年版《总规》中近期规划跑道2500米,而此次《总规》中近期跑道将向北延长700米达到3200米。整个机场的面积也会新增2万平方米,由2012年规划的2.78万平方米增加到4.78万平方米。
普陀山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2021年版的《总规》中,近期规划内容相对更详尽扎实,以立足于指导近期建设,注重可实施性。而远期规划内容则抓重点为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侧重于对今后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普陀山机场的改造升级,对舟山社会经济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不过相关部门在此时间批复新的《总规》,其背后又有哪些考量呢?我们为此采访了普陀山机场总工程师田婴。
田婴指出,2012年版《总规》的目标年就是2020年,当年预测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00万。而如今目标年已过,客流量早已超过当初预期,且还处于迅速增长中。加上这几年舟山整个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与当初编纂《总规》的时候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都让机场升级改造的规划显得十分急迫。”田婴说。
补齐“四港联动”的“短板”
此次普陀山机场《总规》的批复,也是舟山这个群岛城市补齐“航空”短板,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一招。悬水而居的舟山,发展航空是条解决海岛百姓快捷出行的捷径。但受制于资金、技术及以前舟山长期定位海防前哨,民航发展基础薄弱。为此,在刚启动的“十四五”规划中,舟山明确提出要构建“海陆空体交通体系”:
“普陀山机场增加开设与全国重要城市的航线,加强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岛际航线。”这意味着,在现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作为舟山唯一的民航运输机场——普陀山机场将会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