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避暑”怎么玩?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2018年中国避暑旅游大数据报告》。报告提出,避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避暑旅游市场,旅游者挤爆国内各大避暑目的地,特别是气候条件好、气温低的旅游度假城市,以及水上乐园、漂流、滨海沙滩等景点。
调查显示,2018年三季度“火炉城市”居民整体出游意愿达82.1%,比2016年高出1.1个百分点,避暑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从客源地看,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且气温高,避暑需求旺盛。此外,重庆、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合肥等中西部“火炉”城市,也是避暑游主要客源地。
截至7月,有来自385个城市的旅游者,通过携程报名预订暑期各类产品,其中,超过50%游客选择具备避暑属性的目的地或旅游度假产品,主要包括海滨、山地、草原、湿地湖泊,以及城市周边乡村避暑几大类型。
中国旅游研究院避暑旅游课题组综合测算,夏季避暑旅游的3个主要市场群体(老年人、学生及教师、高温城市居民),潜在有效避暑需求人口约为 3亿。按 2017年全国人均每次旅游1000元的消费水平,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按照4-5倍乘数效应,将为目的地城市带来1.2万-1.5万亿元的综合经济贡献,而这些又会转化为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避暑旅游市场“四个上升”趋势
2018年度避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呈现“四个上升”(即避暑出游意愿持续上升、出游半径进一步扩大、人均花费预算有提升、避暑养生关注度上升)的趋势。
老年人是避暑旅游的一个重要市场主体。调查显示,76.1%老年受访者有避暑出游意愿。超过四成受访者选择跟团游,成为老年人群出行首选;其次是自助游,占29.3%。暑期是学生族出游高峰期,63.1%受访学生在未来三个月(6-8月)有出游计划。
从携程度假产品订单看,亲子游是避暑游主流,占58%。同事朋友出行也占到14%。带爸妈、情侣夫妻分别占11%,还有6%是独自一人。
网上预订成常态,数字化体验受关注。旅游APP已逐渐成为避暑游客外出旅行的必备工具。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旅游使用旅游 APP进行旅行评价与分享,76.3% 受访者在旅行前使用 APP进行信息搜集,超过六成受访者在线预订。
从市场供给看,今年避暑旅游产品大幅增加,选择性和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携程上线了超过10万条避暑相关的度假产品,包括自由行、半自助、出发地参团、目的地参团、定制游等类型。以云南为例,手机端旅游板块搜索,各地出发可以选择7000多条产品。搜索长白山,可预订600多条产品。如一条“贵州黄果树+荔波+西江千户苗寨”避暑线路,一价全包,已有超过10000人出行。
避暑旅游选择什么方式?从跨省旅游看,跟团游、自由行的比例相当,选择定制旅行的比例大幅增加。由于暑期旅游者以家庭、亲子等为主,跟团游依然是重要的方式,通过携程报名的用户近50%选择跟团游产品。年轻用户群主要网上选择自由行产品,自由组合机票、酒店和当地玩乐。周边避暑旅游主要选择自驾游、高铁游,以预订3天以内的城市周边避暑“景区+酒店”为主。携程周边游平台热门避暑“景点+酒店”线路的订单增幅超过50%。
十大“火炉”城市重庆、西安、武汉领衔
根据全国旅游者通过携程客户端、网站和7000多家线下门店,预订避暑跟团游、自由行、自驾游等旅游产品的数据,报告发布“2018年避暑旅游人气与消费指数”。
最青睐避暑游的城市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高温城市。避暑旅游人数最多的10大城市是: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成都、重庆、武汉、广州、西安、无锡。
不少城市持续高温成为火炉,避暑游人数猛增。从携程避暑自由行、跟团游、一日游等产品,在线和门店预订出行人数的增幅看,避暑旅游“十大火炉城市”是:重庆、西安、武汉、长沙、南昌、郑州、杭州、南京、济南、合肥,最高温度达到36到40度,避暑游产品网上预订,增长最快超过100%。这些地方随着气温升高,避暑旅游需求还将大幅上升。
避暑旅游人均花费前十名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福州、宁波、北京、广州、温州、沈阳、杭州、南京。上海以人均3874元排名第一。主要由于选择了更远的目的地,或者更高等级的跟团、自由行产品。
避暑目的地人气10强:昆明、丽江、贵阳最受欢迎
从目前数十万旅游者通过携程预订暑期国内避暑游产品的大数据看,2018年最受欢迎的避暑目的地前十名依次为昆明、丽江、贵阳、兰州、西宁、青岛、秦皇岛、呼和浩特、大连、呼伦贝尔。主要位于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这些地方除了具备气温上的优势,也是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报告根据网上搜索与预订出行人数,发布了山地、海滨、草原十大受欢迎避暑景区和热门产品。吉林长白山、云南玉龙雪山、湖北神龙架等入选山地避暑排行榜。云南(四川)泸沽湖、河北秦皇岛、大连金石滩等入选涉水避暑排行榜。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河北木兰围场、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等入选草原避暑排行榜。
(编辑:张伟贤)
马上分享
微信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