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佛在心中。大德曰,灵山就在汝心中。在家依教修行,就是好佛子。
如果,条件允许,家人同意,朝礼名胜,访师参学,这也是佛所提倡。
《长阿含经》卷四中,就有佛告“阿难,汝勿忧也,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三曰念佛转法轮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处,欢喜欲见,忆念不忘,生恋慕心。阿难,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各诣其处,游行礼敬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在《大般涅槃经》卷中,我们也看到,如来告诉阿难:“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我灭后,能故发心,往我四处,所获功德不可称计,所生之处,常在人天,受乐果报,无有穷尽。”哪四处?经中载明:
一、迦比罗卫国蓝毘尼园佛出生处;
二、摩竭提国菩提伽耶佛成道处;
三、波罗奈国鹿野苑转法轮处;
四、鸠尸那国娑罗林中佛涅槃处。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第三十八卷中,我们也看到,佛说:“汝等苾刍,此地方所,有其四处,若有净信男子女人,乃至尽形,常应系念生恭敬心。云何为四?一、谓佛生处;二、成正觉处;三、转法轮处;四、入大涅槃处。若能于此四处,或自亲礼,或遥致敬,企念虔诚,生清净信,常系心者,命终之后,必得生天。”
朝圣,就是前往自己信仰对象的有关圣地的参拜。据说,每一位成年的穆斯林,只要经济能力、体力允许,一生之中至少一次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藏传佛教,也有朝圣拉萨布达拉宫的传统。汉传佛教,也有参访求学的风气。佛在上述经典中就有明示。
朝圣的意义是什么?
一、就是如上面经文所说,朝佛圣地,将来“所生之处,常在人天,受乐果报,无有穷尽”。如果,没有成佛,那么,“命终之后”,常在人间天上投生,享受快乐。我们还是以此朝圣功德,回向成佛,此为究竟功德。
二、就是修忏悔。衣服脏了要清洗,身体脏了也要清洗,我们的心灵污染了,因贪嗔痴造作罪业了,也要清洗。如何清洗罪业?就是修忏悔。在佛圣地,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那是最好不过的。
忏的意思是,忏过去罪业;悔的意思,是悔不再犯,这叫忏悔。忏是重要,悔是重点,不能有忏无悔。有忏无悔,犹如剪草,草根仍在,还会长草。有忏无悔,不名忏悔。有忏有悔,是名忏悔。
到佛圣地,如同见佛,至诚忏悔,忏悔清净。
三、就是参学。出去访师求道是学习,朝圣也是学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离开皇宫出家,经过参学修道而成佛果。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佛教就有这种出外参访学习的传统。
朝圣,访师求道,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交流。因此,一路上,我们要细心观察,留心学习。朝圣归来,工作生活、办功用道仍然如前,没有进步,那祖师说“空费草鞋钱”。
四、就是修道。访师参学,目的是为了修道,为了成佛。通过参学,增长见闻,学到知识,学到成佛之法。然后,依法修行,愿成佛道。
五、就是放松身心,开发灵性,进而发明心性,悟证佛性。古圣先贤,参访学道,悟道归来,比比皆是。
六、就是促进旅游事业。大家出去,有能力应该多多消费,这也是修供养布施,布施波罗蜜,布施能到菩提彼岸。
略述六点,也是朝圣之动机也。
(作者:正如法师)
责任编辑:勉淳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