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桂剧的起源问题,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主要有四种说法:
0 1
说到桂剧起源,据《桂林市志》载:
“桂剧是明清时期形成并流行于桂林和桂北地区的地方剧种之一。其成因有多种流传,其一为清代嘉庆末年,安徽人萧德元、邵士庵二人宦游桂林,传授徽调,后由徽调演变为桂调,即桂剧。
其二是源于湘南戏。根据是桂剧与湘剧、祁剧在调子、行腔、台词、场面等方面完全相同,其所演剧目皆为湖广通行的剧本,演出地点又多以湖南会馆为中心。且昔日桂剧科班,不少系湘剧、祁剧艺人代为传授。
其三是源于 明代靖江王府的宫廷戏。明初藩封靖江王后,梨园伶人随之南来。后南明政权败亡,王府伶人散流民间,遂为桂剧祖师。”
展开全文“桂剧是明清时期形成并流行于桂林和桂北地区的地方剧种之一。其成因有多种流传,其一为清代嘉庆末年,安徽人萧德元、邵士庵二人宦游桂林,传授徽调,后由徽调演变为桂调,即桂剧。
其二是源于湘南戏。根据是桂剧与湘剧、祁剧在调子、行腔、台词、场面等方面完全相同,其所演剧目皆为湖广通行的剧本,演出地点又多以湖南会馆为中心。且昔日桂剧科班,不少系湘剧、祁剧艺人代为传授。
其三是源于 明代靖江王府的宫廷戏。明初藩封靖江王后,梨园伶人随之南来。后南明政权败亡,王府伶人散流民间,遂为桂剧祖师。”
在桂林市中心美丽的独秀峰下,有一座迄今保存完好的明代藩王城府——靖江王城。
靖江王府 同时也是现在的广西师范大学
王城修筑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它的修筑时间,据说比北京的故宫还要早23年。王城从南到北建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花苑,占地约20公顷,规模宏大,群殿耸立,庄严华丽,气势非凡,现为国家5A级景区。
王城内先后有过14个藩王,历经270余年。持桂剧源自靖江王府的老桂剧艺人认为,他们的老祖师就是靖江王府中的乐师。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于桂林,曾赐予剧本和戏班。从此,桂林始有戏剧演出活动,这就是桂剧的雏形,距今已愈600年了。
今天,我们从《徐霞客游记》里,便可见到这些活动的一鳞半爪。徐霞客是崇祯十年(1637)4月28日来到桂林的,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几则涉及到戏剧的文字:
“五月初一日……乃东从分巡司经靖藩后宰门,又东共一里,至王城东北隅,转而西向后宰门内,靖藩方结坛礼梁王忏,置栏演《木兰传奇》,市酒传飱者夹道云集。”
“五月初一日……乃东从分巡司经靖藩后宰门,又东共一里,至王城东北隅,转而西向后宰门内,靖藩方结坛礼梁王忏,置栏演《木兰传奇》,市酒传飱者夹道云集。”
“登涯,由浮桥门入城,共里余,返赵寓,静闻(和徐霞客同游的和尚)取伞往观木兰之剧,余憇寓中。”
“五月初七日……比抵王城后门,时方演剧,观者拥列门栏,不得入。”
“五月十七日……是日下午,輙闭诸城门,以靖藩燔灵也,先是,数日前先礼忏演剧于藩城后,……时合城士女喧观。”
“登涯,由浮桥门入城,共里余,返赵寓,静闻(和徐霞客同游的和尚)取伞往观木兰之剧,余憇寓中。”
“五月初七日……比抵王城后门,时方演剧,观者拥列门栏,不得入。”
“五月十七日……是日下午,輙闭诸城门,以靖藩燔灵也,先是,数日前先礼忏演剧于藩城后,……时合城士女喧观。”
这几则日记,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靖江王在王城后门设坛礼梁王忏 (这是当时为死者脱罪求福的一种追荐醮事,为期49天),一面还大演其戏,演的剧目是《木兰传奇》。
传奇是当时的主要戏曲形式,从明朝嘉靖到清朝乾隆年间最为盛行。当时的剧种如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都是以演唱传奇本为主。明崇祯年间,靖江王府醮坛旁演唱的,恐怕正是用这些声腔演出的传奇。
第二,从这次醮事演戏活动来看,证明靖江王府除有“祀乐”队伍外,还养有演戏的戏班。
这些戏班还不是仅供王府观赏,有时还对外“营业”,演给老百姓看,所以才有“合城士女喧观”、“市酒传飧者,夹道云集”的盛况。这些都说明了,在晚明时期,桂林的戏剧活动就已相当活跃了。
另一则日记,是徐霞客记录和桂林秀才杨子正、郑子英(杨子正之友)、朱超凡、朱涤(兄弟二人)四人,在雉山上的青萝阁饮酒看戏的情况: “初五日,是为端阳节。……当午,余就亭中(雉岩亭)以蒲酒雄黄自酬节意。下午,四君携酒至,复就青萝(阁名)钦云。朱君有家乐,效吴腔,以为此中盛事……。”
这里所谓“家乐”,当然是官宦人家蓄养的艺人。日记虽然没有说明朱家兄弟二人(朱超凡、朱涤)当时是什么身份,但应是靖江王的近支宗室,或五品以上的官员,不然,一般小官、小吏人家是不可能有能力养活这种“家乐”的。
特别是乐唱的声腔为 “ 吴腔” ,“吴”乃江苏简称。晚明时期,江苏形成的有代表性的戏剧声腔,当推“昆山腔”。昆山腔经魏良辅改革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隆庆、万历以后,便逐渐流传到各地。
崇祯年间,桂林朱姓家乐演唱的吴腔应是“昆山腔”。也就是说,远在370多年前,昆山腔已经传播到南方边陲的桂林。这对桂剧的形成和发展,肯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桂剧演唱的几个声腔里,昆腔仍是一个组成部分,这应是当年遗留的痕迹。
0 2
无论是靖江王府的戏班,还是朱姓的“家乐”,这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距今370多年前,桂林的戏剧演出就很活跃了。
另外,持桂剧源自徽调传入说的也是大有人在,戏曲研究家莫一庸,他在其《桂剧之产生及演变》中说:
“桂剧的历史……最初是由前清嘉庆未年(一说明万历九年),有安徽人萧德元及邵仕庵者,宦游来桂,传授徽调于桂人,遂为桂人习剧之始,后来才由徽调衍成桂调,逐成为今日之桂剧。”
“桂剧的历史……最初是由前清嘉庆未年(一说明万历九年),有安徽人萧德元及邵仕庵者,宦游来桂,传授徽调于桂人,遂为桂人习剧之始,后来才由徽调衍成桂调,逐成为今日之桂剧。”
桂剧老艺人林秀甫、汪福亮等也说: “明万年九年(1581),有萧、何二公传徽调于桂人。二公历史不详,只知当时在广西做官,爱好戏剧,组织戏班进行传授,是桂剧艺人爱戴不忘的先辈。戏班里每年七月半孟兰会供奉的祖先名单,打头的就是明万历年的萧、何二公,以下约两千余人,惜此单抗日时已毁”。
他们认为,明末清初时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据195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曲工作室整理编印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一书载:桂剧“……在明末永历年间(1650年左右),就已流行”。并说桂剧“和徽戏的关系很大”。
并分析道:
“桂剧乃昆曲、乱弹传入广西之后,为了适应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的特点,就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又保存了一定优秀传统的一种地方戏曲”。
“桂剧乃昆曲、乱弹传入广西之后,为了适应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的特点,就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又保存了一定优秀传统的一种地方戏曲”。
又有史载,从明宣德年间起(1426年),就有《山坡羊》、《耍孩儿》、《闹五更》、《枝技儿》等中原戏曲相继传入桂北,再由桂北向桂中、桂东延伸,并逐渐演变成桂剧这个广西的主要剧种。
桂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于这只是一种口头之说,没有文字的依据,真假还难以定论。当然,我们不否认徽调或其他的声腔,如弋阳腔、昆腔等,都可能在明代那个时候就曾经来过广西演出。但是,来广西演出过,并不等于就已成为广西的剧种。
明代戏曲家徐渭,在他所著的《南词叙泉》中说:
“今唱家称弋阳腔者,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 广用之。”
“今唱家称弋阳腔者,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 广用之。”
广,应该是指当时的广东和广西,也就是说,在明代,弋阳腔曾在广西流传过。明代另一位戏曲家魏良铺,在《南词引证》一书中也说:
“腔有数种,纷纭不类。……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
“腔有数种,纷纭不类。……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
既然连云南、贵州两省都有了弋阳腔,那么广西作为内地进入云贵的必经之地,弋阳腔曾在广西演出并流行,应是不成问题的。但当时弋阳腔并没有在广西落户生根、演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剧种。
0 3
也有不少桂剧老艺人,则倾向于桂剧的源头应在明末清初,且与南明永历王朝有关。因为,当时的桂林便已经有了产生桂剧的土壤,并有了桂剧的萌芽。
他们的依据是: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原本分封在湘西的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改年号为“永历”,就是历史上称之为永历帝的。不久,永历帝就因躲避清军的进袭而迁移到桂林,桂林也就成了南明永历王朝的临时首都,算是当时中国西南半壁江山中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当时,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亦有不少的官宦士绅,以至普通百姓,包括一些艺人在内,为躲避清兵,也追随永历帝,相继来到桂林。
一时间,桂林人口倍增,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畸形繁荣时期。为了生活,一些昆曲艺人和昆曲班子也在桂林城乡,临时组班演出。
计六奇在《明季南略》提到永历帝的国舅王维恭(苏州人)所蓄养的昆曲班子随之来到桂林,
“永历二年(1648),……长洲伯王皇亲(按即王维恭)新蓄傒僮,苏昆曲调《鸾鎞》、《紫钗》复艳时目,文武臣工无夕不会,无会不戏,卜昼卜夜。”
“永历二年(1648),……长洲伯王皇亲(按即王维恭)新蓄傒僮,苏昆曲调《鸾鎞》、《紫钗》复艳时目,文武臣工无夕不会,无会不戏,卜昼卜夜。”
书中记载了偏安一隅的永历王朝文武臣子们,不思进取,不分白昼黑夜时时欢聚,过着逢聚必有戏班助兴演出的奢糜生活。但为时不久,随着桂林城的失陷,及永历帝逃亡昆明,这些戏班的艺人也就因战乱而流落民间,但他们播下的艺术之火种,却最终点燃了桂剧的篝火,并使之延续至今。
0 4
持桂剧源自祁剧之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焦菊隐等。
欧阳予倩(1889年5月12日-1962年9月21日)
职业:作家、编剧、导演
代表作品:木兰从军、天涯歌女、桃花扇、忠王李秀成
焦菊隐
代表作品:《龙须沟》、《明朗的天》、《茶馆》等作品
20世纪40年代,欧阳予倩、焦菊隐在桂林从事桂剧改革,他们在搜集了大量的桂剧方面资料,并经过考证后,认为桂剧最先是由湖南的祁剧传入桂林,并在吸收了当地的民间艺术,改变了舞台语言后,最终才演变成为桂剧的。焦菊隐在《桂剧之整理与改进》中说:“桂剧近源直接来源于湘南。……湘南与桂林区的方言无大差异,所以连调子都没有变更”。他又说:“据我们推测,二黄西皮,在乾嘉之际,已经合流,而且盛行,湖南交通方便,祁剧流入广西必在百余年以上。”焦菊隐认为桂剧的形成是在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由湖南南部传入广西的。
欧阳予倩在其《后台人语》一文中也说:
“桂戏,本来是湖南的戏,就是祁阳戏。”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这本书中又说:“广西戏和湖南戏一样,不过 用的是桂林话。”
“桂戏,本来是湖南的戏,就是祁阳戏。”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这本书中又说:“广西戏和湖南戏一样,不过 用的是桂林话。”
另外,著名的戏剧史学家周贻白、黄芝岗等人,在他们的论著中,也都认为桂剧是在祁阳戏的基础上形成的。周贻白在《湖南的祁剧与花鼓戏》中说:
“广西的桂剧基本上就是祁剧。不但桂剧的老艺人多属祁阳籍,直到现在,广西的桂剧,还有一些戏可以和祁剧同台演出。”
“广西的桂剧基本上就是祁剧。不但桂剧的老艺人多属祁阳籍,直到现在,广西的桂剧,还有一些戏可以和祁剧同台演出。”
0 5
清乾隆年间,湖南祁阳人陈大受任两广总督,其子陈辉祖又于乾隆后期任广西巡抚。
加上清初以来,湖南居民纷纷迁徙桂林。有了这两大因数,故而祁阳班频繁地来桂林演出,并经桂林沿漓江而下梧州、广州。祁阳班在桂林长期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桂林话)的影响,逐渐改变语音。
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至此,祁剧与桂剧逐渐分野,但祁剧与桂剧艺人仍可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艺,在剧目、唱腔、表演、装扮、习俗各方面,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桂剧《七步吟》
195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曲工作室整理编印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一书也认为桂剧与祁剧有很深的渊源,书云:桂剧“……在明末永历年间(1650年左右)就已流行”。并说桂剧“和徽戏的关系很大……与祁剧更有密切的关联,它们不但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剧目相同,而且可以同台演出”。
从上述各家之言,以及笔者对桂剧艺人的采访综合分析,笔者认为:
桂剧的近源应是祁剧无疑,形成时间应是在清代嘉庆以后,由湖南祁剧传入桂林,经过一个时期的语言和曲调的变化,才逐步演变成为桂剧的,且两剧种在后期交流中还互有补益。
总之,桂剧从萌芽至成型,是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演变,吸收了徽调(二黄、吹腔) 、甘肃调(西皮) 、南曲(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以及湘剧、祁剧等的唱腔曲牌,并由初始用北方语言演唱发展到用桂林方言演唱,最后形成了今天包括高、昆、吹、弹、杂等五大声腔的综合型地方剧种,这就象任何一条大江、大河,它的源头决不会仅仅只有一条支流一样,桂剧正是在这种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溪而成江河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
(作者:桂林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导 钟毅)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