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设置在象鼻山前漓江水域,当晚的演出美轮美奂,惊艳世人。 记者唐艳兰 摄
象鼻山以“象山水月”千古绝景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最美赏月地”。 记者何平江 摄
春节假期,象山景区迎来了龙年的第一波旅游热潮。 记者唐艳兰 摄
霞光中的象鼻山。 王战飞 摄
□本报记者 陈静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千年前的宋朝,蓟北处士游览象鼻山后,被象山水月的奇观打动,在水月洞石壁上写下了这篇名作《和水月洞韵》。象鼻山,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题材,是游人到桂林的必游之地。这座屹立在漓江畔的大石山不仅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更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它作为桂林这座20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徽,更浓缩了桂林的城市气质与精神。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之处,因其看上去犹如一只大象在用鼻子饮水,故后得名象鼻山。作为桂林旅游的标志性景点,象鼻山于1995年被定为桂林的城徽标志,也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符号”。从2013年起,象鼻山景区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美赏月地;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南方分会场就设在象鼻山前,向世界展现了桂林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象鼻山的由来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内的核心区域,远看象鼻山,宛如一头巨大的石象垂鼻饮水于漓江之中。漓江如同一面明镜,把象鼻山的倒影映衬得栩栩如生。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约3.6亿年前,当时的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约2亿年前的地壳变动中,桂林的山峦才渐渐“浮出海面”,岩层上升后经历长期的风化、冲刷、侵蚀,变成了一座座石山,象鼻山就是其中的一座。
象鼻山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圆洞——水月洞。据岩溶地质专家考证,水月洞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大约2亿年前,当时的漓江比现在宽得多,西岸在今天的榕湖之西,象鼻潭水下溶出了一个圆月形状的大洞粗胚。后来,漓江水消退河道变窄,水下的大洞逐渐露出水面,由于山体前端裂隙较多,在江水不断的冲刷、溶蚀下,洞体逐步被溶出了一个洞壁光滑的水月洞。
而作为这头“大象”眼睛的象眼岩,其形成原理与水月洞一样,只是由于岩石结构不同、位置更高、出水更早,同时形成的象眼岩就不似水月洞那样圆润。
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位于漓江西岸的象山水月与不远处漓江东岸的穿月岩正好相对,一浮于水,一挂于天,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象鼻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经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外是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从南眼张望,高耸的漓江大瀑布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历历在目;从北眼远眺,只见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关于象鼻山成因,在桂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相传象鼻山原是天上的神象,当时由于凡间的百姓常常深受水灾的侵扰,看到百姓生活艰难,神象偷偷下凡帮助百姓疏通河道。但天有天规,玉帝得知后,命神象立即返回天庭。神象觉得人间更有温情,决定留在桂林。玉帝为此大发雷霆,派托塔李天王下凡捉拿它,双方大战了三天三夜。神象口渴了,跑到江边饮水。这时李天王悄悄地从后边偷袭,一剑把神象钉死在漓江边。神象瞬间化作了石山,在美丽的漓江边和桂林百姓日夜厮守。
象鼻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优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桂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游览观光。
象鼻山是桂林山水之魂
早在新生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象鼻山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遗迹。考古专家在这里挖掘、出土了多种石器、陶器和骨器。
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下,地处湘桂古道南端的象鼻山,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水月洞逐渐发展成为古码头,见证桂林文明开化的历程。
“漓山,在訾家洲西,一名沉水山……世乱民保以避寇,旱或祷祀颇灵。”这是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的记载。早在唐宋时期,象鼻山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说,每到科考时节,各州县的考生都会汇集到桂林来赶考。当时的考生,有钱的骑马,没钱的走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