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陶镇座落在古老的洺河沿岸,与磁山文化遗址一脉相承,从商末西岗古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文明史,古迹、古庙随处可见,虽年代久远,风剥雨蚀,加之人为破坏,保留下来的极少,但从残存的古迹文物中仍然能够看到冶陶先民的勤劳和智慧。
1、古村古建-安子岭古村落
安子岭位于冶陶镇安子岭村南部山峰,山下是安子岭古村落,山上则是安子岭古山寨。古村落和古山寨自然地融为一体,唇齿相连。这里山岗绵延,多山地和梯田。据《武安县志》记载:安子岭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前,该村初有吴姓人氏来此垦荒定居,后历经一百多年到明弘治年间,这里已发展为一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并开始筑寨、建村落。至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由于迁来者增多,形成为村落。因该村前有一岭似马鞍形,故取村名鞍子岭。因“鞍”与“安”同音,后演变为安子岭。
安子岭石多土少,因此来这里定居的先民,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修田造地,他们在这里开荒、辟地、垒堰、填土,建造了一山山、一沟沟层层梯田,春播秋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安子岭后人;由于受山形地势的限制,在建造房屋时,他们将挖宅基地的石头凿成料石,然后筑起一座座四合院。生活中也就出现了石街、石院、石桌、石凳、石碾、石磨……
安子岭古村落整体依山势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落差较大。主要分布于村西南以及村北。古建筑均由青砖条石垒砌,建筑年代为明、清、民国时期,整体分布南北长约390米,东西宽约280米,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占整个安子岭村落的三分之一。整个古村落由庙宇、民宅、古街道、古旱池、古碑、古桥和山寨组成。有古建筑275座,房屋共计3000余间。现整体保存基本完整,局部残损。
古村落内现住人口130余户,500余口人,占村总人口五分之一。目前能形成全石古建筑群体的共有199户,其中平房院69户,瓦房院6座,瓦房楼院24座,平楼房院90座,其中有客位大厅的院6座。
整个群落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每户都是用青石砌成的四合院,每座院又都是依山筑起,一层高于一层。院的外墙全是用加工后的青石一块块干合缝砌成。每块石头上的銮纹整齐清晰,格调分明。院内主房、陪房、水窖、马棚也全是青石砌成,有80%的住户还盖有青石小楼房,条件好的人家还建有客位大厅。院内地面全是青石板铺成,显得干净利落。户户院内有石杵、石臼、石桌、石凳,就连喂牲口、喂猪、喂鸡、喂鸭的石槽和捣蒜用的蒜槌、蒜臼也全是石头加工而成。
每户的大门楼造型十分讲究。据统计,古村落的古门楼建筑可为四式:一式是悬山垂柱门楼: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前施墙体后施明柱,前出垂柱,立卧枋,立枋下施变龙牙子。门口下施拐头门墩石,前施浮雕狮头图案。板门,顶施板瓦干摆,莲花脊式瓦顶;二式是硬山门楼:门两侧砌青砖墀头,墀头前面饰浅浮雕蝙蝠或各种花草,束腰部雕“福”“禄”二字。门前檐施立卧枋,异形斗拱、檩、枋、圆椽、飞椽等。门楼两侧施砖雕缝头。顶部施板瓦干摆瓦顶,脊部均施莲花脊饰和兽头。部分门楼还保留了清代时期的彩绘;三式是拱券门楼:多用于小型石院和前后院隔墙门楼,街门楼一般用两块大型青石条做门垛,其上用一块青石做成拱券石,部分拱券上做浮雕图案。隔墙门楼多用于青砖砌筑,拱券上有砖雕图案;四式是门帘杆式门楼:多用于青砖砌筑,门垛上施过木,过木用瓦面砖包砌,其上施砖雕,门帘杆,门帘杆中部雕蝙蝠或桃子等,门帘杆两端雕变龙等浮雕。而这些大门的两侧有造型不一的石门墩,门两壁用不足3米高青石条竖立支撑门壁。门楼上面雕刻精细,斗拱彩绘显得典雅大方。
街里还有石碾、石磨。三条主街道,无数个台阶全是青石条、青石板铺成。安子岭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个“石头世界”里。如此大面积的全石古建筑群落,在我国建筑史上也算是一种独特风格,这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
据专家介绍,安子岭村原来还是一个庙宇成群的古村,当年村中曾建有菩萨殿、龙王庙、娲皇宫、关帝庙、山神庙、马王庙、河神庙、土地庙等10余座庙宇,形成了山山有林,林林有庙,山林相连,古庙成群,山、林、庙为一体的格局。如今,随着岁月的洗礼,大自然的侵蚀,多数已不存在。但座落在安子岭街中心的菩萨殿,仍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令人难以忘记的沧桑历史。菩萨殿始建于明朝后期,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过去这个殿堂是周边各村佛教活动的圣地。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第一所高等学府——“抗高”就建在这座菩萨殿内,邓小平政委还站在殿前石阶上,给抗高学生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抗日动员报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进驻冶陶时,这座殿堂又成了大军区驻安子岭村部队的主要活动场所。
在安子岭古村落内,还有一处重要的古遗存,它是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带着历史记忆的阴阳日月池(各一座)。自古以来安子岭的人畜饮水全靠这两个水池,传说这两座池也是安子岭的风水池;此外还有吴家台旧址。这座至少已有700—800年历史的吴家台旧址,是在安子岭村未形成之前吴家祖先居住的地方。现存着很有代表性的石屋一座,整个石屋包括石炕、灯窑等,全是人工在一巨石上一锤一锤凿出来的。另外还保存有石臼、石灶等。
安子岭古山寨,位于冶陶镇安子岭村西200余米的凤凰山山峰上,建于明代。是目前武安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山寨,也是邯郸市区域内极为罕见的山寨遗存。
凤凰山海拔高度600余米。山巅所存山寨,四周筑有高大的寨墙,远远望去形同鸡冠,因此又称凤凰寨。山寨坐西面东,现存寨墙、寨门、影壁、排水设施和部分建筑基址。山寨南北长85米,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255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寨墙周长200余米,依山势而建,外观比较整齐,内则高低不等,最高处位于东、北两侧,高约10米;最低处位于西南侧,约7.5米左右。
山寨由前寨和后寨两部分组成。前寨位于北端,最宽处30米,最窄处10米左右,平面呈三角形,小头朝北,东、西寨墙成燕尾式,和后寨北墙相交。在东寨墙与后寨东墙相交处设一寨门,宽4米,通过此门可进入前寨。后寨北墙上设一门,宽0.7米,高1.5米,通过此门可进入后寨。后寨最宽处约85米,最窄处20余米,平面呈长方形。在后寨东墙正中设一门,宽1.2米,高1.76米,门上是石质过木。门外2米处置石质影壁一道,宽4米,高4米,厚0.85米。在后寨东墙向西4至5米处,存有一道石墙基址,南北长10米,高0.5米,为荒石干砌。寨墙用料全部为当地所产青石,经粗略加工后干砌而成,宽0.7米至l米。墙上设垛口,高1.1米左右。垛口距离不等,最长的1.3米至1.5米,最短的0.8米左右,保存较完整。在后寨东南角处留有排水通道一个,呈长方形,高0.8米,宽0.5米左右。此门不是直接通向外面,而是在中间就转向下面再转向外。
山寨内高低不平,仅有几道石墙遗迹。在山寨东墙东侧100余米的山腰处,存有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所立的石碑一通。碑文记载:任何人不准破坏凤凰寨和周围的树木,不准起土采石破坏山体,违者重罚等。
安子岭山寨的始建年代和用途,经有关专家考证,认为是明代后期所建,为闯王李自成等起义军驻军所在地。后又被当地村民作为防止匪寇侵扰的避难所。在此寨南20公里的马家庄刘天井村东的山上,有一山寨名叫单龟寨,寨内现存碑刻7通,其中一通记载,山寨为明末起义军所建,年号大顺。安子岭山寨与单龟寨建筑形制相近,据此判断,本寨也是农民起义军所建的屯兵之所,是研究明末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08年10月,安子岭古村落及古山寨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宫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岭底村的马鞍山内。马鞍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座落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主峰两头高,中间呈古时马鞍状,故名马鞍山。据1983年版《武安县地名志》记载,“马鞍山位于县境西南部西峧公社后崄岭村北,呈东北西南走向,座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属西南横行诸山脉。主峰两头高,中间低,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主峰海拔898米,山顶有一石洞,口宽1米,深8米,山上原有一古庙,已毁,尚有残迹,山体荒秃少树。”
该宫庙共有三层,依山崖陡壁而建。庙殿建筑古朴简约,虽有后人修缮的痕迹,却一点掩盖不住那“绿石青瓦、旧檐古墙”的沧桑。宫庙院内立有石碑6通,但均因年代久远,上面的碑文难以识别。其中可以模糊辨认出的只有:“大清雍正二年、皇清道光五年、中华民国十五年”云云而已。在马鞍宫的左侧方向,有一个当地人称 “黄龙洞”的洞穴,大概就是《武安县地名志》里说的那个石洞了。该洞口也立有“奶奶像”,该像身后是洞穴,因无法照明,宽深具体,无法得知。
据当地人讲:“马鞍宫曾经和涉县的娲皇宫一样,都是吊庙结构。原先,马鞍宫后面有两根铁链分别拴在庙内的两根柱子上,庙体依柱子而建,而柱子是可以轻微前倾的。当有人进庙时,庙体整个前倾,庙后铁链随之拉直,会有被吊于空中之感。所以继涉县娲皇宫“大吊庙”后,这里也有“小吊庙”之称。也因此被很多人称为小娲皇宫。因为遭受战乱,原来的结构已经不能再用了。所以现在的吊庙是被当地人修过好多次的,也早就没有了原先的功能。”
2、古阁寺庙
武安当地流传有一句俗语:“村村都有阁,无阁不成村”。阁作为武安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凝聚着当地独有的文化理念和社会风情。阁一般由通道和庙宇两部分组成,下层通道由青石砌成方形台基,中开拱形门洞,坚固耐久。上层庙宇为殿宇式阁楼,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气势雄浑。多数阁楼还配有精美的雕刻、碑刻、匾额、书法做装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阁的名字一般都以庙内供奉的神灵来命名,比如关帝阁、玄武阁等。
阁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既是地理标志,又具有防御兵匪、祈求神佑等作用。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阁的建筑形式可分为一字阁、丁字阁和十字阁三种。一字阁位于村口的大道上,丁字阁位于村中的三岔路口,而十字阁则位于村中的十字路口。古阁作为村庄的一种公共建筑,代表着村镇的地位和富裕程度,普通村庄的阁一般有两到三处,大的村庄达三四十处之多。冶陶镇的古阁原有十多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存的已不足十处,其中最早的建于明代。
关帝阁 位于冶陶村的南口,因而又称南阁。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现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关帝阁坐北朝南,底层为石构建筑,南拱券上的浮雕为花草图案,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刻“洺滨一隅”四字,意为洺河岸边一角。右下角落款小字为“天启癸亥初夏立”,可知为1623年初建。北拱券上的浮雕为忍冬纹图案,门券上方的匾额楷书刻“具赡效灵”四字。阁上建关帝庙正殿及拜殿两座,正殿为单檐悬山琉璃瓦顶建筑,拜殿为硬山卷棚顶建筑,拜殿东壁镶嵌碑碣一块,为“章程碑记”,记录着本村赛社活动的公约制度,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年岁次”。
三教阁 也叫丁字阁。始建于明代,下为青石台座和拱形门券,南面门券上方是题有“礼门义路”的匾额,意为只有具备君子品行的人才能从这里出入;北面门券上方匾额为“钟灵毓秀”,意为这里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西面门券上方的匾额为“凤山左麓”,说明古阁建于凤山的左侧。上层为青砖砌成的庙宇,券门右侧有石阶可通向庙宇。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明代广为流行,三教阁最初供奉的应当是儒道佛三教众神,现在神像已不复存在,只留一座石制的香炉和一个供奉观音的桌子。此外,阁内还保留有两通石碑,一通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另一通立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碑文记载了三教阁建阁经过和重修历史。
玄帝阁 位于关帝阁以北20余米处,也是一座明代古阁。古阁坐西朝东,下层是东西通衢大道,西面门券上方的匾额刻有“冶陶镇”三个楷书大字,东面门券上方的匾额刻有“西通秦晋”四字,显示出它古时地处交通要道的一股霸气。上层为殿宇式阁楼,木构梁架,斗拱托檐,歇山式琉璃瓦顶。殿宇内供奉着玄武大帝,金童、玉女分立两边,正中玄武大帝塑像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金光,十分威猛。庙内两侧的墙壁上绘有表现道教文化的大幅彩绘壁画。玄帝阁原为冶陶镇明代时进出镇域的西大门,只因后世村镇外扩,现在反而位于镇中心了。
菩萨阁 位于固义村东北部,清代建筑。下层为东西方向过街通桥券洞,券洞中间又向北开出券洞,使得该券洞成为一个“丁”字形。下层为四层条石,上为砖券,券拱均为二伏二券(东侧为石券雕龙,一伏一券),东侧上方有石质出水口二个。东券洞宽2.27米,北券洞宽1.83米,东西深10.23米,南北深3.83米,东券洞高3.20米,北券洞高2.20米。上层为菩萨庙,硬山式建筑,阴阳瓦盖顶,瓦当及滴水已失。正脊及垂脊为莲花砖雕,吻兽残损,存碑1通,嵌于阁券墙内,长方形,卧式,碑文曰“钟灵桥下原系流水之道也,今将煤渣堆积于前后者,□与桥平矣,若遇大雨……”碑文规定不许乱堆垃圾,乃乡规民约。年款为“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一”,碑高0.34米,宽0.44米。现碑刻保存基本完整,庙宇残损。
里仁阁 坐北朝南,位于冶陶镇西部的里仁胡同口。下层为青石砌成的台基,拱券上的浮雕为双龙戏珠图案,正面门券上方的匾额刻有红底楷书“里仁阁”三字。里面门券上方匾额刻有“安阜”两字,意为安定富足。门券左侧有石阶可达二层。二层关帝庙,外观为两层青砖阁楼,四角攒尖绿色琉璃瓦顶,斗拱和房檐均为砖仿木结构。庙内供奉的关帝木雕像,端坐椅上,神态威严。庙的前壁东墙镶嵌一通石碑,高47厘米,宽60厘米,记述重修关帝庙的经过及捐款人的名单。
阁作为古镇的标志和重要的建筑形式,它们默默地矗立着,见证了冶陶镇古往今来几个世纪的荣辱兴衰。而它那古朴精美的外观,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普光寺 建于宋代宣和年间(公元1119年),元朝延佑四年丁巳年(公元1317年)重建。寺院原址在小学北楼西北处,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30米。寺院北靠药王山,东依后土台地,西座土崖之上,南有土台环抱,周围荆棘丛生,院内松柏掩映,显得幽深、寂静,给人以深沉庄重之感。寺院北面有大佛殿,依次往南有二佛殿、三佛殿、四大天王殿。大佛殿东侧有坐北朝南的阎王殿,西边园门内是僧人道徒住处,一禅房小院,北屋三间,西屋五间。二、三佛殿和四大天王殿是明代建筑。大佛殿长18米,宽15米,殿内明梁四根,暗梁(在墙内)两根,这六根大梁其中五根都是大新池岸边长成的大杨树,最粗的直径约一米,还有一根大樑是药王山长成的荆条树。殿内大佛神像威严高大,头部就有8担水缸那么大。大殿两边有100多个小佛像,墙壁画有八百罗汉和千手菩萨等彩绘,殿内四处金碧辉煌,佛像栩栩如生。殿前有鳖驮双龙碑两座,寺院大门外西侧有一巨大的青色仙石。历尽千年沧桑,村民对普光寺进行了多次重修。
1947年5月间,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由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主持,在本寺院秘密召开了“南征会议”和成立中原局的预备会议。建国初,冶陶小学搬进了寺内,后几次改建校舍,普光寺面貌全非。2003年,309国道拓宽时,市交通局为保护名胜古迹,拨款6000元在药王山脚下像征性地建了一座普光寺,但与原普光寺不可同日而语。
黄龙庙 位于镇西南龙虎河与琅矿河交汇处。始建于金代泰和年间,距今有800年之久,面积约400余平方米。北大殿人称方三丈,青石柱出厦。根据清代碑文记载,此庙为纪念广惠王而建,广惠王与九个诸侯国大战有功,金代泰和年间官方选土岗建庙,以示纪念。此庙曾多次重修,但现已全废,只留下高高耸立的两根石柱和院内的四块石碑,其中两块字迹消蚀,东边石柱下面刻字依稀可辨,刻有“泰和年立”。
药王庙 始建于元代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四月二十七日。砖、木、石结构,五间中型庙。由于明初连年反元战乱,加之自然灾害不断,村落萧条,本庙年久失修,面貌全废。直至大清顺治年间药王爷显灵,村民感恩自发重修为一间小庙,并由大清名臣刘墉亲笔题字“药王庙”。解放初期,政府力举破除迷信,庙貌又一次全毁。至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适逢开发旅游资源,村民再次自发组织重修药王庙,于1993年春动工,七月峻工,建成了长8米,宽6米,高5米的大庙,此建筑雕梁画柱,飞檐走脊,威严庄重。
奶奶庙 位于冶陶镇小学校东,庙院长30米,宽20米,始建不详。最早与普光寺同期,现只有香亭碑刻,有“正德三年重修”字样。院北正殿为奶奶殿,三间木架结构砖石瓦房,庙内有三位奶奶塑像和彩绘壁画。正殿前有卷棚式瓦房三间,之前有一间钟鼓楼,东西两个。正殿西有一座看庙人居住的小屋,东侧有两座双龙老鳖驮石碑,前有龙宫庙,大门口东还建有龙宫小庙,路南有一小广场和古戏楼,每年四月初一在此集会,庙会还扩展到三角巷、西边场。每逢庙会,十里八乡的农妇便来此上香许愿,求子抱娃。庙内里出外进人流不断,热闹非凡。解放后庙院全毁,直到1983年,村民们又集资对奶奶庙正殿重修。2002年又在庙院东南方建一舞台,院北又建了龙王庙(重建于1993年),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日为龙王唱大戏,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吕祖庙 位于奶奶庙之北,始建于民国年间,长26米,宽18米。正殿吕祖殿三间明柱出厦,出厦两侧竖有两个双龙石碑,是当时武安县书法名人庞殿一和杨耀祖写的。庙内有吕祖塑像和彩绘壁画。正殿前有三间卷棚,东西墙有八仙彩绘,前面竖有两根青石精雕细刻明柱。前院有东西厢房八间,出厦门楼,门前筑有一座雄伟古朴大青石影壁,影壁前面阳刻“蓬莱仙境”四个大字,后面刻有蓬莱岛石壁画,是本村先辈刘金灼从邯郸黄梁梦仿制搞成的。据说这四个字,前三字是吕祖爷显灵写的,“境”字是清代乾隆皇帝补写的。1966年文化革命中都被破坏,1999年后重修。这大型青石阳刻石壁武安市少见,是古镇保护比较完整的历史文物。晋冀鲁豫中央局在冶陶期间,军法处就设在吕祖庙。2007年市政府拨款重修,被列为武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垅庙 位于大学堂西南,相传古时用七垅瓦建筑而成。庙前是西通山西的大道,故七垅庙闻名于邯长古道。冶陶镇外来做生意的商贾常带上供品纸香来叩拜,以求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此庙神位不详,面目全非,年代久远,无法考证。
河神庙 位于洺河南岸,官地口之东。庙长10米,宽7米,高5米。坐南朝北,南瓦房,北卷棚。民国初先辈们为保村民汛期平安而建筑,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听老人们称赞说:“在冶陶所有庙院中,数河神庙卷棚最美观。”北有花围墙和石阶,是村民夏天乘凉避雨的好去处。
关帝庙 在封建社会,关羽是忠君爱国、讲情重义的形象代表,是保护官民平安之神。古镇关帝庙建有两处,大街西头有一座关帝庙,乾隆十年建,后重修。听老人们说,此庙南北各有砖券大门,庙后有奶奶庙、菩萨庙,现已全废。杨家巷北有一座清代乾隆四十六年建造的关帝庙,神像重塑,墙上壁画完整,庙貌基本完好。
姜太公庙 位于上庄巷北,是用砖石砌成的一间小庙,离地面一米多高,与南三教丁字阁相映成辉。姜太公掌封神之权,每逢建房上梁之日都要用黄纸写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字句,以求建房吉利,施工平安。所以,每年二月二大会最后一天都要抬姜太公塑像到神棚地观会,以表示村民对太公神的敬奉。
菩萨庙 位于小西峧巷西头,名为“文映凤阁”,始建于康熙五十七年五月十七日。庙长5米,宽4米,高5米,隔扇为木架木刻式,上世纪九十年代重修,焕然一新。庙东有一棵卧式柏,庙下建有石阁,碑文记有“文映凤阁,光达龙池”之词。
狐爷庙 此庙古镇有三处。最早的孤独山北柏树湾内有一座狐爷庙,相传历史久远。老人们说:“狐爷是个好神仙,村民办红白喜事缺桌凳炊具都来借,只要到庙前一默求,第二天就有桌凳可用,用后必须按时归还,否则以后就有求不应了。据说,东鼓山曹家安村的老狐爷是从冶陶迁移去的,有“家住孤独山,搬到曹家安”之说。
新池岸上也有一间狐爷庙,每年二月初八过香烟会时,有卖饭、唱戏的。据说,从前本会是个赌场会,逢会邻村赌徒相聚行赌一天,偶尔还放烟火爆竹。
土地庙 位于官峧路上,系民国时期建的一间土地庙,每年村民按时节上香,以求得五谷丰登,人口平安。旧时,哪家有白事,孝子首先要到土地庙上香,告知土地爷,以保死者入阴曹时一路平安。
马王庙 位于官峧路中段,三间瓦房,始建不详。古代凡喂养牲畜的农户,每逢年节都要到马王庙上香,以求六畜兴旺。长毛兵路过时烧毁,后又重修。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冶陶大队(村)把官峧开发成林业区,此庙由林业队占用,现已残破。
3、楼堂古宅
五层楼 位于大街中心乔河山家北边。据老人传说,此楼是明代晋商(榆次典当行)在冶陶做当铺生意时,为保存贵重物品所建造的仓库。近年来经省、市文保单位多次考察,充分肯定了五层楼的历史文物价值,因此该楼被誉为“冀南第一楼”。
五层楼一层只有一个小门,二层往上每层在东山墙上留有一个小圆窗,其作用是通风,严密防盗。原来邯长大道过牛头村就可望见冶陶镇的五层楼,抗日战争时期为防目标暴露,拆掉上三层。上三层是木架顶,现存两层完全是砖结构,楼顶长7.67米,宽3.43米。第一层墙厚1.30米,二层墙厚1.10米。1947年春,中央局在隔壁大院召开了著名的“华北财经会议”,此楼上设有防空哨,很有纪念价值。
奎星楼 奎星,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奎星是文曲星座,是文人之神。奎星楼位于冶陶镇东南方向青峰崖上,是冶陶镇历代文人上京或赴县城赶考时到此叩拜的地方。现楼已废,楼基还在。
奎星楼体三层,外呈八棱形(四大面、四小面),上二层四面有窗口,底层四大面镶有碑刻,亭式瓦顶,远远望去很是壮观。楼是实体,根据现存齐家石碑推算,楼体直径大约3米左右,高约10米,楼下周围2米宽均为砖石漫平台,供文人墨客聚会时叩拜。根据光绪十六年二月廿六日原告文记载“重修起而六十余年”,推算此楼始建于道光年间,距今200余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此楼被毁,留下两块奎星楼碑,一块存放在齐万林家,一块存放在张本年家。
登花楼 登花楼位于古镇西石坡中段与圪瘩巷相对的石崖下小庙。相传,古代有一位少女,名叫玉廷,十四、五岁时为救病人采集酸枣,不慎从崖上摔下遇难。后人为缅怀她“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建造了该楼。登花楼始建不详,但时至今日焚香者不断,逢年过节依旧灯火辉煌,更为西石坡增添了神秘色彩。
刘家祠堂 位于大街西头路北,现在陈魁河、王文禄家,是冶陶最大、最古老的祠堂。祠堂大殿是明柱出厦大瓦房,屋内陈列刘氏家谱,东边建有碑廊六间,内有多座石碑记载着刘家的族史和名人。解放前被毁,改建为四街粮店,现已改为民房。
传说,刘姓一位男教师,遇见外地一儿童行乞,无依无靠,刘先生便将其收留,且教其习文,养大学成进京求得功名,又精通医术。有一次皇帝病了,差其为皇帝治病,皇帝痊愈后为感医病之恩,封刘家祠堂大门屏障前留“三尺禁地”,文官到此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御医的尊崇。
黄家祠堂 位于小黄家巷南端路西,长10米,宽12.4米,北瓦房前墙门上有光绪三十年瑞月题“卫守府”三个大字,卫千总黄择义立的字匾。东窗上有“谦受益”字匾,西窗上匾为“庆有余”,东西各有三间厢房。门楼古朴典雅,砖雕艺术出色。现住户为李书河。另一座黄家祠堂在上池北口,北屋明柱出厦瓦房,东西有厢房,民国时曾有长辈黄罗锦在此安过学堂(黄来所老家)。
吴家祠堂 位于拐子街路东,刘庆荣老庄。东瓦房三间,内有吴家族谱和吴家始迁冶陶后的有关记载,在祠堂内还保存着本族置办的文武执事,供红白喜事用。每逢大年初一,吴姓子孙都要到祠堂内拜祖。据说冶陶村还有杨、张、陈等姓氏祠堂,因记载不详,故不能述之。
九门相照 位于上庄巷张氏大家族长辈张子敬的庄园。张子敬是清代武安出西门第一家财主,传说曾挂过千顷匾。张子敬兄弟三个,分别住在一排三个大庄园内,每个大门里都是一联三串院。中间大门是张子敬住宅,便是九门相照,有五脊六兽门楼,大门内是垂柱门楼,二门两旁是砖刻迎壁,一边是海棠树,一边石榴树。二门便是可开的木制文雅的扇屏门,往里是东西厢房,前墙全是木制雕刻木框式。正房是待客大厅,梁檩椽全部用生红漆浸透,建筑高大雄伟。客厅后门往里是第三串院,有八棱造形圆门,砖雕精致,中院大厅有前后门。第四个院三面是楼(北、东、西)是张子敬居住的地方。中间东小门外是后花园。张氏家庭在喜庆的日子里把九门全开,从大门一望,十分荣耀,有大家风范。相传因张子敬之子永茂早逝,兄弟间相争产业,连年官司而破产。
4、红色遗址
防空洞旧址:1946年6月,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从邯郸迁驻冶陶后,国民党军队不断派飞机到冶陶轰炸。为保证党政军机关正常工作,1946年冬,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首长一致同意仿效延安的做法,发动群众挖防空洞。当时参加挖洞的有部队警卫人员、后勤人员和青年民兵,白天、黑夜连续不停,经过一冬苦战,终于完成了挖掘防空洞的任务。后来,这些窑洞都派上了用场,其中召开“土地会议”的窑洞群有十六个,在黄崖下,地道长200余米;中央局窑洞五个,在南古道崖下,地道长50多米。组织部和民运部防空洞都在后窑崖根,群众的防空窑洞分布在上、下官地和大、小东沟。井沟北崖下窑洞群住着首长们的家属。黄书林后院崖下的防空洞里住着中央局各机关,窑洞有办公处、休息处、防空处,并在防空处内设有会议处。目前,这些窑洞保存完好,已成为红色旅游参观的首选项目。
边区纪念馆: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建于2007年,2011年投入使用。该纪念馆主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广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纪念馆为一层建筑,分为序厅、第一、第二、第三展厅、贵宾厅、办公室、监控兼讲解员休息室及配套附属设施。设计单位为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武安二建,工程监理单位为邯郸市天丰监理公司。
2011年10月15日中华磁山文化节期间,投资近3000万元的“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落成开馆。展览内容分为:一、雄踞太行,创建抗日根据地。二、保卫和平,人民战争显神威。三、唤起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四、战略选择,边区机关进驻武安。五、群星灿烂,光辉人物照千秋。六、亲切关怀,党和人民心连心。纪念馆内有多媒体、油画、雕塑等展示。展品有当时边区党、政、军出版的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及土地契约、土地证、结婚证、边区钞票、邮票、枪支、大刀、手榴弹、冲锋号、山炮、迫击炮等。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也是河北省内科技含量很高、观赏性很强的红色旅游纪念馆。开馆以来,接待了省内外大量游客,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