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严寒酷暑,张鹤珊每天都要巡视长城。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父亲弥留之际的嘱托
3月初,距离秦皇岛市区40多公里外的长城脚下城子峪村,最低温度依然还在零下,山上的树木还没有苏醒,枯黄的叶子凋落着,小草干枯,村子上下格外宁静。
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房子随着山形走势排列,犹如一群燕子落在燕山余脉的山脚。现在村里依然随处可见木色沉黯、檐角飞翘的老房。
张鹤珊的家,位于村子的东北角上,3层小楼依山坡而建,南低北高,楼顶上放着“长城守护者之家”的牌子。群山之间,大石河流淌而过;群山之脊,长城绵延而去。蜿蜒的古长城和一座座烽火台,壮美而沧桑。站在张鹤珊的院子里,既能观赏长城的雄浑近景,又能看到它纵深的细节。
据相关史料记载,1568年,戚继光任蓟州总兵后,为全面重修这段长城,专门从浙江义乌等地调集精兵强将,并允许外地官兵家属前来随军守边。长城修成后,部分楼台就分给各家各户守卫,这些家庭就逐渐定居下来,繁衍成为今天的长城守军后裔。除了城子峪村外,在秦皇岛境内374.5公里明长城沿线,还有董家口、花厂峪等158个自然村,聚居着当年长城守军的子孙。
父亲曾经告诉张鹤珊,日军侵华时,包括他在内的3名村民被日军抓去,强逼他们说出八路军藏匿军粮的地方。见父亲不肯就范,日军一把将他从长城敌楼上推下去,没想到他衣服被从墙上伸出的排水渠勾住,捡了一条命。
1968年,父亲去世,那时的他才13岁。父亲弥留之际,嘱咐张鹤珊:要为这一命之恩,守好长城。就这样,从懂事时起,张鹤珊就恪守着父亲的遗训守好长城。
1978年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抚宁文艺》杂志编辑佟涛来到城子峪,他和张鹤珊钻进了一个叫“黑楼”的老城楼。佟涛发现一块残破的石碑倒在杂草中,觉得这块碑命运堪忧,即使不丢失,也可能被毁。他意味深长地对张鹤珊说:“这是历史呀!来,我念,你记,咱们把碑上的字整理出来。”
张鹤珊当时并没在意老编辑的话,心想:“谁会动它啊?这么大块碑,抬走都费老劲了。”没想到不久后,这块碑上的字,竟真的让人给凿没了,再后来连石碑都不见了。
张鹤珊觉得,长城在哭泣,他也在流泪:文物不能再毁了呀!“不然,我们拿什么向子孙后代交代?”也就从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自发保护家乡长城之路。
▲张鹤珊家的3层小楼依山坡而建,南低北高,楼顶上放着“长城保护工作站”牌子。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制止挖墙脚四处遭白眼
3月9日中午1点,上游新闻记者来到张鹤珊家,他妻子说,老张已经出去“巡山”了。随后记者前往找寻,在一处山脚下,远远望着一名老人穿梭于崎岖不平的山路间,一把镰刀一把镐头,步履轻盈,四处观望,时不时背着双手哼唱几句小曲儿。
张鹤珊说,万里长城分为景区和非景区,像人们熟知的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已开放的景区长城,加起来不过1000公里。古长城真正的主体,是那些绵延在高山峻岭之间、几乎无人管理的残垣断壁。通常,人们把这些非景区古长城,称为“野长城”。
张鹤珊所巡视的城子峪长城,就是一段“野长城”。从他家走出百米,就能到最近的长城敌楼。往西3公里,往东4公里,蜿蜒7公里的这段长城共有23座敌楼,这就是张鹤珊的守护范围。制止任何人为破坏,这是他给自己规定的最基本的“保护职责”。
2019年以前,他的“保护职责”是32座敌楼,后来相关部门给他增加了一人帮忙,分担一些他的工作量。
▲张鹤珊说,长城不是简单的一堵墙,它是包括后勤、驻兵、武器补给、烽火预警等功能的一个完整体系。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张鹤珊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每次巡视长城时,他的行头是一把镰刀和一个垃圾袋,或者一把镰刀一把镐头,或者一把镰刀和一小瓶二锅头。他说,镰刀除了能铲去长城上的荆棘杂草,也用于防身;镐头用来捡拾自然掉落的砖块,垃圾袋则是捡拾一些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食品袋等。一瓶二锅头,则是他一个人爬山时,喝酒可以解闷,尤其到了冬天,长城上寒风刺骨,喝点酒才能暖身子。
30年前,因为发展相对落后,这里的村民非常贫困,常靠挖野蝎子和草药贴补家用,甚至有人将长城的砖石拿去砌猪圈。张鹤珊从不让人在长城脚下挖砖石,由此得罪了不少人。
记得有一次,有两人撬开长城砖挖蝎子,让张鹤珊看见了。张鹤珊走到跟前想制止他们,没想到被事先设好的铁丝套刮伤了脚。原来两人是布好局,故意让他往里钻。两人指着张鹤珊的脑门子大笑,还骂道:“活该!长城是你们家的?有能耐搬你家去!吃饱了撑的!”
张鹤珊还遇到村民在长城上放羊,他担心城墙被羊踩塌了,便苦口婆心地劝放羊人,然而却遭来白眼:“长城又不是你们家的,公家不管,你多管闲事干嘛?”
这让张鹤珊愤愤不平,回怼:“长城确实不是我家的,但是你想想,回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如果被毁坏了,回头我们的子子孙孙就看不到古老的长城实体了,不能让子孙后代只在教科书上看到长城。”
“村民们说我老保护长城,放羊、采药、翻蝎子都不让干了,拿啥挣钱?我这是把人家的财路给断了。”张鹤珊苦笑着说,孩子上高中时,他卖掉粮食和老母猪,还差200元钱学费。他走东家串西家,家家都找借口不肯相助,人家等他一出门就说:“有钱也不借给他,看把他能的。天天守着城楼子,管城楼子要钱去呗!”
除了不被村民理解外,张鹤珊还要防止其他风险:城子峪一带山势陡峭,常常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缓坡。有一年冬天他踏雪上山,脚下一滑,从山梁上滚落到山沟里。到夏天,他经常被野蜂咬得鼻青脸肿。
▲张鹤珊看护长城事迹,上过人民日报头版。图片来源/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翻拍
长城“土专家”载誉无数
除了每天上长城巡视,张鹤珊还会寻找石碑等文物,收集涉及长城的一切文化元素。他说,长城的每一座城楼,每一块砖石,应该都有故事。每听到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细心的他都要一字一句地整理记录下来,如《叫哥鸟的传说》《雷击碴的故事》《媳妇楼传说》《白台子传说》《雷击碴的故事》……
有一个叫威廉·林赛(Willia Lidesay)的英国人,知道了张鹤珊收集整理的长城民间传说,便替他筹钱出版。2009年,张鹤珊的《长城民间传说》最终出版,收录了20多个故事。
“一个普通的农民,能不能成为长城学会的会员?”2001年,张鹤珊以农民身份,加入专家学者云集的中国长城学会,曾经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议。当时,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站起来对大家说,“中国长城沿线经过的村庄里,如果有100万农民在保护长城,那我们长城学会将会功德无量!”就这样,一个守护长城的农民,感动了中国长城学会的所有会员。
2007年,他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优秀文物保护员”,同年还被评为“河北省农民十大热心肠人物”和“感动港城十大新闻人物”。
因为保护长城出了名,很多全国各地的游客和驴友找上门,“有来自东莞的、广州的、浙江义乌的。”张鹤珊开心地说,还有各地的专家学者,也来向这个长城“土专家”请教问题,甚至不少外国游客也来到老张家。
张鹤珊柜子里有一个笔记本,里面有用英文或中文写的日记,大多是外国游客留下的签名。
他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和央视关注,2017年11月21日,张鹤珊还参加了央视《越战越勇》节目,登台动情地演唱歌曲《妻子你辛苦了》。张鹤珊说,这首歌是唱给妻子的,也是唱给全国6480名长城保护员的妻子和家人的。为了支持长城保护工作,长城保护员的家人付出了很多。他唱歌水平有限,只想表达心声。“当时几位评委和现场观众都为我起立鼓掌!”张鹤珊开心地说。
43年来,张鹤珊天天凌晨四点起床,风雨无阻地走在长城上。由于家在长城中间,他的巡逻路线一般都分成上下午两段,一段走3公里,一段走4公里,而要全部走完需要耗时5个小时左右,遇到下雪等恶劣天气,时间会更长。有人曾估算过,由于每天不停歇的走,他43年来在长城上走的路,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圈,光胶鞋就穿坏了近300双。
正因为有了张鹤珊的全心守护,他看守的驻操营镇董家口到板厂峪这段长城,保存了明代长城的原始风貌,被专家称为“原汁原味”的长城。
▲43年来,张鹤珊已经穿坏了近300双胶鞋。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长城保护的隐忧与希望
风吹日晒了几十年,彼时年轻的张鹤珊,白发已爬满双鬓。古长城的断壁残垣,却因他的守护而重振古风、百草丰茂。
谈起长城,张鹤珊就停不下来:“长城不是简单的一堵墙,它是包括了后勤、驻兵、武器补给、烽火预警等用途的一个完整体系。长城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设施,它还包括了文化、商业等很多的内容。”
为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