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南方+客户端、新华社、南方网
[]粤港澳大湾区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深中通道
迎来历史性进展!
11月28日上午,海底隧道管内压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标志着海底隧道实现贯通,这也意味着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迈向2024年通车的收尾工程阶段。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第22节与第23节沉管对接缝浇筑作业正在施工,浇筑完成后,标志着主线贯通。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路线起于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并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三地登陆。项目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通车后中山到深圳将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过程中,项目创下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等多项“世界之最”。目前,项目正全力推进房建、机电及附属工程的建设,计划2024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届时从中山到深圳,将从目前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
作为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交通大动脉,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冷知识大揭秘,原来你是这样的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下面按从高到低的空间顺序,从桥面到隧道,给大家揭秘几个冷知识。(详情>>)
深中通道为什么这么“牛”?看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智慧
桥:一跨1666米!“桥巨人”创多项世界之最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的桥梁宛如巨龙一般,在水面上蜿蜒出优美弧线,两边海天一色,开阔而壮观。
其中,一座全长2826米的大桥像一个巨人,矗立在伶仃洋主航道上,它就是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伶仃洋大桥:
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达到76.5米。
大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
大桥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
由于身处珠江口台风频发区,团队研发了全新的气动外形,将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提高到世界最高的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
岛:“海上鲲鹏”:伶仃洋上新地标
从海面上几十米高的桥上,车辆怎样才能安全顺利地开进海底隧道呢?在茫茫大海上首先建起的西人工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西人工岛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足球场,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鲲鹏,展翅在伶仃洋海面上。这里也是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构造,从这里开始,深中通道开始了全长6845米的海底隧道部分,未来汽车将从这里驶向海平面之下,最深的地方将会在海平面之下39米的沉管隧道中行驶。
2016年12月率先开工,西人工岛是深中通道建设在伶仃洋上落下的第一子,茫茫大海上,一座人工岛是如何筑起的?
处于采砂区内,地层复杂,硬质夹层最大厚度达9米,用常规装备和技术,钢圆筒无法顺利振沉就位。建设团队研发了新技术,在海域地基上“磨豆腐”,通过自主研发的12锤联动锤组同频震动,成功将一个个巨型钢圆筒打入海底岩层中,创造了四个半月快速成岛的世界纪录。这座“海上鲲鹏”也将成为伶仃洋上的新地标。
隧:八万吨沉管“参北斗” 海底穿针无缝对接
全长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双洞双向8车道。车辆行驶在18米宽的单向四车道中,感觉非常开阔宽敞。隧道口上方独特的减光结构设计,让人们在进入隧道时,也不会感觉到光线由明转暗的强烈变化,实现视觉上的舒适转换。
为了保证隧道行车安全,深中通道还研发了智慧交通管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隧道内的各种“神经网络”传感器,能够主动、快速发现事故。
正式运营后,隧道中的驾车速度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只需要四五分钟,就可以顺畅地在海底隧道完成一次穿越之旅。
史无前例!深中通道“海底长城”创造了这些奇迹
海底“穿针绣花”:“厘米级”到“毫米级”
其中,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25米,由32个重达8万吨的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如何把双向八车道的隧道放进几十米深的海底?如何确保一次性精准对接、安装到位?这就和天上的北斗卫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项目启动时,恰逢北斗系统投入使用,团队引入北斗的力量,由船上的北斗卫星天线和附近的参考基准站配合,对沉管进行差分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并且创造了连续7节管节毫米级对接的“深中精度”,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的误差5厘米。
水下互通,岛隧之间如何转换?
6分钟左右穿越隧道,就是东人工岛。东人工岛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西接海底沉管隧道,是深中通道深圳端的门户工程。从空中俯瞰,T字形的主线隧道与两旁的匝道隧道桥梁,就像一只挥动着翅膀的海鸟翱翔在海面上。2017年开工建设前,这里还是一片海面浅滩。海砂填筑而成的岛体面积近35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标准足球场。
这里,海底隧道与路面上各条高速公路相互转换,与相邻路网衔接、实现多地互联互通。相当于一个水下隧道和路面上道路互相连接的枢纽,是我国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
深中通道建设时间线
统筹:刘竞宇
策划:于艳彬 黎洁婵 陈榕
设计:汪婉莹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