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荣的这段总结,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但足于概括他的现状——他在一家互联网企业负责市场销售工作,个人时间与工作已经高度捆绑,从周一到周日,生活均被严丝合缝的日程填满。 每个礼拜他几乎都得出差, 一个月至少要飞5、6个城市。
周六晚上,我们坐在宝能城内的一家咖啡馆里,在与我碰面之前,李士荣刚刚结束健身房的力量练习,那是他一天当中,除了睡觉吃饭之外难得的个人时间。办公室和住处均在附近,他只给了我一个小时的对话时间,而后他还要赶回去工作。
个人生活被工作高度挤压,每个小时都要掐点计算的“努力”,让李士荣的月薪达到了5万以上,但他“依然渴望更高的收入”。
工作的缝隙里,他脑子里也在“不停地思考”,思考“这个社会上最新的东西是什么,对我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多数跟财富相关。比如最新的商业风口和它们的上涨逻辑,一个风口颠覆及背后的原因,"你看教培火了十几年,政策一下子就能把他们打下去"。
对于当下的生活,李士荣并未产生过厌倦或怀疑,他直言“比较偏爱这种状态”,且打算保持到60岁。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他的需要,他需要用工作把时间填满。一旦像春节假期一样彻底闲下来,他将陷入“完全不知道该干嘛”的慌乱当中,那种状态,令他恐惧。
工作之外,一个人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追求,在李士荣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经验可循,他生长于广州,童年时父母离异。他跟着老人长大,再未跟父母任一方共同生活。父亲或者母亲的生活状态,对他来说是模糊甚至陌生的。
3年前刚来深圳时,李士荣还会跟朋友们聚会吃饭,渐渐地,这些饭局让他感觉无聊亦无用,便再也提不起兴趣。
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的谈恋爱,有的养宠物,有的喜欢平日四处玩。他也想过养宠物,考虑到自己出差的频率,放弃了。至于谈恋爱,那不是他现在考虑的事情。
在他当前的人生序列里,工作第一,爱好第二,家庭第三。第一项和二三项的锚点是“钱”。
今年李士荣有了个新爱好——滑雪。这是个烧钱的爱好,从基本玩家变成资深玩家,可能要飞往全球不同地方训练,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不会少。目前的条件不允许,他决定搁置这个爱好,先赚钱攒钱,“没达到那个境界之前,先不做。”
而恋爱,组建家庭,就是财务自由后才会考虑的事情,他的自由标准是赚到两到三个亿,计划在40岁之前实现。
——“如果这两年碰到心动的女孩,还没有赚到两个亿怎么办?” 我问他。
——“那会放弃吧。”
——“那不是很可惜吗?”
——“不会。”
——“经济条件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经济条件就是很重要。” 27岁的男孩睁大双眼,似乎要强调话语中肯定的味道。
——“放弃了会不会很遗憾?”
——“不会,万一哪天我挣到了两个亿,说不定我要找她回来呢。”
“你说的跟别人亲密交流也好,内心交流也好,我不需要。”
读书的时候,遇到困惑或迷惘的阶段,他只会问,而不会交流,“问别人这个事情你怎么想,你会怎么做”,“你也可以判定我没有想法,所以你让我跟朋友交流,我都不知道交流些什么,除非是工作、生活里那些具体的事情。”
“总是觉得赚的不够多”
由于疫情,张扬被困在海外某国已将近1年,每个月还着深圳的7000块房贷,9000块车贷。
今年上半年,结婚提上了日程,换房又成了他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2019年他在深圳买了套小房子,想到婚后还要满足老人、孩子的居住需要,他就一心想换个大房子。
但换房不是件容易事,自己的房子只能卖二三百万,如果买套市场价800万左右的房子,按照深圳的限购政策,首付起码得准备四五百万,另外的300万去哪里找,成了这半年他的一块心病。
困在国外的日子也极其难熬,当地治安不好,抢劫时有发生,经济也不发达,到了晚上他不敢出门,网络也不稳定,工作之外能找到的消遣,只剩下了看书。
2013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5年前被目前的公司派驻到海外负责建材销售。当地没有什么生活可言,这份工作他也不喜欢。客户经常提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妥协,“那种状态挺崩溃,也挺上火”。国内老板的饼越画越大,每次听来也让他烦躁,在这里待到第三年的时候,他已打算辞职离开,然而受困于疫情,他只能继续耗下去,“又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