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亢 光明日报 收录于合集 #光明夜读2023 152个
文|小亢
近期,社交平台上,上海宝山区一湿地森林公园外的吴淞口灯塔成为网红打卡地。为了到达这一“野景点”,游客们要扒铁皮门、翻围墙,甚至还要面对涨潮后困于灯塔的危险。
不仅是吴淞口灯塔,很多“野景点”同样让人们愿意不顾一切前往,而这些景点又往往存在于或山势复杂、或海拔较高、或水域较深的地带,让人听了不禁捏一把汗。
对于“野景点”的危险性,官方已经提示多次了,绝不能低估。尤其是前段时间,一位上海的小女孩在海滩边走失最后遇难,令人心痛。她所消失的地点南汇新城海滩,就是一处远近闻名的“网红野海滩”。虽然相关部门明令禁止进入该区域,却并不能阻挡市民游客对于“赶海”的热情。
当然,“野景点”屡禁不止的背后,折射的是人们“另辟蹊径”旅游诉求的提升。传统景点的门票价格、开放时间限制、交通状况,也许给部分游客带来一种“只可远观”之感。尤其在一些网络平台笔记的助推下,游客更愿意去人少、小众的景点打卡,图的就是一股子新鲜感,还能给自己立个独一无二、引领风潮的人设。“野景点”的特色,可能正好补齐了正规景区的不足,也说明同类景色的稀缺,这种诉求是不容忽视的。
博主推荐的翻墙点之一。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 摄
既然人们对“野景点”的兴趣如此之大,那么对此堵倒不如疏。在以安全为先的旅游理念下,管理部门首先可以对“野景点”进行一下分类:哪些是适合开发的,哪些确实不具备开发价值或者危险的。对于前者,可以有序引导、认领和监管;对于后者,管理部门和平台就应该及时劝阻游客了。
还要看到,“野景点”的火与网络平台笔记的流行不无关系。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做旅游攻略,都习惯在社交网络平台给自己“种草”“拔草”,旅行前先看看别人的分享笔记,正成为年轻人的出行新共识。这些笔记平台给人们提供了新鲜的信息来源,但其中的虚假宣传也需要警惕,不少加了滤镜美化的“照骗”景点,就曾让许多专程前往的游客吐槽不已。
网上与现实中的粉红沙滩对比
因此,这给网络平台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是为“避坑”而生,那就得警惕制造出新“坑”。网络平台可以对相关笔记进行监督,比如推出“野景点”的发布分类标签,统一管理;在推荐“野景点”的笔记下方,及时提示出行安全风险;同时避免不合规、危险的行为成为“引流”的关键词。
不少网友对于“野景点”的评价,离不开“人少、僻静、小众、免费、车能到”,这对传统旅游市场也是一个提醒,也许管理部门应该开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