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台山发布编辑部 台山发布
点上方台山发布,关注并设星标,请到文末点个赞
近日
台山海域多处出现“荧光海”现象
刷爆朋友圈
阿布也发了推文
(点击下方蓝色字,查看具体内容)
上川岛惊现荧光海,如梦似幻!
荧光海滩,如梦似幻
美丽背后有什么玄机?
台山海域为什么会出现“荧光海”?
在资深行业媒体人的帮助下,阿布带着疑问联系上广东省两位专家。其中一位是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颂辉,另一位是不愿具名的赤潮相关领域专家(以下简称“专家”)。
吕颂辉教授一直致力于海洋赤潮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海洋赤潮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等部委的项目会评专家,现任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球有害藻华的生态学和海洋学”国际研究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中国海赤潮学会秘书长等职。他告诉记者,这种看起来美丽的“荧光海”,其实就是赤潮,叫夜光藻赤潮。春节前,广东沿海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
▲上川岛的“荧光海”(网友供图)
“荧光海”并不稀奇
吕教授介绍,今年春节前到现在,珠江口两边,从深圳至阳江都出现了“荧光海”现象,有些地方还持续了一段时间。5年前,广东惠东一带第一次出现“荧光海”,当地人不知道,把它当作一个景观,还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叫“蓝眼泪”。其实,如果在出现“荧光海”的海域航船,船尾拖曳起的荧光绵延几百米,更加梦幻。他说,“荧光海”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自然现象,自己从事海洋赤潮研究几十年来,早已习以为常,不觉得稀奇。
▲惠东双月湾海岸的“荧光海”(来源于南方日报)
“荧光海”是夜光藻赤潮
“荧光海”就是赤潮!当阿布请教“荧光海”与赤潮的关系时,吕教授给出很果断的回答。他说,出现“荧光海”现象,是夜光藻在作怪,所以叫夜光藻赤潮。夜光藻是一种常见的赤潮生物,是我国沿海引起赤潮最普遍的藻类。当夜光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密度时,引起水色变化,形成赤潮。夜光藻赤潮主要发生在干旱少雨、天气闷热、风力较弱的季节或者水流缓慢的内湾海域。
夜光藻24小时发荧光
吕教授介绍,夜光藻本身是红色,它像萤火虫那样能发荧光,并且24小时发光,它们发出的荧光只有在天黑以后才看得见,所以我们白天在海面上只看到红色,晚上却看到蓝色荧光。他说,如果晚上有光线,看到的依然是红色。
▲阳江海域的夜光藻赤潮(吕教授供图)
▲研究人员采集的夜光藻赤潮样本(来源于深圳晚报)
赤潮是未解难题
专家指出,赤潮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了数十年,还有很多东西讲不清楚,可以说是未解难题。
对此,吕教授持相同观点。他表示,赤潮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明确,至今还没有人知道出现赤潮现象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污染并非是夜光藻赤潮元凶
专家表示,赤潮和海洋环境污染不是正比关系,不能说劣四类海水就一定会发生赤潮,也不能说一类海水就一定不发生赤潮。因为发生几次赤潮就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这不科学。
吕颂辉指出,赤潮现象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夜光藻赤潮可能与环境污染没有太大关系。他说,能够形成赤潮的藻类非常多,我国就有六七十种,每一种在海水里面引起的颜色变化不一样,每一种它产生的原因也不一样,原因十分复杂。
▲惠东双月湾海岸的“荧光海”(来源于南方日报)
夜光藻赤潮与气温有关
吕颂辉表示,从现在的研究来看,赤潮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他说,广东以往三月份出现夜光藻赤潮的概率比较高,今年一月底二月初就出现了,跟春节前后比较暖和有关。去冬今春,广东虽然经历了一个低温度时段,但气温恢复很快,而且比往年同期要高。突然的温度变化,很可能是夜光藻赤潮发生面积大、涉及区域广的一个比较重要原因。
夜光藻赤潮全国都有
吕颂辉表示,夜光藻分布广,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我国沿海地区从南到北都有。我们南方比较温暖,所以出现最早;稍微迟一点,福建、浙江一带就会出现;到夏天的时候,北方沿海地区也会有。
▲辽宁省葫芦岛的“荧光海”
夜光藻赤潮的危害
吕颂辉指出,夜光藻属于无毒藻类,对海水生物不会产生毒害,所以夜光藻赤潮的危害性不大。他说,夜光藻死亡之后,会消耗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加上它的个体接近米粒大小,如果在养殖区爆发的话,会阻塞鱼鳃,造成鱼缺氧死亡,如果不在养殖区,影响并不大。另外,夜光藻属于吞噬性藻类,人类无需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大力践行“两山”理论
吕教授表示,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海洋生态层面而言,要避免过度捕捞、过度养殖、过度开发,做到多一点退让、少一点污染,保持健康的海洋食物链和生态链。
台山发布(策划撰稿:吴世明 采访记者:李心草 音频制作:罗万红、李心草 旁白:费世江)
原标题:《且听专家“补脑”!台山“荧光海滩”原来是这么回事》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