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阳江海陵岛东岛龟石,璀璨星空,绝美银河,蓝色荧光海海浪起伏。南都拍客刘学林摄
3月12日晚上8点,深圳西涌海滩,海岸线发出盈盈蓝光。南都拍客曾柏源摄
3月13日,惠州双月湾,年轻情侣深夜浪漫打卡“蓝眼泪”。南都拍客李海星摄
3月26日晚,茂名中国第一滩旅游景区附近海域出现“蓝眼泪”。一道道海浪泛着蓝色荧光拍打着海滩,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南都拍客吴昊摄
3月18日,湛江海湾大桥,桨板运动员的船桨激起蓝色浪花。南都拍客黎清摄
3月18日晚,湛江海湾大桥,江面泛起涟漪,像一颗颗蓝色宝石。南都拍客黎清摄
3月5日,阳江海陵岛。凌晨3点时夜光藻数量非常密集。南都记者高永佳摄
进入3月以后,广东阳江、惠州、深圳、湛江、茂名、台山等多地出现“蓝眼泪”现象,并在朋友圈刷屏。“蓝眼泪”随浪袭来,如梦似幻犹如海洋里的极光,许多网友称“美到窒息”。“蓝眼泪”现象引发了各地市民以及游客爆发式的关注,有游客驱车跨城踏浪逐“泪”只为一睹浪漫奇景,有游客甚至在海边搭起了帐篷过夜。
“蓝眼泪”也被网友们称为“荧光海”,引发这一现象的发光生物,主要是夜光藻和海萤。每年春季温度快速升高时,海域藻类也跟着快速爆发,夜光藻是其中一种。夜光藻最早会在1月份出现,一般是在3月底至5月初容易繁殖爆发,6月初便基本消失。
广东今年为何会多地爆发“蓝眼泪”?“蓝眼泪”现象是否与海洋污染有关?“蓝眼泪”是否有危害?南都记者就“蓝眼泪”奇观专访了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藻类团队黄翔鹄教授。
南都:今年广东多地爆发“蓝眼泪”现象,是何原因?
黄翔鹄:“蓝眼泪”是夜光藻所引发的赤潮。“赤潮”是在适宜条件下,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着色的现象。夜光藻发光的生物学原因在于其细胞中存在着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夜光藻类能合成大量储存于细胞内的发光底物荧光素。当晚上夜光藻受到外界刺激时,荧光素和氧气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迅速地发生反应,大部分能量转变成蓝色荧光。夜光藻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在海水中大量繁殖和聚集,当夜光藻细胞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海浪或人为干扰时就会集体发光,形成我们所见的“蓝眼泪”。
赤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气候条件;第二,适宜的环境因子,海水富营养化(海水中氮磷增加)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原因;第三,赤潮生物种的存在。
今年广东各地“蓝眼泪”爆发原因是一个重要课题,还有待研究。
南都:“蓝眼泪”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吗?
黄翔鹄:当夜光藻的细胞密度在200个/升时,只能形成微弱的海水发光现象,而当其细胞密度达到1000-2000个/升时,就会形成非常明显的海水发光现象。夜光藻不含藻毒素,不会直接毒害海洋生物,但在一些相对封闭海域,如果密度过大,会出现大量死亡现象。夜光藻死亡以后,其残体会粘附于贝类的鳃上,阻碍其呼吸并导致窒息死亡;同时夜光藻死亡分解会消耗氧气,分解过程所产生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危害水体生态环境,最终导致渔业减产。
南都:荧光海对人体有伤害吗,在什么情况下不能靠近?
黄翔鹄:海水本身为碱性,赤潮严重时,大量赤潮生物漂浮在水面,会使在海水中游玩的人在感观上不舒服,但对人体本身不会造成伤害。
南都:把海水带回家,能维持荧光吗?
黄翔鹄:采集到的夜光藻越多,发光越明显。可以用浮游生物网采集,装到矿泉水的瓶子里,在黑暗环境下摇动水瓶就可以观察到夜光藻发光现象。摇动力量越大,次数越多,夜光藻破坏得也越明显,死亡得也快。带回来的夜光藻,随着缺乏食物、营养物质逐渐死亡,藻细胞死亡导致浓度下降便不会发光了。
南都:有没有相关检测系统预报荧光海?
黄翔鹄: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正在建设广东省赤潮监测与预警系统,已确定了广东省首批赤潮专家组成员,并计划在广东海洋大学建设粤西赤潮监测站,目前正在建设中。建设好后,可以长期不间断地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报的。
南都:未来“蓝眼泪”会在南方城市扩大范围吗?
黄翔鹄:往年“蓝眼泪”赤潮在广东都有出现,只是范围小,时间短,不被注意。今年“蓝眼泪”覆盖面积是我国整个南海沿海,比较罕见。“蓝眼泪”爆发现象是综合因素所致,部分原因与海水富营养化有关、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我们目前要做的,是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在海洋污染减少、富营养化减低的情况下,夜光藻赤潮会降低爆发的几率,则“蓝眼泪”不会肆意扩大范围。
采写:南都记者 高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