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最长跨海大桥、最长沉管隧道、最精准的“海底之吻”……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岛、隧“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个记录。除了技术上的极大创新,大桥在设计上也兼具深厚的美学内涵。三座通航孔桥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九洲桥又称“风帆塔”,寓意“扬帆远航”;江海桥又称“海豚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州桥又称“中国结”,寓意“三地同心”。
青州桥“中国结” 图片源自网络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当古人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终于变为现实,我们不能忘记背后千万建设者十几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而这其中,就有南大人为这个被英国卫报称作“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世纪工程默默付出的身影。
全程跟踪工程建设 理论研究保驾护航
来自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的盛昭瀚教授团队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进行了全过程跟踪与参与,包括项目咨询以及承担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团队主要由盛昭瀚教授、李迁副教授以及程书萍副教授三位老师及4名博士生和15名以上硕士研究生组成。由于港珠澳大桥项目的筹备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盛教授团队在其中所做的工作也随之变动着。
左一 李迁老师 中间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总监张劲文博士 右一 盛昭瀚老师
(图片源自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在2008年,也就是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前期筹备阶段,盛昭瀚教授团队主要以咨询方身份参与到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管理与规划工作。工作重点为三部分:一是对港珠澳大桥前期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工程决策的权力配置和决策流程;二是参与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组织模式、管理制度、控制流程等方案;三是围绕港珠澳大桥工程属性开展工程文化研究,明确其内涵和后期建设方式。
2009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盛昭瀚教授团队一直全过程地跟踪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建设,承担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跨境重大交通工程管理模式、决策机制和战略资源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课题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跨界工程的决策治理结构和协调机制、不同类型工程管理模式和承发包模式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做法,以及重大工程战略资源分类及其供应链协调管理技术。南大科研团队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及建设单位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老师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各个暑期常驻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岛隧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咨询单位、监理单位等深入了解工程建设现场,采集第一手材料,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工程管理理论,为港珠澳大桥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其他跨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团队中的李迁老师表示,港珠澳大桥这样一项超级工程对于从事工程管理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难得的战略资源,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虽然工程通车了,但对于港珠澳大桥等一类重大工程的管理研究仍将继续,我们会“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
施斌教授团队为港珠澳大桥监测提供先进光纤传感器
施斌,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监测与评价研究。
港珠澳大桥
(图片源自网络)
“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开通了,可喜可贺!这座伟大的跨海交通工程凝聚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和辛劳,而我凝望着它,更有一种特别的喜悦。”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施斌教授向我们表达了他心中的自豪与喜悦,他带领团队为大桥检测部门研制出了能够抵御海洋高盐高湿海况的光纤传感器,为钢桶沉井的安全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围堰开挖过程中需要对钢桶沉井进行变形监测,但由于其处于海水环境中,常规的传感器易于被海水腐蚀而失效,难以满足沉井长期监测的要求。
为此,施斌教授团队历经数周的技术攻关,研制出了能够抵御海水浸泡腐蚀的光纤表面应变计和带式光纤传感器,并设计了一套引线保护方法,为沉井的监测做出了贡献,其中“带式光纤传感器经后续改进,现已在海洋风力电站和钻井平台监测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负责传感器研发的魏广庆博士告诉我们。
布设光纤传感器
“振华17”号货轮运送巨型钢桶
近20年来,施斌教授的团队在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方面,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创造性地建立了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体系,在地质工程灾害机理和理论判据方面取得新突破。已有40余种产品推向了国内外市场,并在300余个重要项目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施斌教授深情而自豪地说道。
心怀壮志踏浪去,碧海作舟云为帆。正是有了无数和盛昭瀚教授、施斌教授团队一样辛勤奉献,勇于攻坚的科研工作者,今日的我们才能看到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国之重器”,今日的中国才能建成这一被英国卫报称作“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宏伟工程。
两岸三地紧密相连,伶仃洋里不再伶仃。港珠澳大桥如同一座屹立于海洋之中的丰碑,展示着大国工匠敢想敢做,脚踏实地的精神,号召着一代代南大人不忘初心,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不断奋斗!
南大青年
文 | 杨昌菊 林玮琦
部分内容引自“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公众号过往推送
图 | 来自网络
美编 | 徐嘉琪
责编 | 薛森阳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