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年轻态,可以生活化,可以国际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李璇
龙山县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土家织锦、咚咚喹、摆手舞等6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中国土家族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等40多个国字号品牌。龙山县近日举行舍巴日活动期间,记者走进龙山村寨,沉浸式体验这里精彩的非遗。非遗传承人用行动告诉人们:非遗,可以年轻态,可以生活化,可以国际范。
古老的咚咚喹,遇上“Z世代”青年
记者置身“中国土家第一寨”苗儿滩镇惹巴拉(美丽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三河绕三寨,洗车河与靛房河在惹巴拉相遇,汇聚成捞车河,三条河流呈人字形,一座丫字形的风雨桥,串起惹巴拉、捞车、梁家三个自然村寨。
微风从不远处传来悦耳的土家传统曲乐《格兹歇》(玩耍来),“配兰木子伞哈拉(昨晚梦见伞打开),一丝打哈列尺拉(团团圆圆我笑醒来),早鼓德岔岔啊磨呼啦(早上听见喜鹊叫哎),毕兹卡列补撮乃嗯周(土家族的客人都来到)。”
“我晓得今天有很多贵客要来惹巴拉,就早早来到土家民俗体验中心等大家。”咚咚喹湖南省级非遗传承人彭继蓉面带微笑。
“您何时开始学习咚咚喹?”记者问。
“受外祖母和母亲的影响,我7岁开始学习咚咚喹。”彭继蓉深得真传。能吹奏的音乐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那帕克》《呆呆哩》等20多个曲牌。
彭继蓉在咚咚喹传统吹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摸索出咚咚喹的双管伴音的吹奏方法。她吹奏咚咚喹,具有发音清脆,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
除了吹奏咚咚喹,她还对制作咚咚喹颇有研究。她制作的2000支咚咚喹,被龙山一家旅游公司购买。
2019年,惹巴拉景区邀请彭继蓉入驻,搭建咚咚喹教学中心。彭继蓉利用手机微信、QQ和抖音等平台,与咚咚喹爱好者交流。每年寒暑假,来惹巴拉开展研学或调研的大中小学生都会积极拜彭继蓉为老师。她手把手向这些“Z世代”传授吹奏咚咚喹。
彭继蓉读大学的女儿受到耳濡目染,每到寒暑假都会跟着妈妈学习咚咚喹。
彭继蓉表示,未来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