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在一片荒漠中间有高高的防洪堤,为什么在连一滴水都没有的河道里,要筑起这么高这么长的防洪堤?”她不理解。
答案是,过去10年中,莫高窟前的大泉河发生了4次极端降雨事件,其中至少三次导致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最严重的一次,洪水甚至冲毁了通往莫高窟道路的桥梁。
航拍敦煌莫高窟
2023年7月23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前大泉河上的桥。
近年来,在“气变”(即气候变化)影响下,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刘君言注意到,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人,城市,还有大量由于过去相对稳定气候条件保存下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早在2021年河南暴雨发生时,在地铁和村庄农田被淹之外,我们就关注到很多文物在大雨中受损。在同年10月的山西暴雨中,也有1700多个古建筑受到损害。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环保组织长期担任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的刘君言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中国西北地区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保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产生了许多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上升和降水模式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次增多和强度增强,让高度依赖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的西北世界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
西北气候变化的风险
西北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然而近年来,一些媒体上频频使用的“暖湿化”表述在专家们看来并不准确。
“我们一说到暖湿,脑子里呈现的就是生机勃勃、水草丰茂的画面。实际上用‘暖’和‘湿’形容西北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它气温快速上升,以及降水量的快速变化。”刘君言告诉澎湃新闻。
近期,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发布了《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以甘肃省为例》报告 (下称《报告》),选取甘肃省为典型案例,从生态系统和文化历史遗迹等角度,对气候变化影响下西北地区文物保护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了系统性考察评估。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有大面积的荒漠戈壁,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低,生态本底条件脆弱,经济、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让这里成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绿色和平资深研究员、《报告》的主要作者李朝对澎湃新闻说道。而这也是理解西北生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
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任玉玉介绍道,西北地区气候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温度上升。《报告》显示,甘肃省1961年至2021年的年平均气温增速达0.28℃/10年,远超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21世纪初,甘肃省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高温日数均显著增加,极端高温日数比2000年以前增加了约5.5天。
而甘肃省降水则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1961年到2022年的线性趋势分布来看,年降水量变化在2000年前后有一个反转,1961年至2000年是下降趋势,2000年之后降水量上升。但与此同时,降水日数是比较一致的下降。
“这说明在2000年之后可能极端降水日降水量变大,因为降水总量变大了,但是日数变少了,也就是说每一次的降水量都变大,意味着极端降水的频次要变多。且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来说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在60年里是西增东减的趋势。”任玉玉说。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石羊河流域气温显著上升,平均年降水量小幅增加,但流域内强降水事件的频次增加显著。《报告》指出,对于西北干旱区域而言,这样的极端降水并不能被有效利用,反而会对植被生长和农业生产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