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巨大黑白船体、复古大烟囱、金属铆钉造型……2016年年底,武汉大江之上多出一艘可容纳1008人的“知音号”蒸汽游轮,游客登上这艘游轮,可体验一场惊艳的文化穿越之旅。 “知音号”是长江上第一艘以20世纪30年代风格打造的大型主题演艺游轮,分上下三层,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采取传统工艺制作,全电推的火力方式运行,配置侧推器让游轮可实现360度调头。设计与装修风格完全仿造上世纪30年代的江上游轮,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老武汉文化。“整艘游轮就是《知音号》文化大剧上演的舞台,三层各具特色的船体空间,灯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厅,浮沉晃动的近百间客房,勾勒了一个漂浮在水上的戏梦空间。”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游客在五福旅游码头换一张旧船票,拿一张老报纸(节目单),登上“知音号”游轮,随游船游弋于长江一桥与二桥区间,将尽情体验、演绎老武汉风情。据悉,《知音号》文化大剧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投资,联合全国“印象系列”总导演、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樊跃共同打造。著名导演、跨界艺术家樊跃表示:《知音号》的创作秉承了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剧中故事取材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大武汉,以知音文化为主题。在表演情境设计上,“知音号”的每一块甲板和客舱空间,都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观众不可预知的故事。长江、船、码头均是线索和背景,旅程中,观众与演员融为一体,共同探究剧情,体验寻找、发现、相遇与团聚的全过程,最后凝聚成触及观众心灵的真情实感。樊跃还介绍,《知音号》在打造两个博物馆:一个是大武汉的城市记忆;一个是人们心中久违的灵魂情感。踏上这艘满载故事的“知音号”,人们将融于其中,与表演者共同完成关于城市、人生与爱的碰撞,直击心灵。与传统实景演艺不同,投资方根据导演的设计,以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的“江华轮”为原型,打造了一条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游轮,并复建一座汉口老码头,船和码头即剧场,今后的演出以长江上漂移的方式进行。船剧同名的“知音号”,取意源于大武汉“知音之城”的历史和武汉人海纳世界的情怀。“知音号”游船将从五福旅游码头出发,一路串联起武汉的地标性地点,最终于武汉客运港码头靠岸,恰是一趟穿越城市、时光的旅程。樊跃表示,无论是旅程还是戏剧,都是触发感触的载体,在船上寻找的是故事,也是寻找自己。“借江水,借船,借一次旅途,最后抵达的是观众自己的内心和记忆。”《知音号》借助“主客共享”的知音理念,整合互联网及传统媒体,打造了全国独有的“一剧三版”和“全程服务”模式。据悉,“一剧三版”是指《知音号》正剧,基于互联网概念的“云剧场”,以及白天打造的青少年戏剧实验剧场——Q版《知音号》。使《知音号》走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玩出“晚上演正剧,白天有亲子,网上云剧场”的24小时立体剧场模式,将剧场搬到线上,全球共享。另外,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导引系统,游客和市民可以慢行或乘坐全国最独特的观光巴士,阅读两江四岸的每栋老房子,每个景观点;GPS定位下的“金手指”服务,将订酒店、订车、订餐、购物、订导游一键完成。码头介绍五福旅游码头、武汉客运港码头与《知音号》连接的码头设立在武汉汉口江滩,起点码头——五福旅游码头,按照20世纪30年代风格设计,突出传统时代文化特色;终点码头——武汉客运港码头,按照现代休闲旅游风格设计。码头周边配套设置齐全,有全国闻名的江汉路步行街、江汉关博物馆、武汉科技馆、沿江酒吧一条街等。 演艺船介绍 “知音号”是长江上第一艘以20世纪30年代风格打造、可容纳1008人的大型主题演艺游轮,分三层,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采取传统工艺制作,全电推的火力方式运行,配置侧推器让游轮可实现360度调头。设计与装修风格完全仿造上世纪30年代的江上游轮,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老武汉文化。游轮上的灯光、桌椅等100多种道具均是仿古造型,营造真实的时代效果和舞美效果,有“移动的博物馆”之美称。与此同时,游轮上提供的咖啡和简餐也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游客登上“知音号”后,将真切体会到百年前的武汉风情,身心实践一场“穿越”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