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法华院位于石岛湾畔,有“一寺连三国”之称,不仅是唐朝时中、韩、日三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社会各界游客观光旅游学习的胜地。
赤山法华院的建立者是新罗人张保皋,今韩国莞岛郡人,后与郑年来到了胶东半岛东端的石岛湾畔。他在大唐生活了18年,立下战功,后开辟了东亚的海上贸易,拿出一笔钱来兴建法华院,以安置当时在赤山浦的新罗佛徒和大量平民。正是由于有了法华院这样一个寺庙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圆仁和尚在赤山两年多的曲折人生经历。
圆仁是当时日本下野国(今为枥木县)人,俗姓壬生氏。他9岁出家,先是师从广智和尚,自15岁起师从日本天台宗创立者最澄大师。
804年,日本大和尚最澄入唐求法,他去的地方正是天台山,自然就习修了天台宗。最澄在唐一年,回国后以睿山为基地从事传教活动。他有众多弟子,而圆仁就是其中之一。
圆仁跟随最澄学习天台宗后,感觉还不满足,他明白要真正搞明白佛法中的博大精深的宗义还必须到中国来。于是在838年,他44岁时终于来到了大唐。
圆仁在大唐9年多的时间里,历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广泛寻师求法,曾到五台山巡礼,足迹遍及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并留居长安近5年。他用汉文写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他的记述涉及唐王朝皇室、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政治矛盾,他与唐朝上层李德裕、仇士良的会见,社会生活各方面如节日、祭祀、饮食、禁忌等习俗,所经过地方的人口、出产、物价,水陆交通的路线和驿馆,新罗商人在沿海的活动和新罗人聚居的情况等。而他在大唐时正好赶上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发起的废佛运动。对此,他的书中也给予了详细的记录,包括下诏废佛前对佛教徒的迫害、朝廷大臣、宦官对废佛的不同态度,不同年龄的僧尼及外国僧人所受到的不同待遇等,这都是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圆仁的这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极具史料价值,后被译成多国文字,引起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威海境内的记录,有利于我们复原大量当时历史的空白。
圆仁来大唐求法前后共9年零2个多月,而其中先后三次来赤山法华院,在这里居住了2年多。这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是他入唐求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实,早在835年,圆仁一行就决定要渡海来唐。当时准备了四艘大船,参与其中的人数达651人。836年首次渡海突遭大风雨,损失惨重,四艘条船报废三艘,有艘船上140人仅20人生还。如同中国的鉴真和尚去日本传经,历尽千难万险一样,圆仁赴大唐也是历经重重困境。837年再度出海,又遇大风,船被吹回吹坏。但他没有放弃,还要努力尝试。838年再次出航,这次虽也有点不顺,走走停停,好在没遇太大的风浪,当年的七月二日抵达扬州。他本想前往天台山,但被当地官员拒绝,后随遣唐使北上至淮安,他要前往天台山的要求又被拒绝,但他还在设想如何留在唐朝境内。
他们一行经今山东诸城、乳山,最后终于在839年6月7日到了赤山浦,登上了张保皋新建不久的法华院。
圆仁与他的助手惟正、惟晓初到赤山后,经过实地了解才对那里的情形有较为详细的描述。他在书中写道:“赤山纯是岩石,高秀处,即文登县清宁乡赤山村。山里有寺,名赤山法华寺。本张保皋初所建也,长有庄田,以充粥饭。其庄田一年得五百石米。冬夏讲说,冬诵法华经,夏讲八卷金光明经,长年讲之。南北有岩岭,水通院庭,从西而东流。东方望海而远开,南西北方连峰作壁。”
读了圆仁的这段记述,再回想一下现在的石岛,它正好位于西车村上方的赤山法华院,那真是千年之后,一点儿也不差呀!“东方望海而远开,南西北方连峰作壁。”不正是如此吗?
圆仁在赤山法华院居住下来,得到了当时文登县政府的同意。他在等待机会去天台山。在赤山期间,圆仁几乎走遍了周围的山山水水,做了大量的调查。这在他的书中都有记录——赤山村居住的全是新罗人,每年八月十五日举行战胜渤海国的团圆胜利节日。从赤山浦到乳山口沿海包括张家埠,有一个新罗人居住的新罗村。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渔业、运输、船工、生意等活动。当地专设了管理新罗人的机构——勾当新罗所。
这“勾当”是个官职,相当于所长。在圆仁居于赤山期间,还在海上征战与做生意的张保皋派了一个叫崔晕的使者前来慰问,并告诉管理法华院的新罗人张泳要好好照顾圆仁大师。圆仁写回信给张保皋,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一次,圆仁在赤山住了8个月12天,他的心还在远方。既然去不了天台山,那就去大唐的都城长安,那里也有他的梦想。在办理好各项手续,特别是取得了文登县放行的文书后,他离开赤山转而北去西进。经牟平、登州,一路北上,先到五台山求法66天,最后终于到达了繁华的长安。当时为840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
圆仁在长安前后4年多,有幸遇到了许多高僧与高官,也见证了长安的风物。845年,五月十五日,他离开长安,一路向东,经洛阳、开封,后南下扬州,又到楚州(淮安),经连云港,于8月27日到文登县的新罗所。
就这样,他第二次来到赤山,可因会昌灭佛,法华院无法再住了,他只好在附近的田庄中居住。
那个好心人张泳还在赤山。他为了帮助圆仁回国,花费近半年的时间专门请人造了一艘船。可有人向上告状,说张泳“送外国人过海”,是违背相关制度的。因此,圆仁欲从赤山渡海回国的计划又搁浅了。到了847年农历闰三月二日,归心似箭的圆仁不得不再次南下,准备寻找回国的办法。
到达楚州时,一条消息传来:灭佛的唐武宗驾崩了,即位的唐宣宗要再兴佛教。圆仁心情虽然大好,但决定回国的想法不变。张泳与他取得了联系,说新罗人金珍有船可以带他回去,要他回赤山浦等候。847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圆仁第三次来到赤山。他在那里购买了粮食,做好了回程的一切准备。同年九月初二午后,金珍的船只带着圆仁扬帆起航了。
圆仁大唐求法的9年多,三赴赤山,前后在那里居住了2年5个月,留下了难以想象的艰难行程与说不完的故事,留下了中、韩、日三国的传统友谊,留下了让后人无限的怀想。 (鞠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