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千古流芳,这就是清正廉洁、万世景仰的包拯。在宋代,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后世则敬称他为包公。包公出生于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庆),扬名于开封。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由天长县令调任端州知州,任职3年。皇?四年(公元1052年),任龙图阁直学士,人称包龙图;嘉?元年(公元1056年)任开封知府。后任京官枢密副使。嘉?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任上,终年64岁。死后追授礼部尚书。
包公于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长官,当时他42岁,是第一次担任州级长官。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他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他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包公为端州成为西江中下游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作了贡献。
在端州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包公“不持一砚归”,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29岁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
包公任端州知州政绩
治理水患 为民兴利
宋时西江水患频繁。每当洪水季节,端州城郊变成泽国。包拯到任后,继前人在城西、城东扩筑西江堤围,与城墙连成一体,把西江河水堵截在城南主河道上。同时,指导民众在城郊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排渍水、筑鱼塘、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城内打井7口,改变居民历年来饮用西江河水或沥湖水的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储粮备荒 兴文办学
在今城内中衙巷与米巷之间,兴建丰济仓,以储粮备荒。为了纪念包拯建粮仓,端州人民把丰济仓所在地命名为“米仓巷”,沿用至今。在宝月台兴建星岩书院,是为端州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
为政清廉 品德高尚
传说中的“不持一砚归”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包公在端州不仅政绩突出,还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如:包公祠,砚洲岛,包公楼,包公井,包公府衙,等等。其中,七星岩的题字是现在仅存的包拯手迹,弥足珍贵。所有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包公文化”。“包公文化”不仅是宋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史研究上很有价值,还在岭南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广东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端州:包公成名和实践治国安邦肇始地
宋康定元年(1040年),由天长县来端州上任,至康定三年到开封当京官之前,包拯任端州知军州事三年。这三年是包拯清官品格的弘扬与提升,治国思想的实践与升华的重要时期,他写的那首明志诗《书端州郡斋壁》便是明证。留下的十三处遗迹、遗址更显示了包拯对端州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的不朽贡献。
包拯到端州之前的知州如刘起陈、范雍、任旦、贾守文之流,或借进贡端砚之名,在朝廷开采限额之外多取数十倍以贿赂朝中权贵,或十足执绔子弟,庸、懦、懵、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引发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李焘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宝元二年(1039年)三月甲寅,广州地界三百余人反宋。包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由天长县知县升任端州知州的。包拯上任之始,便走访乡中父老,察看民间疾苦。端州属南蛮百越之地,州官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备峒寇”,即准备对付从山谷走出来不服朝廷管治的土著俚僚族群。
至北宋初,西江一带原俚僚渠帅残余势力虽表面归顺朝廷,但仍在内部保留世袭农奴制和巫医制。包拯主政端州期间,想方设法使俚僚落后的移动式山谷经济变为定居式农耕经济,曾经响彻山谷田峒的俚僚铜鼓被埋进地下,大量俚僚融合到汉人中去,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南海风涛壮,西江瘴疠多。”其时,端州又出现“春瘴”,瘴疠横行,巫婆四出活动,要到西江取“仙水”治病。比包拯早四十多年任端州知州的陈尧叟,曾在端州推广中医中药,禁巫医害人,但难以禁绝。包拯很敬重梁燮(端州区黄岗镇渡头村梁氏始祖),与他商议治瘴疠的办法。梁燮二十岁中进士,当过南雄州通判,中年举家迁居渡头,是个饱学之士。包拯征询他的意见商定了治瘴疠的药方。之后,受到梅庵惠能井的启示,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开凿了7口井。据清代张渠《粤东闻见录》卷“井水”条云:“肇庆昔有7井,包公守郡时凿。内五外二,以象七星。”张渠还记载:“各署日需岭峡泉,雇夫舟运,穷日之力而往返。论者谓幽溪邃涧之水,饮之消人肌体,不如浚治龙冈旧井,多益而省费。”在不少史籍中对于包公井水的“泉清滑甘”、“食无患害”、“端州之人咸受其福”都有记载。真是“江水何如井水清,一挖甘洌福斯民!”
元末明初本地人董源在《重修包公井记》写道:“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第二井也。在县学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则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 董源所列第一井,在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相传为包公锁妖井,附近有乌台(收妖台)。包公把为祸端州的西江水怪降服,锁在井里。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载:“包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顶岗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屈大均所说的龙顶岗井就是董源所列的第二井,今称大井头,位于龙顶岗之边,宋城西路之南,是包公七井,如今仅存的两井(另一在今米仓巷高要市委宿舍大院内)之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井沿石被打水的绳索磨勒出的一道道深痕,依稀透出历史的气息。
包公存世题刻
治理水患,扩大耕地,为民兴利是包拯治理端州的一大突出政绩。
宋时端州水患频繁,西江经过三榕峡大鼎峡后,分成三条支流倾泻:主干由城南出羚羊峡;一支经南岸、金渡沿宋隆流往金利、高明;另一支沿着北岭山脚从睦岗经七星岩流向水基、民乐桥一带,到鼎湖之后与出羚羊峡的干流会合滔滔东去。以羚山为分水岭的两条峡谷称为双羊峡。两条水道之间的窄长地域,仿佛是一只大竹排,故又有“肇庆竹排地”之说。人们大都集中在“竹排地”居住劳作。本来就地方窄逼,可耕作之地甚少,一遇洪水,低洼地还被淹变成泽国。陈尧叟任端州知州时,开始将干流(通往羚羊峡)河道北岸的黄岗、厚岗、石顶岗、崧台岗等众多小山丘用低矮的堤围连接起来,初步将西江干流堵截在南边河道。
包拯到任后,察看山川地形,遍访有识之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陈尧叟时修筑的堤围加固,并将护城堤围继续向西边构筑,一直延伸到龟顶山下。这样,进一步完善了抗洪功能,还大大增加了可耕种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新增耕地当然成了“官地”。包拯将这些地卖给殷实人家,大量土著渠帅自动遣散属下农奴到端州买地变为封建地主,到新地再招佃农耕种。卖官地筹集了经费。于是,便组织民众开始了修筑沥渠(今称后沥水)的创举。
至晚唐时,西江北岭山下的河道巳渐渐变浅淤积,南边河道开始称为“零羊峡”。开了沥渠,将西江北边故河道的沥水排走,使今北岭山下七星岩至鼎湖一带变为鱼塘、荷塘、种“大禾”(俗称生须谷,米红色)的(朗土)塘与水田。开渠排去沥水,可耕土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