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10:40
诸暨浣江,古越西施浣纱沉鱼之江。如今,江边“栖居”了一群逐梦星辰的人。
10月29日,一参加完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72周年校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研究员、浙江镭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荣臻便急着往诸暨浣江实验室赶,“客户的几个新机型赶着年底交货,正在加紧测试。”
于去年1月投运的浣江实验室位于诸暨经济开发区,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重大项目平台,由诸暨市政府、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承接浙大航空航天学院所有人才科创项目。随着荣臻们的到来,诸暨航空航天产业已然破土。
两年前,浣江实验室所在之处还是一块“工业锈地”。
上世纪90年代,诸暨纺织印染产业快速崛起,诸暨经济开发区集聚起神鹰制衣、华都印染、洁丽雅毛巾等一批行业龙头。时代变迁,潮起潮落,伴随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开发区也留下了成片闲置厂房。
时不我待,如何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盘活闲置土地,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新动能,成为必须着手解决的紧迫课题。经过深入研判,2021年,诸暨市把航空航天产业列入重点培育的三大新兴产业之首。
“培育航空航天产业,诸暨有优势,也有劣势。”诸暨市副市长陈文进介绍,优势有两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诸暨在航空航天细分领域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二是区位优势,诸暨临近上海大飞机制造基地和萧山国际机场。劣势则在于城市能级,比不了大城市,对大项目缺乏吸引力。
如何化劣势为优势?一封信成为契机。
2019年金秋时节,诸暨市委主要领导收到一封来自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信,信中提出校地联合建设科创平台的设想。
“我们想在杭州周边找一座城市开展合作。”浙大航空航天学院相关人士回忆,当时向多个城市寄信表达了合作意愿,深入交流后发现,一些城市对航空航天产业认知有限,有的甚至还有“能不能做”的顾虑。
“诸暨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决心和诚意令人感动。”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浣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钱劲参与浣江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他介绍,疫情期间,诸暨围绕合作模式、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具体问题,积极主动与学院开展深入洽谈。
而在洽谈期间,诸暨经济开发区未雨绸缪,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区内一批闲置厂房实施改造,为项目落地提供硬件支撑。
各方努力下,2022年8月22日,浣江实验室筹建办公室成立。2023年1月,由神鹰制衣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浣江实验室启用。
“承载科研需求的同时,又要满足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孵化需求,浣江实验室模式在国内并无先例可循。”绍兴市委科创办秘书处处长王表坦言,起初,对处于“砸钱阶段”的实验室是否能活下去、走得远,很多人都没把握。
然而不到两年,浣江实验室便交出了一份不可思议的成绩单。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需求,建成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智能无人系统、先进飞行器等8个高能级研究中心,常驻科研人员140人,其中国家级领军型人才13人、省级领军型人才9人。承担科研项目近50项,孵化企业16家。仅人才引育一项,省内众多科创平台便只能望其项背。
去年,浙江省科技厅公布首批19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浣江实验室跻身其中。
浣江实验室是如何打开局面的?
答案藏在机制里——“借鸡生蛋”。浣江实验室成立后,累计引进孵化镭诺智能等16家科技型企业。经协商,这些公司同意给予实验室一定比例股份。与此同时,浣江实验室的一批知识产权也可作价入股。浣江实验室顺势成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些企业依托实验室成长,也成了反哺实验室壮大的绝对力量。”钱劲说。
机制新,活力足。“你现在脚下的位置,就是原来神鹰制衣的打版车间。”10月27日,浣江实验室4楼,工作人员金笑烨介绍,老车间经过改造后变身浣江实验室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陈伟芳带领的浙大科研团队入驻该中心。3个月前,以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为科研依托的镭诺科技搬出实验室,入驻新厂房。
荣臻的另一个身份是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副主任。采访当天,他开车载着记者,一脚油门便驶入了一排红灰色调的镭诺科技新厂房。“像租厂房这类事,开发区提供一条龙服务。新厂房也是由闲置的纺织企业老厂房改造而成。你看这色调,多有科技感。”他乐呵呵道,“从实验室到新厂房,不到5分钟车程。”
解开密码锁,新厂房内,一堵“风墙”格外醒目。荣臻说,“风墙”由公司自主研发,专门模拟生成自然界各种风,以此测试无人机飞行稳定性指标。这类“风墙”此前需要进口,一套至少得三四百万元。公司花了一年多时间实现进口替代,价格直降几十倍。目前订单排到明年。
“一直想创业,如今终于圆梦。”荣臻坦言,因为浣江实验室的存在,他才有机会参与创办镭诺科技,并将10多年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下一步要开拓市场,创造效益,将来反哺实验室,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