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泉归来
王代伦
初冬的早晨,朝霞穿透薄雾洒向大地。我与几位朋友从绵阳出发,驱车上绵梓(梓潼)路,经魏城、信义,直奔53公里的游仙区盐泉镇。
“盐泉归来”,一路上萦绕在我的脑海。
一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建立的魏城县,设置盐泉县。管辖的境域,大致包括今天的游仙区东部、三台县东北部、梓潼县南部、盐亭县西北部一带。盐泉县到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与魏城县一同撤县,归绵州直辖。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叫作“盐泉”的时间,历经唐、五代、宋、元,长达663年。其后1283年至2019年的746年,称作玉河场或玉河乡(镇),在行政区划的地名上,“盐泉”消寂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梓绵镇、白蝉镇、玉河镇,合并成新建制的一个镇,冠以“盐泉”。
名镇言顺,盐泉归来。
今日盐泉(图片绵阳先锋)
二
盐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经济曾富甲一方。
历史上,这里先后两度为县治所(县城)。古县城在距今盐泉场镇3公里的上方寺村上方寺下,依山而建,规模约300亩。魏城建县时的治所开初在盐泉,公元614年迁至今天的魏城。加上盐泉县治所663年,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古县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各朝长达724年,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县城据说毁于明末清初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战乱。城池灰飞烟灭,但地下盐卤犹存。当地干部小高说,今有百姓打一眼水井,盐分仍重。考古发现大量的唐宋时期引流盐卤的陶制瓦筒、管道、盛盐陶罐等物,衙门口、大堂湾、歇马场、狮子坝、火烧平、古井洞等古县城的地名,当地百姓一直沿用至今。
盐泉设县,富甲一方,皆因有盐。《新唐书·地理志》绵州巴西郡盐泉县条载,“盐泉:中。武德三年析魏城县置。有盐”。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东道二》绵州盐泉县条载,“盐泉县:汉、涪县地。后魏于此置魏城县。唐武德三年分魏城县置盐泉县,以地有盐井,民得采漉,为四方贾售之地。《蜀都赋》云‘家有盐泉之井’,取此为名”。
盐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历朝历代皆为国家重要物资。盐业不仅是政府的重要税源,也能带动一个地方经济乃至文化的繁荣。盐泉,当时不能不说很偏僻。但有盐这一稀缺资源,制盐,运盐,吸引南来北往的人们汇聚于此。当时人们主要通过两条线路运盐:一是经魏城沿金牛道至梓潼、广元和绵阳,到川东川西地区;一是经柳池、三合至三台而到遂宁,到川南地区。我们可以想见,那时盐泉商贸的活跃,经济的繁荣景象。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古盐泉文化,地下有盐卤,制盐,盐运生成了特有的盐井文化;苏(易简)氏一族,酝酿出盐泉的状元文化。
盐卤、蚕桑、稻麦等丰饶的物产,更因秀美的山川,古盐泉曾居苏门望族。苏易简父亲苏协为祖父题写《祖司马墓碑》说:“上世宦于蜀,乐左绵山水奇秀,挈宗族居焉。”苏易简之孙苏舜钦在《父祖家传》写到:“祖上遍历名山,遇胜辄留,至左绵,尤喜其地爽润,遂葬亲清溪,占著盐泉居焉。”
苏氏一族,入蜀前就出了苏威、苏环、苏颋三位进士。唐广明年间(880—881年),农民军攻入长安,苏易简的高祖苏传素护驾入蜀,其妻临产而居盐泉。苏传素至舜字辈六代人中,又有苏协、苏易简、苏耆、苏舜元、苏舜钦五人高中进士,而且23岁的苏易简还被宋太宗钦定为进士第一名,中了状元,成为宋代在四川的第一位状元,“开西川大魁之先”。出了两朝宰相,苏检在唐昭宗朝廷为相,苏易简为宋太宗副相。苏易简及其孙苏舜钦、苏舜元,因其为官与作文之成就,被誉为有别于苏洵、苏轼和苏辙的“小三苏”。
苏门望族的为人做官及学问,为盐泉文化作了深厚的积淀。
苏易简的母亲薛太夫人,是一个胸有珠玑的才女,贤妻良母的典范,盐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经常给儿时的苏易简讲孔融让梨、安安汲水、悬梁刺股等故事,“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教子有方,耕读传家,扶善济贫,和睦邻里。宋太宗誉之为“真孟母也”。
苏易简的父亲苏协,为官勤政廉洁,连农民起义军也被感动。苏协任陵州(今四川仁寿县)判官期间,薛太夫人带着苏易简从盐泉到陵州探夫省亲,恰遇农民起义军攻陷陵州城,苏协以为全家人必死无疑,孰料安然无恙。后知是起义军首领因苏协爱民如子,律己奉公,不仅不杀他,还予以保护其苏易简母子。
苏易简更是宋太宗欣赏疼惜的人才。在翰林院时,宋太宗召对御酒,太宗刚说“君臣千载遇”,苏易简“忠孝一生心”就出口。一次在朝廷上,太宗命苏易简以水试欹器,他借机直谏太宗:“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始如终,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苏易简欹器试水之谏,成为太宗治理国家的遵循,对于奠定北宋167年的统治基础具有重要作用。苏易简《文房四谱》,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系统记载和总结纸、笔、墨、砚生产历史和制作技术的著作,对我国“文房四宝”的生产、发展与文化繁荣产生了积极作用。全文收录于《四库全书》,深得国人尤其是书画者喜爱。
盐泉的水土人文滋养出状元苏易简,苏易简一族又成就和彰显了盐泉文化。
今日盐泉(图片绵阳先锋)
三
走在盐泉镇上,太阳晒得暖洋洋的,人们满面如春。
我们登上雨台山,临高远眺,今天的盐泉场镇,如巨幅图画。魏城河清溪水象一条碧绿的玉带,由北而南环绕成两个半弧,粉墙黛瓦的别院与鳞次栉比的楼房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的街道串联起林立的门店市场商铺,宽敞的公路围着场镇周边酣畅的奔跑,其间点缀着葱郁的树木与缤纷的花草。盐泉镇110平方公里,场镇达1.5平方公里,全镇人口4.6万,场镇5000余人,水电气,网络通讯等基础条件较为完善,幼儿园、学校、医院、健身广场、社区服务、政务服务一应俱全。今之盐泉,是古盐泉无与伦比的。
盐泉归来,古盐泉文化正在发扬光大。
进入盐泉,“状元故里”四个红彤彤的大字映入我们眼帘,这里状元文化的氛围十分浓郁。我们随当地干部小张,过了古朴的状元桥,沿着宽敞的状元大道,十分钟就到了状元文化广场。“苏易简纪念馆”展现在面前。纪念馆建成不久,还散发着装修后的余味。四个展厅里分区布置着人物塑像、古碑拓片、书籍、字画、影视、图片、实物等,展示苏氏一族特别是苏易简的成长经历,为人做官及学问成就。二楼还开设了“状元讲堂”。据介绍,镇上还要依据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打造中国文房四宝陈列馆。
在纪念馆里,我们对苏易简有了较为直观形象的了解。状元苏易简从盐泉走出,是家庭、社会、本人乃至山川等综合因素使然;反过来,苏易简对其家族、社会、他人包括今天的我们,尤其是盐泉,产生了重要影响。纪念馆是苏易简及其家族的缩影,是状元文化的阐释与精炼。
状元文化里,苏易简母亲的为妻、为母、为邻等做人的故事与品质,是状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镇上发扬光大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每年都要开展评选’十大苏母’的活动”,赶场的一位大爷饶有兴致地对我们说,至今已评选出上百位“当代苏母”。她们中有的是支持丈夫外出打工创业,有的是长年服侍瘫痪的婆婆,有的是含辛茹苦供养子女上大学,有的是谦让他人和睦邻里,有的是自己富了不忘带动乡亲致富……积极进取,和谐文明在盐泉蔚然成风。
盐泉曾由盐设县,由盐为城,因盐而盛。今天,盐泉镇正在挖掘特色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盐井文化”。
我们跟小高到上方寺村当年产盐的几处地方。我站在田坝中,仿佛置身于当年星罗棋布的盐井旁,打出的盐卤正在顺着瓦筒管道,汩汩流淌。“白头灶户底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清·吴嘉纪《煎盐绝句》)“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火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为雪。”(北宋·柳永《煮盐歌》)师傅们在作坊挥汗如雨制盐,雪一样晶莹剔透的盐粒装袋垒堆,驮运队伍把古盐泉挤得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南来北往的人们在餐馆酒店品吃有盐有味的菜肴,津津乐道。
“镇上准备复原古时盐井村、上方寺村盐井作坊,发展盐浴康养文旅项目。”小高的介绍打断了我的思绪,把我拉回到现实。
我们感觉到,盐泉在发展上是用了心思的。
四
盐泉有一乡村博物馆,初建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馆址在游仙区盐泉学校内。以其建馆时间长,藏品多而全,吸引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
我们驱车到盐泉街,来到颇有气势的朱红色的学校大门口,年轻精干的于校长迎接我们。学校大门旁挂有九块吊牌,其中有“四川苏易简文化发展与研究中心”“绵阳市民俗文化普及基地”“游仙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农耕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我们在大门外老远就看到了教学楼前台阶上状元苏易简的塑像,他仿佛在迎送着盐泉的莘莘学子和参观乡村博物馆的人们。
我们随于校长步入馆前,书法家于江题写的古拙劲正、质朴方严、兼有隶楷神韵的魏碑体“乡村博物馆”横匾,镶嵌在本色柏木柱合围的门顶。进馆的土砖红壁墙上写着“它们去了,影在这里。时间走了,念在这里。你们来了,忆在这里。”用诗的语言表达了乡村博物馆及对于参观者的深意。
馆内有5个展厅,每个都有教室大小,总计近2000件藏品。有陶土带花碌缸、土陶罐、盆碗、雕花太师椅等生活用具,有犁头、龙骨水车、拌桶等耕作生产工具,有陶俑、石俑、木神像、花瓶等装饰品,有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及门阁窗花等局部小件不一而足。精心布局成木质馆、石器馆、瓷器馆、文印电教馆、农耕馆和民间匠人坊。馆藏很多是今天已难见或见不到的珍贵物件。这个乡村博物馆的东西,都是当地农民或社会有识之士自愿无偿捐赠的。于校长说:一对雕花太师椅是朱正享捐的,犁头是郭明金赠的。由于时间长了,当时登记不全,很多已不清楚捐赠的主人了。
林林总总的馆藏,既是物质,更是文化。青少年很好奇。很多城里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还在学校后面20亩大的农耕体验中心劳作,领会耕读传家的要义,体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感受。年龄大了的我们,驻足这些物件前,自己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生活,以及先辈们披蓑戴笠,牵着牛,扛着犁,在大雨中走向田间劳作的情景,历历在目。浓浓乡愁油然而生。
今天一些农村学校,因生源萎缩,很多家长把子女送到城里读书而面临停办困境。我问于校长,盐泉学校情况如何?他说,他们学校现有800多名学生,还有周边梓潼、盐亭、三台附近一些乡镇学生来这里读书的。我想,应该与盐泉积淀的厚重文化有关吧。我们出乡村博物馆,又走到了戴着古代官帽的苏易简塑像前,大家不约而同地说:“状元就是从这里耕读出去的。”
快离开盐泉时,我与镇上干部摆谈了一阵子,了解盐泉今天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子。他们胸有成竹地说:建设“两园”“两带”,打造现代蚕桑产业园、现代种养循环产业园、玉中路观光农旅产业带、清溪河文旅产业带。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就是希望。
在盐泉一天的行程结束。回去没有走来时路。我们驱车经三台柳池上绵盐(盐亭)路,经游仙经济开发区回到绵阳,才下午4点多。盐泉归来,仍是阳光灿烂。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方志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代伦(四川绵阳人,绵阳市游仙区财政局三级调研员,游仙区决咨委社会发展组组长。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供稿: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