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邑icity
4月26日,第一财经旗下的DT财经·城数发布了《2019中国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报告》,寻找那些更适合年轻人的城市。报告用“青和力”来指代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由城市鲜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个人成长指数和城市发展指数共同构成。
综合考虑了城市规模、区域影响力、经济活跃度等因素后,报告将中国大陆的35个城市纳入测评。最终,青和力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如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南京、苏州、重庆、天津、西安、宁波、青岛、长沙。
报告是从商业的维度来解析,因此,四大一线城市中,传统印象比较排外的上海力压印象中更包容的北京而高居榜首,当然,从各项指标来看,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并不大;广州也比移民城市深圳的排名更高些;广深与京沪的差距稍微有点拉开。
新一线城市中,杭州与成都继续领跑,排名最高,分列第五和第六,细分指标上各有优势;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延续其一贯的尴尬地位,排名不及省内的青岛;稍显意外的是,一贯在各大榜单稳居江苏第一的苏州,此番屈居南京之后,排名第九。
报告用城市鲜活指数来评估一座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除了大家熟悉的便利店/商超,盒区房覆盖率、外卖指数等也成为年轻人考察城市生活便利度的新关键指标,它们共同形成了鲜活指数下的生活便利指数,指数更高说明当地政策与环境对新事物的接收度更高。
有争议的是报告用了盒马的数据,因此产生了盒区房覆盖率概念,意思是盒马服务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根据最新的盒马分布数据来看,上海26家高居首位,其次是北京20家,深圳有14家,而地处中部的武汉位列第四,有13家,排名第五的是拥有11家的成都。
当然,因为有阿里,也因为用了盒马数据,杭州在这一项指标的排名占尽便宜,位居第四,高于广州,尤其是在尝鲜丰富度一项中更是位列榜首;武汉因为有较高的盒区房覆盖率,从而在生活便利度排名中位列第四,被认为是新商业对武汉的渗透度更高。
报告中的城市文化指数由文化设施指数、文娱活动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共同构成,分别代表着城市文化艺术生态中的承载基础、活动内容与群体热情。
在此单项排名中,上海以微弱优势领先文化古都北京;广州则以微弱优势超过深圳;成都和杭州在文化设施一项上超过了“文化沙漠”深圳,但在活动资源与文化消费力上依然不敌一线城市。
报告中的个人成长指数用以衡量年轻人在城市中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个更硬核的指标。工作机会指数主要考量一座城市能提供的职位数量;还考虑到城市人所营造的成长氛围,用自我提升指数比较了各城市的培训机构,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持续学习的需求量;而自我关爱指数衡量了与自律和管理挂钩的运动与美容线上消费。
此单项排名中有惊喜的是总排名第16的郑州,其个人成长指数表现突出,排在第七名。其中,机会得分仅次于广州,排名第五;自我提升指数(培训机构数量)也领先于杭州。而在新一轮抢人大战中成绩斐然的西安、天津等城市并没有太好的表现。
报告中的城市发展指数则更侧重于对传统意义上城市实力的评估,更长远来说,好看的经济指标表现与创新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正向反馈的关系。城市发展指数包括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衡量城内与城际交通的交通通达度、衡量城市人收入与消费力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线上人均消费。
北京是城市发展指数最高的城市,深圳因被交通通达度拖累,得分低于南京,南京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区区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江苏省的城市在这一项中均表现不错,位居前十的有南京、苏州和无锡;成都则在这一项排名中跌出了前十。
来源 | 封城榜(ID:fengchengbang)
资料 |《2019中国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报告》
图表 |DT财经.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