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张新闻图片,图片反映的是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清岸绿、货畅其行、船运繁忙的一个瞬间,点赞苏州近年来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疏浚京杭大运河河道,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绿色产业,让古运河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围绕将大运河两岸建成“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这一目标,苏州相继开展大运河沿岸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文物保护、环境提升等工程。作为 “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苏州致力构建高水平的水安全、高质量的水生态、高标准的水监管体系,苏州主城区则要形成“运河贯南北、两河入长江、三江汇黄浦、四湖供清水”的生态水网体系。其中,美景相联的“运河连环画”无疑是苏州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丰富水文化保护传承的杰出“代表作”。
“两违三乱”整治清零
大运河两岸容光焕发
“望亭望亭,望望停停,美过苏州园林。”这是住在大运河边的相城区望亭镇老百姓中流传的打油诗。大运河曾经是苏州老百姓心目中的风景。然而,大运河两岸一度黯然失色。71岁的吕水清是土生土长的相城望亭人,他回忆:“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在大运河边当纤夫的,大运河两边不少都是小作坊、修船厂、建材厂,黄沙都堆在一边,风一吹,眼睛都睁不开。”
近年来,围绕“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美丽苏州建设目标,苏州以“河(湖)长制”“断面长制”为抓手,整治“两违三乱”(违法圈圩、违法建设和乱占、乱建、乱排),叫停关停大运河沿岸污染项目。
2019年初,苏州市对大运河苏州段河道及支流的“两违”情况进行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共排查梳理大运河相关“两违”项目95处,涉及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2019年以来,大运河苏州段沿线各地根据省级“两违”整治实施意见,对确定的问题项目按照“分门别类、有效整改、堵疏结合、完善手续”的原则开展集中整治,陆续关停大运河沿线污染企业。2020年6月,苏州制定印发《市级“两违”项目验收销号规程》;7月,苏州着手开展大运河苏州段“两违”问题项目整改验收和销号工作;12月底,大运河苏州段95处“两违”项目全部完成整改。
改造后的大运河两岸生态环境变美了,老百姓也实实在在地收获了幸福感。
傍晚,苏州高新区大运河边新铺的健身步道成为许多市民散步的好去处,枫桥景区、开放式公园景观与以往破旧、脏乱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过搬迁、清理等方式,相城区完成了大运河沿岸相关地块的清理整治,在此基础上打造的运河公园有薰衣草花海、历史文化街区等,成为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
吴江平望“四河汇集”是大运河苏州段南端的一大景观。近年来,平望镇系统推进大运河、太浦河沿线生活环境治理力度,累计投入数十亿元,持续锁定20个重点整治区块,拆除近10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筑牢大运河“生态基底”。
“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综合考虑大运河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促进大运河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完善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大运河生态保护修复的综合管理机制,理顺区域间、部门间、产业间的关系,夯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基础。
充分挖掘文化底蕴
4年建成生态长廊
大运河苏州段是国家南北水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湖流域一条重要的洪涝调节河道,具有防洪、排涝等重要功能。2017年12月,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复。从2017年工程启动至今,大运河苏州段共加固堤防151.48公里,同步完成142.17公里的景观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建步道106公里,完成动迁民房253户、企事业单位188家。大运河两岸形成了防洪安全、环境整治、遗产保护、健康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五位一体”的生态绿廊。
苏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处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负责人王卫介绍,这项工程严格按照“1+2+N”功能定位要求实施,“1”为文化带建设,“2”为防洪达标和环境整治,“N”为因段施策,因地制宜,叠加步道、景观、休闲、健身等功能,在“一带、两心、四镇、八园、多点”的总体布局下进行细化,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底蕴,并将生态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其中。
姑苏区枫桥景观节点位于枫桥风景名胜区的北侧,于今年打造完成,南北长约830米,东西宽约45米,设计面积为3.7公顷。王卫介绍,为延伸枫桥景区内涵,在文化主题上与之呼应,功能上形成互补,同时完善枫桥景区的游览体系、彰显苏州特色,姑苏区在加固沿线堤防的同时结合规划理念,建成了“落水听音”“知音佳话”“渡影听涛”“苏韵乐坊”“疏影秋声”等5个主题段。“以景观为载体、诗曲为媒介,展现古城苏州水乡风韵和老苏州市井生活。”王卫说。
在吴中区新家桥西侧,约2万平方米的大运河开放式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是2020年10月吴中区大运河堤防加固工程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吴中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吴政言告诉记者,该公园整体标高是以满足防洪要求来设计的,同时也响应了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除公园外,吴中区还在大运河边上建设了休闲廊架、健身步道、篮球场等,真正实现了‘1+2+N’功能。”吴政言说。
清淤疏浚兼顾文物保护
通航能力历经3次飞跃
苏州市水运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小健介绍,在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大运河的货运量向来占据着“半壁江山”。过去,由于年久失修,坍塌淤塞情况严重,日益增长的运输量使航道不堪重负,堵塞和水上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成为制约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1987年到2019年间,大运河苏州段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整治,使古老的航道重新焕发了生机,为苏州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1987年4月至1992年6月,大运河苏州段开始了第一次整治,整治内容为按四级航道标准实施改道工程,新辟横塘至宝带桥9.3公里新大运河。第一次整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因为大运河通过环城河而对城市建设、沿线环境和文物保护造成的不利影响。历时5年的建设中,共新建护岸14.53公里,改建新建桥梁6座,移建古桥彩云桥,完成投资7675.1万元。改道后的航道顺直平稳,航程缩短1公里多,船队航速提高1.4倍,大运河通航能力增加了1倍以上。而且,通过此次改道工程建设,避让了宝带桥等国家重点历史文物和澹台湖等景观,把吴门桥、觅渡桥、宝带桥和寒山寺、枫桥、石湖等人文景观串联成水上游览线路,实现了航道建设和文旅发展的双赢。
不过,仅仅是局部整治无法全面缓解苏州城市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993年3月至1997年8月,大运河苏州段整治工程再次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4.8亿元。此次整治分成4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整治五七桥至横塘段,长24.26公里;第二阶段整治吴江三里桥段,长3.86公里,整治方式为裁弯取直;第三阶段整治宝带桥至吴江试剂厂段、吴江加油站至平望草荡口段,共30.9公里;第四阶段实施五七桥至平望草荡口段67.8公里航道的完善工程和标准化、美化工程。
到1997年8月竣工时,此次整治共新建驳岸68.48公里,加固驳岸63公里,改建桥梁21座,新建停泊锚地6处,疏浚土方928.4万立方米。整治后的大运河苏州段全线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可通行500吨级船舶,船舶航速是原先的1.7倍,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减少,运输效率有效提升,通航能力实现了二次飞跃。
10年之后,大运河苏州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于2007年启动。此次整治航道里程共81.455公里,经过12年的艰辛建设,于2019年完成了航道护岸工程和水下疏浚工程,同时完成桥梁改建16座,建成吴中水上服务区,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整治后,大运河苏州段可通航千吨级船舶,通航能力实现了第三次飞跃。除了极大地提升了水运能力,第三次整治还对沿线的环境保护、城镇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节约型、低碳型社会的创建。
同时,在第三次整治过程中,苏州港航部门积极做好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对文昌阁、横塘驿站坍塌的护岸进行基础加固;对寒山寺、宝带桥段航道中心线进行调整,设置警示标志、防撞设施;对古纤道开展保护性维修,并收集古青石,采用原工艺修复驳岸,还原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