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周兴悦为姐姐上香
下图北京知青周兴芳之墓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一个更加思念亲人的日子。
清明前夕,北京市民周兴旺和家人从北京起程去云南看望他们已故的姐妹周兴芳。此行,他们的心情沉痛万分。临行前,他和妹妹周兴悦流着眼泪对记者谈起他们的亲姐妹——北京知识青年周兴芳令人心碎的故事。屈指算来,周兴芳长眠于西双版纳已经整整36年了。
1969年11月,一个寒冷的冬天。年仅16岁的北京知青周兴芳,告别父母兄弟,背起行装,来到了云南建设兵团,谁知她这一去竟再没有回头,她把自己花季般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贡献给了祖国边疆。36年了,没有一个亲人来看望过她。36年了,在冥界,周兴芳是否也在孤独中企盼亲人?
其实,为了建设云南而献身的知青还有许多许多,周兴芳只是这千万个知青中的一员。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记载,1956年至1972年西双版纳农垦系统和农村共接收安置各地知青共56162人,其中北京知青3051人。在西双版纳东风农场有一座龙泉公墓,除了周兴芳,那里还长眠着70个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的知青,其中有11人来自北京。
西双版纳的龙泉知青公墓
1968年,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大批知青被分配到云南西双版纳建设兵团。这些知青,将自己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些人甚至因公或因病献出了年轻生命,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培育的橡胶树苗,如今,已长成莽莽胶林……
睹树思人。当地政府和乡亲们始终没有忘记知青们。两年前,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为纪念那些献出生命的知青而兴建了龙泉公墓。公墓于2003年6月破土,至2004年元月落成。
寻找周兴芳之墓
36年过去,逝者如斯。周兴芳牺牲后,她的家人们竟没能去看望一眼安眠在西双版纳的她。不是家人无情。在那动荡不安的“文革”时代,居住在北京的周家遭受到灾难性冲击。当时,周兴芳的父亲被关押,母亲也被“打倒”,失去自由。周家兄弟姐妹共有7人,大的才刚十几岁。周兴芳去云南后,全家人颠沛流离,生活无着。父母自身都难保,更保护不了孩子,兄弟姐妹还小,都四散谋生,又怎能顾及他们的姐妹周兴芳呢?这些年来,周兴芳的家人一直在四处打听她的下落。他们找过国务院知青办、地方军区领导、地方政府,能想到的地方都查过了,越来越觉得山高路远,大海捞针,机会渺茫。去年,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找到了周兴芳的墓地。
2005年10月25日,周兴芳的妹妹周兴悦一行人第一次从北京出发远赴云南寻找姐姐。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再从西双版纳景洪市驱车25公里到东风农场,终于来到姐姐长眠的龙泉公墓。一路上她们无处不感受到云南人民对知青发自内心的赞叹和尊重。当人们知道她们的来意时,都说:“你们早就该来呀。”“知青们造福了云南边疆,那一片片橡胶林都是他们垦荒种下的,北京的知青爱学习,素质高,都是些好娃娃呀。”
周兴悦一行人在龙泉公墓得知:姐姐周兴芳于1970年8月14日因公牺牲了。当时她年仅17岁,在云南工作了不到一年,就和亲人们永远地诀别了。
1969年11月,16岁的周兴芳从北京被分配到云南建设兵团一师二团(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和那个时代的所有知青一样,她和当地的农垦工人和各族人民一起,建设着西双版纳这个中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她和知青们白天上山挖梯田、刨树坑、垦荒种树。夜晚还要参加各生产队的政治学习,站岗放哨,保卫祖国边疆。
当年的知青太苦了
在西双版纳,知青们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在劳作之余,还要考虑自己的温饱。从“文革”开始至1975年,农场把私人养一只鸡、种一棵菜,都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知青们经常是就着稀稀的韭菜汤下饭。边吃边幽默地说:我们吃的是“九菜一汤”。知青的住所极其简单,是用竹子编成篱笆,再糊上泥,盖上草顶,这种简易的竹笆房和竹笆床就是他们的栖身之处。干活时,他们还要冒着被毒蚊叮咬、被毒蛇咬伤的危险。他们就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老知青惦念墓碑下的战友
知青公墓坐落在龙泉公墓最前边的高档一区。墓碑旁种着一排排小树,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为他们打扫,每年都会有老知青结伴来农场祭奠他们。带瓶酒,拿束花,捎点家乡特产……他们曾经是亲密的战友,如今却生死两茫茫。这些当年的知青,现大都在50岁上下,如今他们少数人当了“官”,多数人的生活依然很苦。这些人中有的下了岗,有的提前买断了工龄,还有的身体不好只能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然而,他们中一些知情重义的人,即使再困难每年也会打张车票来悼念战友亡灵。
去年12月,由当年从重庆插队到西双版纳,并一直留下来的老知青李祖文、蒋宝渝和李晓玲等人发起组织了“六五年重庆知识青年赴西双版纳四十年纪念交流座谈会”。共有750名来自重庆、成都、广州和武汉等地的老知青重返这里,共叙友情,悼念战友。
公墓管理处负责人张勇介绍说:“当年周恩来总理曾接见过第一批从北京来的55名知青,其中有两名知青现在就安葬于龙泉公墓。近年,越来越多的老知青来这里扫墓。他们一来就扑倒在墓地前,哭得惊天动地。不过,知青的家属来这里还从没有过,周兴旺、周兴悦兄妹是第一批。”
在农场,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知青大姐,她的丈夫牺牲后,她就毅然留在当地守护她的至爱亲人,这一守就是30多年。两年前知青公墓建成后,每逢清明她都会过来,流着眼泪为她的丈夫和其他没有亲人来看望的知青上香、烧纸。
挂泪的墓碑
当周兴旺、周兴悦站在周兴芳的墓前时,已泣不成声,心情沉痛而愧疚:“你16岁一去无回,而亲人36年无人顾及你。今天,我们来看你了……36年中家人没能找到你,是我们冷落了你,我们对不起你呀。以后,亲人们会常来看你的……”周家兄妹哽咽着说。农场的工作人员也陪着流下眼泪。
随后,周兴旺、周兴悦和家人还举行了庄严的祭奠仪式,为长眠在此的另外70名知青上了香。周兴悦细心地擦拭着那一块块墓碑,嘴里念叨着:“哥哥姐姐们,安息吧!我们也来看望你们了……”眼泪一滴滴洒落在西双版纳胶林深处的墓碑上。
新闻背景
1968年,中国正处在周兴芳时期,知青便是那一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他们都是初、高中毕业或尚未毕业就被分配去农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学生。这期间,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青年学生,大都被分配到内地和边疆各省(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农场和农村。
西双版纳接收安置知青始于1956年,大规模接收安置则是从1968年开始的。同年2月,北京55名“老三届”(指1966年、1967年、1968年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知青,自发组织并经周总理批准来到西双版纳,拉开了1968年底大批知青到西双版纳的序幕。同年12月,首批上海376名知青到达西双版纳。此后,大批北京、上海、重庆和本省昆明以及思茅、墨江的知青来到西双版纳。周立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