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日,习主席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看望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官兵时刻牢记习主席嘱托和期望,谱写了新的荣光——
灿烂星空,大漠航天人放飞梦想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官兵正在进行火箭吊装。马崇鹏 摄
从女娲补天到嫦娥奔月,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瑰丽而绵长。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徐徐着陆。着陆的地点,在戈壁深处,一个叫东风航天城的地方。再具体点儿,是在两条铁道的交汇处。
这两条铁道,一条是老式铁轨,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逶迤而来,长约270公里,半个多世纪前,一穷二白的中国航天从这条铁道上艰难起步;另一条是20米宽的现代化无缝钢轨,直通1500米外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
两者的交汇处,是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单层测试厂房,也是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组装测试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政委夏晓鹏告诉我们,两条铁道的交汇点,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起点。在这里,中华民族开启了载人航天的新征程。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冒着严寒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望慰问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视察厂房时,习主席动情地说,踏上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土地,看到你们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我感到很高兴,祖国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
那一刻,大漠航天人倍感亲切、倍感振奋;那一天,冬日航天城那样温暖、那样荣耀!
近3年来,大漠航天人牢记强国梦 想,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不仅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而且面对航天发射高强度、高密度的严峻挑战,创造了两天之内连续执行两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纪录。
近3年来,从酒泉到北京,大漠航天人与主席心连心,牢记主席的嘱托和期望,怀一腔赤诚再接再厉、开拓进取,续写载人航天新篇章。
“温暖!有力!”两年多过去了,谈起当时与习主席握手的感受,试验技术部高级工程师安金霞依然洋溢着激动与幸福。
那天,习主席与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一一握手后,又亲切地询问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这里安心创业时,安金霞回答道:“因为这里有干事业的平台,有优秀的团队,还有党和人民的支持和关心。”
“当时的回答完全发自内心。”安金霞回忆说,最初选择来到这里,是为了追随同为航天人的爱人。然而,15年过去,她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应用软件方面颇有建树的青年科技人才,其实这些年她选择离开的机会很多,可静下心来,她却怎么也割舍不下这片广袤的戈壁。这里,个人的事业和追求,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光荣和梦想,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深沉的“纽带感”,让安金霞这两年更加忙碌,几乎是以“奔跑”的速度完成了飞行试验评估中心总体规划设计和基地数据中心论证,为“云计算”时代的航天事业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宁静——是这些航天人谈起这片戈壁时一致的感受。樊忠泽,西安交大博士,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父母一直不知道他的具体工作。直到那次,在电视上看到习主席和他亲切握手,老父亲难掩激动,打来电话:“好好干,别给国家丢脸!”这两年,在原专业硕果累累的他,主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完成了新的转型。他说,科研人员的事业必须最大程度地融入强国梦想,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焦天恕,毕业于北大化学系,在特燃供应专业当了18年的“幕后英雄”;郎定川,这位电力专业的高级工程师,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在这片戈壁一扎就是30年……他们,都曾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却甘愿“隐姓埋名”在这片沉静的戈壁。采访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尽管与当年的大学同学建立了“微信朋友圈”,但他们几乎都是“潜水者”。他们说,我们的价值,也许同学不知道。但习主席知道我们,祖国和人民理解我们。
绚烂——是这些航天人谈起事业时相同的表情。脸颊有两个酒窝、笑起来十分阳光的吴华,因为专业的缘故,不能详细地谈及自己的事业。但他说,这两年看着科技发展不断提速,心里很享受那种“暗爽”的感觉。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带头人,尽管身处戈壁,吴华的思维却很超前,这两年带领团队创造了同时并行开展5项任务的纪录,荣立集体二等功。
斜阳下,弱水河畔的红柳和白杨沐浴着金辉,为冬日的戈壁添上一抹温暖而动人的色彩。沿着铁轨一路向西,我们走进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那一天,习主席专门来到这里,瞻仰了聂荣臻元帅墓和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勤务站战士刘旺是当时的礼兵。“虽然只是普通一兵,但那一刻,却感觉自己与主席是如此亲近……”如今,刘旺晋升为中士,当上了班长。去年刘旺带的新兵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新兵杨健,看到了习主席视察时的照片后,他觉得当兵来到这片戈壁,“来对了!来值了!”
作为大漠航天人的精神家园,这个陵园承载的光荣和梦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射前夜,记者在火箭发射塔的箭上工作间见到了年轻的操作手李明泽。沉稳的口令,熟练的操作,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刚来大漠不到一年的“新兵”。李明泽说,虽然没能亲历习主席的视察和接见,但时时能感受到习主席给大漠航天人带来的温暖、鼓励和期盼……一年4次圆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就是我交给习主席的最好答卷。
从校园到戈壁,李明泽也有过落差。他的师兄——一位已在这里安家落户多年的科技人员,带他走进陵园,那700多块沉默的墓碑,让他读懂了一代代大漠航天人的丹心铁骨、热血担当。
站在高高的火箭发射塔下,李明泽遥指那条1500米长的无缝铁轨和那端的厂房,为我们描述着中国航天的新梦想——完成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实现载人登月,并开展深空探测工程……深邃的天幕下,这位年轻的航天人仰望星空,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