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路带动,成渝交通水陆互补,道路多元,成渝两城真正水乳相连,沿途的城镇才能真正紧密围绕成渝双子星座城,成为一根藤上的大小西瓜。唐宋明清以来,成渝为双中心的经济商业文化网络中的大小城镇群才真正出现,这才为今天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今天成渝一体发展,就是这条巴蜀文脉大藤数千年发展的最大成果。
有趣的是,李白之后,唐宋兴起了李白《蜀道难》写的是三峡水路还是陆路蜀道的争论,是蜀道易还是蜀道难?直到郭沫若写出“蜀道易,易如履平地”的颂歌才暂告段落。这个由难歌到颂歌的过程,就是蜀道陆、江、空立体交通,从古到今千年历史发展梦想实现的过程作背景的。
明清驿道响起马蹄声
成渝两地陆上官方驿道的贯通,在学界多认为从明朝正式开始。
早在朱元璋称帝当年,他便下令整顿和恢复全国驿站。次年,又把元朝时设立的“站”全部改为驿。史料显示,成都锦官驿、龙泉驿等成渝古驿道上的主要驿站,便从明朝开始。至于从成都过简阳至重庆的这条陆路为何被称为东大路,则是清康熙6年时,朝廷继续在四川大规模设置驿站,并且分为东西南北4路的缘故。根据《四川通史》记载,东路正是从成都水、陆总驿锦官驿出发,经得胜场、沙河堡、大面铺至龙泉驿,再一路向东蜿蜒,过简阳、内江,直到“奉节之小桥驿”,这也是明清以降连接成渝的主要道路。
谢元鲁认为,明朝在四川开辟陆路,和中央王朝对四川的统治比较薄弱也有一定关系。“川南少数民族聚居,多次叛乱,影响水路交通安全。此时加强陆路交通建设由此变得必要。”
这条道路曾经如何繁忙?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介绍,锦官驿作为明清时期全省最大的陆路马驿以及最大的水驿,在明朝时曾记载日支驿粮百石,蔬菜银100两;在这里置备入藏物料,竟用银高达13万两。到了清朝,政府每年要为驿站划拨的运营经费达到3927两白银。即使作为东大路上普通驿站的龙泉驿,也是规模了得。根据明天启年间冯任修的《成都府志》(当时简州隶属于成都府)记载:龙泉驿配备旱夫60名、厨子6名、马45匹,每年要花2600多两白银。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东大路上有大量过往官员和需要派发的文件。
连绵的驿道串连起了沿线古镇,并最终根据10里一铺、60里一驿的邮路要求,让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