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峪铺村地处武陵山脉,溇水北岸,九折坡下,最高海拔1030米。因村内有一条自东面的九折坡延至西面的毛家峪约十里长的山峪而得名。当年的长峪铺山石林立,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当地人称之为拉屎不生蛆的地方。他们曾流传着一首民谣:“长峪铺,穷山峪,瘦坡烂地干溪沟。十年九旱少收割,苞谷红薯野菜粥。养女莫嫁长峪铺,男儿未娶白了头。栉风沐雨花家凸 ,龙虎天坑泪肆流”。
其实,像我们这一代人对长峪铺并不陌生,因为当年长峪铺是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是一个时代的典范。那时,一批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这里扎根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批批共青团员,基干民兵来到这穷乡僻壤支农援建,一批批青年学生不远百里到此参加社会实践。当年我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代表曾步行40多公里,加入到这批劳动大军之中,参观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生产劳动。40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长峪铺,当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省“三八”红旗手,而今已是耄耋老人的黄炳秀大姐,一直兴致勃勃地陪着我爬九折坡,登花家凸,行走青石路,驻足石拱桥,漫步村上村下,纵观那里的古树、古寨、古遗迹,目睹那里的山山水水,心中的暖流阵阵涌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峪铺人为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在黄炳秀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劈石造地。用十年时间投入数十万劳动力,开垦花家凸,大战九折坡,开发白竹林,整治甘溪沟,可以说,长峪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印记,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他们的汗水。十年里,炸掉了六千多个岩凸,搬走了十多万方岩石,砌成了数百条共五十多公里长的石墙,堵塞了53个天坑,运进了20多万方“客土”近万方河沙,建成了八百多亩梯地,整修了两座水库和40多座山塘,建起了一座支农池和数十个畜水池,彻底改变了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我的印象中,当年的长峪铺人不仅是苦干实干拼命干,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十分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尊重科学,注重创新,率先在大队成立旱粮生产科研队,组组都有科研员、植保员,在县旱土作物科研所的指导下,成功摸索出旱粮作物“两季三熟”制。粮食亩产达到1100斤,在原来基础上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600多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12倍,从此,长峪铺开始告别贫穷,旱粮稳产高产的经验传播到全县、全省乃至全国。
1973年秋,慈利县委作出“远学大寨,近学长峪铺”的决定,湖南省委授予长峪铺“南方大寨”的荣誉称号,时任的省、地、县的主要领导纷纷亲临长峪铺视察指导,从此,一个学大寨、学长峪铺的热潮在全县、常德地区及全省范围内蓬勃开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年,长峪铺坚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发展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用自己的双手,绘制出更加绚丽多姿的美丽画卷。
在一天的走访中,有不少乡亲拉住黄炳秀大姐的手,情不自禁地说:“您在家里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哺育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队里,您扛起带头人的大梁,十年磨一剑,硬是改变了长峪铺贫穷落后的面貌,谢谢您为村里打下的好基础,做出的大贡献,我们老百姓永远不会忘记您”。
而今,长峪铺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交通四通八达,家家盖起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多数家庭有存款,一半以上家庭坐上了小汽车,举目望去,新村部、卫生室、科研所、村史馆和文化体育广场样样齐全。近些年来,长峪铺村先后被授予慈利县“美丽乡村”,湖南省“秀美村庄”,国家“绿色村庄”等荣誉称号。一个风光秀丽,有人文故事的长峪铺已成为市、县乡村旅游的景点,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慕名而来,流连往返。
走进长峪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老百姓脸上布满了幸福的笑容。党支部书记王生龙深情地介绍说,我是俺村里党支部书记的接力人,从黄妈妈到我父亲都是村里的老支书,我们共同见证了长峪铺的发展变化,感受到长峪铺人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党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好政策。同时,也不会忘记过去那一代人的艰辛付出,留下的宝贵财富。
筚路蓝褛咒逝川,天翻地覆换新颜。在这里,我用一首打油诗来描述长峪铺人的幸福生活。
满目青山翠欲滴,遍地花开香飘外。
梯地处处结硕果,楼房栋栋排对排。
身居高山喝好水,小车开进田野来。
村容村貌洁如玉,长峪人民乐开怀。
站在花家凸上,凝视眼前的一切,不能不赞叹长峪铺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秉承着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作风,创造出劈石造地,“两季三熟”的奇迹,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和汗水,传颂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感到,每当来到这里,无不就是一份感情,一份牵挂,一份期盼。
长峪铺的实践,让人更加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道理;长峪铺的精神,必将在溇澧大地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芒;长峪铺的明天将会更加幸福美好!
(文/图作者:曹儒国 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原主任、常德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说明:经作者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