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14:13:41港口圈编辑:国际船舶网我有话要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谈起内贸箱航运市场,“三足鼎立”一定是行业内的普遍印象。泛亚航运、安通控股、中谷海运三大班轮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三者相互制约,使内贸箱航运市场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之势。但任何平衡都只是历史发展中一时的风平浪静,内贸箱航运市场究竟是如何发展到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未来又是否会从平衡中走向巨变?在内贸箱航运发展的历史风云中,一切都有所解答。
图1:截止2018年各班轮公司内贸运力情况
注:泛亚航运运力含长江和珠江内河驳船运力。
可以看出,泛亚航运、安通控股、中谷海运三家班轮公司的内贸运力份额已超过80%。
第一阶段:诸侯分封(1996-2002)
从1956年开始,我国开展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但是由于条件不成熟,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几起几落,发展曲折。
1996年底,由于外贸政策的调整、国际集装箱发展过热及运力过剩、运输结构变化等原因,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1996年12月,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厦门);1997年海口青年实业公司经调查研究设计构筑了以上海为枢纽、长江下游、南北沿海T字型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并与山东通达公司、深圳大洋公司联合开通了上海至蛇口、海口、广州的南方航线。上海至南通、江阴、南京的长江下游航线及上海至青岛、天津的北方航线。1997年4月,中海集团投入一艘614标箱全集装箱船“林园”轮,开辟了广州蛇口、厦门、上海航航线,开通南北沿海全集装箱班轮航线,标志着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7年5月19日,册东泛连公司又开通了青岛、上海、广州内贸集装箱航线;1998年12日,中海集团投入1008标箱“向平”轮运营内贸航线,标志内贸箱航线进入千标箱时代。
从1996年12月上海龙吴港务公司开通我国首条内贸集装箱航线至今,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速达两位数以上,内贸箱吞吐量占总吞吐量比例从1997年1.9%提升至2018年35%,达7000多标箱。
图2:1997-2018年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率
图3:1997-2018年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占吞吐量比重
1997-2002年间,主要有中海、中远、长航、青岛海运等航运企业在外贸航运基础上,切入内贸箱航运。由于内贸标准箱化航运起步远远迟于外贸箱航运,作为初入场的公司,大多是抱着试水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谁变动思路快,谁就能占领市场。1997年南青公司实施“以上海为枢纽,构筑中国沿海、长江下游T字形水路运输网络,用市场的方式组织各种生产要素,以散装的价格切入市场,大规模拓展国内集装箱水路运输业务”的战略方案,1998年完成海运量57989标箱,占国内水路集装箱运输总运量的40.7%。作为内贸箱航运首次完整发展的1998年,南青暂时拔得头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海集运抄底国际市场低廉的船价,补充内外贸箱航线的运力。到2000底,中海集运以14000标箱箱位、10条内贸航线挤掉南青,取得头把交椅。同时,中远也不断增加内贸运力投入,进入内贸箱航运前二。
第二阶段:诸子百家(2002-2010年)
2002-2010年,国内先后有安盛船务(2002)、中谷新良(2002)、烟海集箱(2003)、洋浦中良(2004)、和易海运(2004)、烟台海运(2005)、信风海运(2005)、东方海运(2005)、合德物流(2005)、阳光速航(2009)、港泰海运(2009)、海南泛洋(2009)、大新华物流(2009)等船公司成立。除中海、中远和南青牢牢占据住五强席位外,其他船公司相互争夺剩余两强之位,年年都进行更新换代。
图五:2010年内贸船公司的运力及市场份额
这一时期,无论市场运力如何调整,前五家公司始终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由于正值内贸箱航线高速发展期,即使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南青也牢牢把控着前三的位置。但同时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其他资本以及老牌民营航运企业借用前期的资本积累,开始冲击“诸子百家”的格局。
注:南青主要是以租船模式运营,2008年金融危机对此影响较小。2008年南青共承运计费重箱64.6万标箱,收入15.8984亿元。(中海集运内贸计费海运量是271万标箱,运费收入52亿元)受欧债危机影响,2010年南青承运计费重箱量为61.245万标箱,运费收入为11.1788亿元(中海集运内贸计费海运量是318万标箱,运费收入50亿元),这是南青最后一次位居前三之列。
第三阶段:战国七雄(2011-2015年)
有危就有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洋浦港和海航集团看到机会,2009年迅速成立海南泛洋航运公司和大新华物流公司,抄底国外集装箱船舶,开通内外贸航线,直面冲击中远和中海集运地盘,并小有成就,曾获称“小中海”之名号。
为什么这个时期这么多船公司跑步进入内贸航运市场,这与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呈小周期的变化趋势(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动态平衡,循环出现)有关,不同的周期阶段在波动幅度上的表现有所差异。
图六:2011-2015年内贸集装箱航运市场供求关系趋势变化
注:国内沿海运力情况交通部统计数据从2013年开始
2011-2014年,国内内贸箱量增长速度远高于运力的增长,导致内贸船舶大型化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可惜的是,海南泛洋和大新华物流本可在内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盲目进入泛太航线,造成每航次亏损高达200万美元,同时高价租赁船舶拖累内贸市场等原因,二者于2013年退出内贸市场。截至2011年底,大新华物流运力达48363标箱,全球排位30位;海南泛洋的运力为46793标箱,全球排名32位,二者的辉煌都只是昙花一现。到2013年底,战国七雄格局基本形成,中海、中远、安通控股、中谷海运、信风海运、外运速航、洋浦中良。
图七:截止2013年国内内贸箱航运公司运力占比
安通控股从2010年开始建造数艘“仁建+数字”系列3-5万吨级船舶,随后其紧接着订造20艘“仁建+城市”系列4-5万吨级船舶,抢占中远天津至华南地区市场份额,收效颇丰。安通控股2011-2015年运力分别为9044标箱、19590标箱、39204标箱、53305标箱、50881标箱,全球排名从2011年的74位提升到2015年28位。
中谷海运2011年与海澜之家签订船舶租赁协议,2012年6艘2.88万吨级的“海澜中谷”船舶投入运营,开通上广快线。随着其订造的20艘4万吨级“中谷+城市”系列船舶交付,中谷海运2012-2015年运力分别为16728标箱、24972标箱、34269标箱、45764标箱,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61位(根据运力估算排名)提升到2015年30位。
安通控股、中谷海运作为内贸民营双雄直面挑战中远和中海,航线全面开花,取得效果也是民营企业中最好的。
信风海运同样是是春秋五霸之一,它是现金流最好的内贸箱航运企业,但更喜欢偏安一隅,以营口为大本营,小步扩张。2012年信风海运投入3艘4-5万吨级船舶,也在船舶大型化方面进行尝试,但仅限南北航线,2015年全球运力排名85名。
外运速航拥有良好的央企血统,同时也拥有最完善的货代网络。外运速航2010年开始船舶大型化,投入3万吨级的“中外运营口”,虽然在燕齐争夺营口货源中小胜,但是最终还是敌不过信风海运)的长期经营,最终退出营口。外运速航2015年全球排名第39位(含外贸),2019年退出内贸航运转做船东,由中外运华南公司包舱,内贸运力大幅度缩短。
洋浦中良与中谷海运、安通控股并称民企内贸航运三强。洋浦中良2013年投入3万吨级船舶,开始大型化转型。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至2018年6月停航。
虽是战国七雄乱战,但这一时期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