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1月14日电 题:香港山顶缆车的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陈珮盈
香港山顶缆车在来往中环总站和太平山顶的路上缓缓前进。沿路满山青葱,不时能从婆娑树影之间看到远方的海岸线和群山,以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阳光透过车窗洒落在车厢内,乘客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眼前的景色。
一百多年来,山顶缆车承载着几代香港市民的集体记忆,已然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记忆中的山顶缆车
黎兆明从事艺术及摄影工作三十余年,用镜头记录了香港的古迹建筑和城市面貌。他曾在太平山顶开设画廊多年,那时,山顶缆车是他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香港的山顶缆车于1888年正式启用,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缆索铁路之一,日常接载乘客往来于香港中环商业区与太平山之间。在山顶工作的那些年里,黎兆明与无数来自各地的乘客同行,男女老幼看到窗外风景时的兴奋神色和欢声笑语仍历历在目。
黎兆明画笔下的香港第五代山顶缆车的酒红色车厢身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新华社发
2021年6月,香港第五代山顶缆车停运,进行升级换代。第五代缆车正式退役的那天,黎兆明和朋友们一起去写生,用画笔记下酒红色车厢最后的身影。
“一座城市必须要向前行的。”对于山顶缆车的更新换代,黎兆明心中固然不舍,但同时也期待新一代缆车能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对于60岁的陈女士而言,山顶缆车承载着她青春时期的美好回忆。中学时,她喜欢和同学们一起乘坐山顶缆车出游。“上世纪70年代,山顶上只有一个车站,还没有凌霄阁、蜡像馆等这些设施。”她回忆道。
有一次到了山顶,遇上一片大雾,同学的身影渐渐隐没在雾中,让陈女士不禁慌张。幸好浓雾很快便散去,眼前豁然开朗,山顶风光一览无遗。大家席地而坐,吉他弹奏起青春的旋律。几十年过去了,这仍然是她心底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陈女士认为,虽然香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建筑和景色已不复旧时模样,但从山顶缆车身上,依然能找回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第六代山顶缆车今年8月正式投入运作。经历过翻新工程的新缆车,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了不少提升。因为重新采用了第三、四代山顶缆车经典的绿色车身设计,对于许多香港人来说,那种熟悉的历史感又回来了。
运行中的香港第六代山顶缆车(9月21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山顶缆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瑛美表示,山顶缆车一直以来都深受香港市民和各地旅客的欢迎。“每位来香港的旅客都要坐一次山顶缆车,旅程才算圆满。”
如何在历史传承和现代化体验之间取得平衡,是整个翻新工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经过详细商讨与考虑后,团队决定在第六代山顶缆车上采用标志性的绿色车身设计,向第三、四代缆车致敬,车身也尽量保留旧缆车的经典线条。同时,车厢内保留了旧缆车充满年代感的木椅子,加上铝和不锈钢材质的手柄,展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巧妙设计。
曾瑛美说,山顶缆车和香港一起成长超过一个世纪,承载着满满的历史,以及香港市民无数回忆。“除了香港市民,许多在山顶缆车公司工作的同事也已服务二三十年,因此我们非常希望保留大家对于山顶缆车的回忆。”
崭新的搭乘体验
新一代山顶缆车也为改善乘客的搭乘体验作出不少努力。缆车的载客量从原来的120人增加至210人,扩建后的中环缆车总站室内候车区可容纳1300人,更增设了五大体验区,呈现昔日缆车的面貌与变迁,让乘客有如身临其境般重温香港和山顶缆车过去一百多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黎兆明回想,从前山顶缆车的中环总站总是排着长长的人龙,等候半个小时已经算是很快,等一个小时以上也是常事。“旧缆车上没有空调,夏天的时候不消一会儿便汗流浃背,现在多了空调和更宽敞的座位,相信大家都能坐得更舒服。”
担任山顶缆车车长四年的钟伟淇认为,在驾驶体验上,新一代缆车的操作更加智能化,可以同时通过电子屏幕和实体按钮操控。车厢内也增设了闭路电视,让车长可以即时看到车厢内的情况。
从内地来香港读研的蔡小姐在第六代缆车投入服务的第一天便慕名而来。第一次乘坐山顶缆车,除了车内环境宽敞干净、沿途风景优美之外,缆车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也让她体验良好。“乘客下车后,工作人员每次都会到缆车里仔细检查,再让下一批乘客入内。”
曾瑛美表示,山顶缆车过去多年一直担当着推动香港旅游业的重要角色,希望第六代缆车的推出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香港旅游的魅力。
【纠错】【责任编辑: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