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Lea
文末送奶+绝版周边,冲鸭!今年上半年,除了1200万应届考生,还有一伙人也在“备战高考”。
他们是蒙牛市场部和环时互动主创团队。去年,双方借势推出高考限定包装牛奶和《后题》短片,几千箱“高考奶”一天卖空;今年,原班人马再度聚首,开启「高考奶2.0」营销计划,题目更牛、玩法更秀!
“希望较去年有一些创新,不要让大家觉得我们是在炒冷饭”,刚开聊2分钟,蒙牛团队就耿直地交代了初心。
那么,你是不是和数英小分队同样好奇——高考奶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奶盒上的模拟题是如何筛选的?今年和去年有哪些不一样?别担心,你想知道的答案统统在这篇文章里,快嘬口高考奶,边品边看文吧!
(没奶?现在去评论区留言,免费送你一整箱!)
把产品当做传播介质不同于情人节、春节等玩法较成熟的节日,高考,算得上是数一数二难借势、难做出彩的营销节点。以往品牌的高考营销思路通常存在传播调性同质化、传播物料较单薄等短板,也成为蒙牛发力的机会点。
如何既出圈又带货?蒙牛给出的答案是:推新品。追本溯源,从产品侧重新思考。
最初,高考奶idea的灵感来源是蒙牛团队伙伴的亲身经历。她们回忆起学生时代,自己在考场上遇到写不出的题,就总看着书桌上的矿泉水瓶发呆,仿佛瓶子上会显示出答案一样。
海报在视觉上也回归校园课桌、书本、教室、窗外…
另一方面,学生不仅需要补充身体营养,也要补充大脑营养。既好喝又能学知识,一盒牛奶可以做到吗?
团队考虑,把牛奶包装盒当作传播介质。包装上有趣、有用的考题和学科重点,也能成为新的产品卖点。
我们双方也讨论过包装怎样做才会比较好玩,借高考这个营销契机,我们就想,干脆直接放些模拟题吧,这样产品本身就是自带话题潜力的,大家会觉得‘怎么连奶都不能让我好好喝’……
不出所料,高考奶两度上线都引来不小的声量,大家纷纷讨论“这奶能带进考场吗”、“喝了能考高分吗”,还有不少人艾特官博求试题答案,或者在评论区下留言祈福。
一盒高考奶是如何诞生的?
确定idea后,蒙牛开始下brief,第一步就是要敲定产品包装。回忆起高考奶的诞生过程,双方团队感叹道——“背后的故事可多了”。
设计秉承着“去商业化”的设计思路,牛奶盒的背面严格按照高考考卷来排布,密封线、题目排版、都是沿用保留的元素。基于甲乙双方的默契一致,两年来的包装设计,基本都是一稿过。
去年,高考奶1.0的包装设计
下排蓝色款、卷轴款以及今年“文科牛”、“理科牛”、“科科牛”的设计及落地执行,来自蒙牛常温事业部市场营销团队
今年,双方团队针对包装上的设计细节,进一步优化升级:
1、科目增加至8科(除政治);2、加二维码,扫码即可见答案;3、调整排版,题目占比大于文案。
最终共出街12款奶盒设计版面,包括8款模拟题样式,“文科牛”、“理科牛”、“科科牛”3个特殊款,以及印有孔夫子像的IP联名款,首次以盲盒的形式安插在每箱奶中。
今年的孔子隐藏款(正反面)
模拟试题款
试题为了筛选奶盒背后的“要强模拟试题”,主创团队花了几个月拼命补课,有些瞬间,他们和考生几乎是同步的:买书、做题、熬夜、找老师……后来,他们回忆道,真像重读了一次高三。
目前我们看到的这套“要强模拟试题”,出卷人来自两队人马。
首先是由主创团队组成的「原生部队」,包括学化学的阿康;物理专业的文案;还有刚毕业、残存做题手感的小伙伴。为帮助全员大复习,团队下血本疯狂购入教辅资料,新书、二手书都买,特别喜欢那种带笔记或批注的资料,他们不假思索地说,所有书摞起来有2立方米。
存放在办公室里的教辅资料数量要按“箱”算
另外,他们还邀请了一批「硬核外援」,包括人气物理老师李永乐、中国国家地理和几位高考名校教师,共同帮忙出题、参与沟通。因此两期“要强试题”的真实性、严谨度上,确实是有一定保证的。
发圈求战,不服来答(突然被点燃了斗志是怎么回事)
文案筛题过程,也是文案创作的积累过程。虽值高考季,但团队认为文案调性不宜过度鸡血或鸡汤,最终决定采用理解压力较轻、偏对话感的口吻,既与每科的模拟题相呼应,单看又具备金句或段子的特色,且恰好符合牛蒙蒙年轻的IP形象。
让人会心一笑的文案
参与本次战役文案撰写的共有4位伙伴,每条举重若轻的文案背后,都经过好几位创意的打磨把控。比如,内部会先让更年轻、更靠近学生时代的文案写,接着让有网感的或更资深的伙伴再对这条文案进行优化,而非同一个人每次写很多条、改很多遍。
至于文案写作的灵感,他们笑称“主要靠加班来找”。
品牌的让步,使得奶盒这一媒介真正成为创意空间,远比印上硬广更有价值。“我们没有过多强调自己,主要回归到高考本身,严格按照考卷的逻辑去设计包装,所以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品牌向大家输出知识、输出营养的过程”。
让人心生感触的文案
在“高考奶”的核心创意点基础上,蒙牛与环时双方决定刷新思路,以社会化营销+IMC整合营销的思路搭建「高考奶2.0」策略布局,整体朝着传播调性更轻快、营销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