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光:从2014年的夏天,就关注到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温升高,所以2014年的9月份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的状态,也就是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温高于常态的0.5度以上,就定义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这个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它就变成厄尔尼诺事件。
那么衡量一个厄尔尼诺的强度,它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这个地方的海温高于0.5度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第二个就是它高于平均海温的温度越高,它的强度越强;第三个,整个高于0.5度累积的海温高出的程度越大,厄尔尼诺越强。
那么这次的厄尔尼诺持续时间是21个月,1998年是持续了14个月。
吴小莉:1982-1983年呢?
郑国光:1982年到1983年是持续了13个月,所以这次持续时间很长,21个月,第二个就是它的温度。
吴小莉:温度?
郑国光:就是它最高的峰值高于平均海温达到2.9度。
另外累积的也高,就是这21个月累积的温度超过30度,是30.2度,也就是每个月它高于平均温度累加起来这21个月,加起来高于平均值的30.2度。
郑国光:所以这是历史上最强的一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吴小莉:那今年其实入夏以来,不论是大雨、大水、龙卷风这种急剧的天气变化,这些现象我们在年初有预测到吗?
郑国光:对整个今年的总体气候状况我们年初是做出了一个预测。
吴小莉:我们当时是怎么预测的?
郑国光:比如说今年,降水量偏多,涝重于旱,长江流域包括东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汛情,
而且预测了今年台风偏少,台风的平均强度可能偏强。
郑国光: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大的气候年景,气候的趋势,预测是基本把握了,也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某一次灾害,这预测难度就加大了。
郑国光在采访中告诉我,2016年上半年,全球平均温度又创纪录,成为历史上最暖的半年。
而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的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有媒体就评价,对于中国来说,青藏铁路、三峡水库等重大的战略性工程,很可能因为气候变化的问题,而遭受到严重的威胁。
郑国光:对这个青藏铁路来说,它受气温、气候变暖影响比较明显一些,因为气候变暖以后,冻土层就变薄,所以对铁路地基的安全会有所影响,可能过去设计的是50年寿命的,可能会减少到40年、30年。对于三峡大坝的影响。从我们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国内外专家评估来看,对于局地的气候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只不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这种极端的强降雨天气在增多,可能大坝需要承受这个。
吴小莉:水压。
郑国光:入库水量带来新的一些问题,但是也不至于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
吴小莉:这项评估什么时候做的?
郑国光:2015年,我们在日内瓦组织了世界相关国际专家的一些评估。
吴小莉:当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估?
郑国光:因为社会上经常在炒作,说因为三峡大坝导致了某某某地方出现严重洪涝,对此出现的,某某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都和三峡工程挂起勾来。
说实话三峡工程和其他国际上大的水利工程相比,它对气候的影响,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非常有限。
三峡大坝20公里范围以内的气候有一些影响,比如说冬季温度可能偏高一些,但是降水量没有发生明显的一些变化。
因为一个地方水量的增多,它不是因为局地水些循环造成的,我们叫水的内循环。其实对长江流域的强降雨,大部分水汽是从海上输送过来的,我们说季风带来了很多水,输送很多的水汽,然后转化到长江流域下来。
我是学大气物理的,从我的专业角度,就是说水分内循环占整个水分的循环不足5%,95%的水气是靠外循环。
2:龙卷风
2016年的6月23日的下午14时到15时,江苏盐城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灾害发生后,经过了10位气象专家的现场勘查,此次的风灾被确认为龙卷风,专家组判定的等级是EF4级,风力超过了17级,估算的风速达到了惊人的每秒73米。
而通过网友们拍摄的视频,我们也可以看到,此次的龙卷风对于盐城市的阜宁、射阳等部分的地区造成了巨大破坏。根据统计,此次龙卷风造成了近百人遇难,八百多人受伤。
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的中国龙卷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2016年,广东的汕头、海南的文昌以及江苏盐城等地出现的龙卷风,引发了人员伤亡。而目前,中国还不能够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监测和预报。
吴小莉:这次为什么会这么严重,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减少这样事故的发生。
郑国光:龙卷风实际上是很自然的一个气象灾害,平均过去的十几年时间来看,我们全国平均每年有62个龙卷风。
吴小莉: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多吗?
郑国光:不多,因为龙卷风是雷雨云下的一个涡旋系统,风旋很大,但是很多涡旋的云系不落地。你们经常可以看到,自然现象它有一个悬漏斗的云,但是落了地以后它对地面有……
吴小莉:破坏性。
郑国光:有破坏性,那才叫龙卷风,尺度非常小,所以我们从气象站的观测来说很少。
吴小莉:但是这一次为什么会达到EF4级,也就是说最严重的第二级。
郑国光:当时的地面状况是,高温,北方有冷空气下来,就是冷暖空气的汇流,来势特别突然。所以达到了EF4级,那说EF5级是最高的。
郑国光:最高级的,这是非常罕见的。
根据统计,强龙卷风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和早秋发生,其中7月最多,4月次之,而70%的强龙卷风发生在中午12点至傍晚20点之间。龙卷风按破坏程度不同,分为0至5级增强藤田级数,也被简称为EF级,由1971年芝加哥大学藤田哲也博士所提出。而此次盐城龙卷风被判定为EF4级,可以把一栋牢固的房屋夷为平地,把树木刮到几百米的高空。
吴小莉:其实龙卷风的预测在美国、加拿大是有的,常常几分钟前,甚至是十几分钟前能预测到,那么在中国是不是可以预测?
郑国光:龙卷风要做出准确的预测,在美国它也没有真正做到。
吴小莉:它做预报。
郑国光:预报,然后等龙卷风真正形成了,特别是雷达,完全可以发现,然后它就做预警。
郑国光:现在能够提前12分钟预警。
吴小莉:12分钟能预警,那么在中国呢?
郑国光:中国因为龙卷风比较少,而且对龙卷风的研究我们做的不够。
这一次盐城龙卷风说实话它影响的区域很小,只有30公里长。它这个龙卷风袭击的地方也就是平均1.5公里的一个带状,达到EF4级的可能也就是四五公里的区域。就在这个区域,遇上了工厂、学校,遇上了人口稠密的地方,所以造成人员的伤亡。
吴小莉:但是我听得出您的遗憾,因为据说是当地的气象人员发现了它,但是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做成预报。
郑国光:它是在我们做的预报系统里,在雷达观测里就有龙卷风的一个指标。
吴小莉:它达到了。
郑国光:指标达到了。
吴小莉:是在真的发生龙卷风之前的多久?
郑国光:我看也是龙卷风已经出现了,然后它在移动加强过程当中发现。
吴小莉:也就是其实在美国的技术来说,可能这时候是预警的时候了,我们还在预报的状态。
郑国光:是。
吴小莉:技术上有没有差距,我们的技术。
郑国光:技术差距肯定很大的,因为美国是龙卷风之乡,一年一千多个龙卷风,我们只有几十个,只有它的二十分之一啊,就是说它个例少,
你说真正要掌握它的规律,要长时间地去研究探索,好在我们现在已经重视这个问题了,加强这些研究,怎么建立这个预报预警的业务。
吴小莉:可能中国人对地震还有比较深刻的教训,对龙卷风不太清晰,有人觉得说是不是把这个房屋弄个防震一样去防龙卷风,但是我看国外的情况,基本上最重要的是找地下室。
郑国光:这个有两个方面要做,一个要加强龙卷风的预报预警,要把它预警出来,关键问题就是在龙卷风可能发生的地方,要做好防范措施。
吴小莉:比如说遇到龙卷风了,老百姓该怎么办。
郑国光:一个就是找一个固定物趴着。
吴小莉:趴着,越低越好。
郑国光:越低越好。
吴小莉:还得护着头。
郑国光:是啊,就像防地震一样,现在很多的龙卷风,它实际上说实话就是第一不要通过被龙卷风损坏的一些建筑物,或者一些重大的东西把他压住,第二,你不能在户外,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它会把它卷起来,连汽车都给它卷起来。
吴小莉:那怎么办?基本没路可逃,还是建个地下室吧,一个地库。
郑国光:地下室,就是像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那个周边的大片地区,每家都有地下室。
吴小莉:全都有地下室。
郑国光:一得到这个警报就钻到地下室。
3:洪灾
2016年入汛以来,持续的强降雨已经导致了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爆发严重洪水。目前已经造成了3000多万人受灾,180多人死亡、失踪,多座城市呈现了严重的内涝,进入了“看海”模式。
武汉,历史上被称为“百湖之城”,连续多日的降雨,也突破了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降水量的最大值。全城150多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的电力和通讯中断,道路、建筑被淹的图片和视频在网络上频频出现。
在2016年的7月5日到6日,李克强连续到安徽的阜阳、湖南的岳阳和湖北武汉考察长江、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的工作,而郑国光也是随行人员之一。
吴小莉:当时您看到的情况是怎么样,您跟总理做了什么样的交流?
郑国光:那一天我们到了武汉,确实武汉14个小时下了380多毫米的雨,而且也创造了武汉单日降雨量的纪录,被我们也赶上了。如果没有三峡的话,它这个调蓄洪水功能的话,今年武汉的汛情可不是像这样。
吴小莉:今年三峡起了什么作用?
郑国光:比如说我们当时在的时候,上游整个入库的水量是五万方。
吴小莉:就上游其实水量也不少。
郑国光:但是它下削的水量不足三万方,它调了。没有三峡,水都会排下来,那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位可不是这么样的,那可能就会重演1998年那种情形。所以我们从气象、气候科学的角度来看,今年三峡在防汛当中发挥了真是巨大的作用。
吴小莉:随访的时候您就说了一句,您对于今年的预报其实是不满意的,为什么?
郑国光:今年我最不满意的就是中期预报,就是4到10天这个中期预报。因为现在预报都取决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所以今年我们对雨带的预报就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吴小莉:举个例子。
郑国光:要提前一个星期预报的雨带,我们2014年这个雨带的偏差是在163公里偏差,2015年我们偏差是101公里。
吴小莉:2016年呢?
郑国光:2016年是233公里,所以说预报这个雨带可能影响到淮河,结果没有到淮河,偏差了。
吴小莉:原因是什么?
郑国光:就是在超强厄尔尼诺的影响下,整个气候的基本态发生了变化,而数值预报模式它是基于平均的气候态。
吴小莉:过去的历史。
郑国光: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这种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非常态气候态下,它就失准了,就像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样,它的气候有个新常态了,我们的气候模式,那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没有适应这个气候异常的新常态。
2016年的7月20日的凌晨,急剧降雨造成的洪峰,沿着河北邢台城南的七里河,奔涌向前,到大贤村的位置突然遇到了瓶颈,于是决堤而出,周围12个村进水,其中大贤村伤亡最为惨重,成为这次河北洪灾中刺目的伤疤。
吴小莉:邢台市的市长也公开反思和道歉,他觉得短时间强降雨之大,来势之猛,预判不足,他自己承认是预判不足,你怎么看他这样的说法,气象局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郑国光:气象局只是说可能出现暴雨,大暴雨的天气,至于具体落在什么地方,这个雨下来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山洪,这就是超出我们的职责能力了。
其实在这一次暴雨应对过程当中,我是给河北省气象局打电话,河北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张庆伟省长一直在防办,在坐镇进行指挥,我们的气象局长一直是跟着他。
所以整个省委省政府在部署方面,我认为是做到位的,但是下那么大的雨,来得那么突然,引发的洪水那么突然,这事先从目前能力很难预料到。当然要反思一下,就是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怎么要提前有预案,
郑国光:你比如说7月19-21日的北京,就根据气象台的预报,市长副市长彻夜待在防办,全市出动几十万人,每个交通要道,每一个村都有专门的人,包括交警,包括城管,包括防汛部门,包括村委会的主任,党支部书记,挨家挨户提醒大家。万一有情况怎么转移,都有预案。
吴小莉:这就是那一年北京出现大洪涝之后的改进措施。
郑国光:是,2012年7月21号,当时北京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当时造成77人死亡,这次的雨量比那次还大,没有人员伤亡。
吴小莉:所以应急得当还是有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郑国光:应急得当,这就表明只要有应急的预案,应对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和减少这种影响和损失
吴小莉:我们现在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以前常常说我们都注重城市上面的建设,忘了城市下面还有一片建设的网管。比如说像昨天晚上,我刚刚到北京,突然一阵大暴雨,然后大概水已经淹到小腿肚了,然后雨停之后,半个小时水又退去,所以它的网管系统有一段时间是应急不了的。在您的经验当中,哪一些城市的网管措施是跟气象部门做了比较密切的沟通,做了比较好的建设的。
郑国光:这些年我们跟城管部门、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在合作,比如说我们2015年和住建部进行合作,实际上它就出台一个标准,就是暴雨致涝一个计算公式,就是不同的地方出现多大强度的暴雨可能会造成城市的积水。
比如说北京,它可能预防的是一小时不超过25毫米的降雨,它可能把这水能及时地排掉。但是如果一小时下100毫米的水能够不形成致涝,这就是一个城市应对成本的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