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其中,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云南大学30个学科进入榜单,整体水平较以往提升较大。就详细档次分析,云南大学此次有A+档学科1个、A-档学科1个、B+档学科2个、B档学科7个、B-档学科5个、C+档学科6个、C档学科3个、C-档学科5个,全国前30%的学科11个、前50%的学科达22个;从具体排位看,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并列全国第1、生态学学科并列全国第6、政治学学科并列全国第8、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并列全国第8、生物学学科并列全国第17、中国史学科并列全国第17、理论经济学学科并列全国第19,民族学学科重回巅峰抢占头把交椅,生态学学科相较第三轮学科评估微有回落,政治学学科较第三轮学科评估前进一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国史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基本符合在全国的位次,生物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可谓守土成功。
总体看,地方高校参评学科进入A类乃至冲击A+档难度较大。在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仍有13所大学并未能斩获A+档学科。在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只有云南大学(民族学A+、生态学A-)、西北大学(考古学A+、理论经济学A-)、苏州大学(软件工程A-、设计学A-)、上海大学(社会学A-、美术学A-)、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A)5所高校拿到A类学科,其中又仅有云南大学和西北大学各有1个A+档学科。在云南省内,10所高校参加了本轮学科评估,云南大学是唯一一所拥有A类学科以及A+档学科的高校,同时在全省8个进入前10位次的学科中,云南大学独占4个。
不完全统计,云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已闯进全国前60名。可圈可点优异成绩的获得,得益于云南大学长期抓牢学科建设这个核心不松懈,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只有拥有一流学科,才是一流大学。作为中国首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云南大学始终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全面建设。此次,民族学、生态学、政治学、生物学、中国史等排位靠前的学科与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五大学科(群)高度契合,既是重要基础又是前进动力。
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分析研究指针,在一流大学建设的大决战中,云南大学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大战略定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重大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实施学科战略重组。围绕五大重点建设学科,实行校领导牵头,学科带头人负责的制度,抓好一流学科建设;以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为重点,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计划,振兴基础学科;实施新工科发展计划,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跨越传统工科,大力发展新工科。
新时代、新形势、新成绩、新要求。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云南大学将突出强调“五个更加”:更加突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要求学科协同发展、更加需要学科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做到“三个着力”:着力抓好学科队伍建设、着力抓好高水平科学研究、着力抓好平台体系建设。总之,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线不能动摇。
据悉,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一级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其中94%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参评。
撰稿:祁志浩
(编辑:李哲)